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福辉 《领导科学》2013,(11):34-35
20世纪60年代,美国行为学家保罗·赫塞与管理学家肯尼斯·布兰查德全面阐述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 Leadership)理论,概括出四种领导风格,应用于被领导者所处的四种不同情境。该理论被誉为20世纪重大领导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情境相关的中西方领导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综述。首先对近20年来情境相关的领导研究进行了整体性的归纳与总结;然后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氛围及状态、其它组织内部情境和组织外部情境五个方面对领导研究中涉及的情境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具体分析,并从"理论的情境化"和"情境的理论化"两个视角对已有领导研究中的情境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进行了总体性评价与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考察了组织中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质量对组织绩效以及个人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本文从领导-成员交换的概念、理论来源、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此外,将领导-成员交换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总,包含领导-成员交换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及其所扮演的中介变量的研究。最后提出未来应该广泛开展在中国情境下的领导-成员交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实现该理论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领导学100多年演进历史中,先后经历了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三个阶段,人们对于领导魅力的理性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化。本文结合现代领导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领导魅力理论相应呈现出的理论演进过程。一、领导发生学:特质理论与领导魅力领导特质理论是指从领导者的性格、智力、生理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确认领导者特有或者应有品质的理论,也称素质理论。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领导特质理论十分盛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领导特  相似文献   

5.
刘志伟 《领导科学》2012,(34):30-31
随着现代领导学的发展,人们对领导魅力现象的理性认识也不断深化。与现代领导学发展的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情境理论等三个阶段相对应,领导学界也先后提出了领导魅力的三个模式,即韦伯模式、豪斯模式和巴斯模式。这三种模式,形成时间前后相继,分析角度各有不同,研究成果互为补充,从不同侧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领导魅力的认识。一、韦伯模式:领导魅力起源性  相似文献   

6.
张金燕 《经营管理者》2013,(25):105-106
本文对我国组织情境下魅力型领导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在阐明了魅力型领导内涵的基础上,从魅力型领导的形成、效能以及影响因素等视角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魅力型领导理论的在我国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道德领导在中国情境下具有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在反复检验和修订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道德领导的测量工具。研究表明:中国道德领导是一个三因素结构,包括道德品质、尊重与包容、道德奖惩3个维度;基于中国道德领导的内涵编制了中国道德领导问卷(CELQ),数据结果显示该问卷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项目设计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领导风格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在领导科学理论中对领导风格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领导风格的研究可以分为领导行为理论下的风格学派和类型学派,领导情境理论下的因人而变、因境而变、因需而变的不同流派,变革领导理论下的变革型领导和魅力型领导流派。未来领导风格的研究将更加贴近领导活动的实践,更加适应复杂的领导环境,更好地把以往领导风格研究的成果进行融合和融通。  相似文献   

9.
李燚  魏峰 《管理学报》2010,7(4):517-524
对1个世纪以来领导理论研究中的主要历史性成果进行梳理,将其发展脉络分为3个历史阶段进行述评:传统领导理论丛林时期、变革领导理论主导时期和四因素理论萌芽时期;强调每一个领导理论都是在特定背景下对领导实践的一种特定反映和解释,都为该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最佳领导模型;最后对领导理论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3次研究取样,在1 944份有效调查样本的基础上,探究中国管理者交易型领导的行为和理论。立足中国情境,构建了交易型领导的理论结构,并进行有关测量。研究表明,编制的交易型领导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层次回归、偏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对不同的结果变量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延续多因素领导的本土化研究,对本土管理实践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关于毁害型领导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毁害型领导的研究主要在西方。西方的文化体系与中国的文化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借鉴国外关于毁害型领导的理论研究中国情境下的毁害型领导,如中国情境下毁害型领导的结构内容、产生原因、作用机制、管理对策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变革情境中进行有效的领导是领导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变革情境中的领导行为不仅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而且要能引领形势的发展,把握变革的方向。因此,在我国,必须建构新型的领导观念,引领政治体制的改革。这种新型领导观念的建构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是准确认识变革情境,认识到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领导者自身、领导对象、领导环境的变化,其次是重新确定领导在变革情境中的最佳角色。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领导应当引领内在价值观的变革、引领正式制度的设计与变迁、引领非固化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在领导和员工关系中,双方对于彼此交换关系感知的一致性是员工提升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基础。但已有研究仅从员工或领导的单一视角出发对这一过程进行解释。本研究通过领导-员工二元视角,基于社会交换和组织认同理论,探索了领导-员工交换一致性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对7家高新技术企业85位领导和352位员工的三阶段调查,进行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相比领导-员工交换一致性的“低-低”“低-高”和“高-低”情境,“双高”情境下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最高;组织认同感正向调节了领导-员工交换一致性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此研究结论厘清了领导-员工交换一致性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拓展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研究,丰富了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认同理论,并从组织认同角度,延伸了领导-员工交换一致性的情境机制研究。在实践领域,提出了通过促进领导-员工交换一致性,加强领导对员工的理解、支持和信任,进而让员工为组织奉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时代,组织惯例更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组织惯例理论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本文以中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探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的机制和情境。通过统计软件SPSS和AMOS对203份高管团队及中层管理者匹配的数据分析发现:CEO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中层管理者组织认同和组织惯例更新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中层管理者组织认同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中层管理者集体主义倾向不仅调节了组织认同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认同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用,即中层管理者集体主义倾向越低,CEO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组织认同对组织惯例更新的间接影响作用越强。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探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的中介机制和情境,并有效指导企业的组织惯例更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领导理论经过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新领导理论,现在发展到更新的领导理论,心理学作为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与领导理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论文针对领导理论、领导理论与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与有效领导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达到人们用新的观点看待领导理论及指引领导职能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包容性领导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场所中的员工多样化使得包容性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包容性管理核心之一的包容性领导也因此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首先对包容性和包容性管理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包容性领导理论、构念、影响因素和作用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结合中国情境,进一步提出包容性领导的二维结构及可能测量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情境下包容性领导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韩巍  席酉民 《管理学报》2012,9(12):1725-1734
简要梳理了英语世界针对领导的"反思-批判性"研究,结合现实经验和理论思考,提出一个由"文化、社会化、组织情境和互动"4个维度构成的中国本土领导分析框架,并围绕"领导与组织成员的互动"归纳了4种领导类型。一方面,"机会型领导"和"幻觉型领导"是有效解释中国组织领导现象的关键构念;另一方面,期望中国本土的领导研究更多从"社会干预"的角度,积极反思文化资源、社会化过程及组织互动,唤醒领导者、组织成员个体的"责任意识",以规避并扼制"机会型领导、幻觉型领导"在社会组织实践中泛滥。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者对悖论式领导的定义存在分歧,一是将其看作一种新型领导理论,二是将其看作一种领导方式。悖论式领导的前因变量,可从领导者的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悖论式领导的情境因素,可从任务结构、职位权力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悖论式领导的结果变量,可从组织、团队、追随者三个层面进行归纳。以上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悖论式领导的理论整合框架。展望未来,悖论式领导的研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方式的有效性是与领导情境紧密相联的,领导者领导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必须适合领导情境的需要。每一种领导方式都不是万能的,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的选择既要适合转型期的领导情境,又要适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需要。下面就适合转型期领导情境与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若干领导方式进行探讨。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假如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从1840年开始计算,到2050年基本完成,这段时期长达200多年,数代人终其  相似文献   

20.
以价值为本领导行为与领导效能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价值为本(value based leadership)的领导理论是沃顿商学院豪斯(House)在综合了70年代以来的领导理论后提出的,代表了最新的领导学理论进展,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和推广在豪斯的领导下正在世界62个国家兴起,本文在豪斯项目基金和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研究以价值为本的领导学理论在中国的有效性,是全球跨文化领导学项目在中国的部分.本文在95家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与领导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价值为本的领导理论非常适合中国的经济环境,这种领导行为能导致下属的高度认同、满意和激励.本篇论文的特别贡献是用量化方法实证了企业竞争环境、领导的职业发展历程等情景因素对领导有效性的间接影响作用,企业领导者的发展及成长历程对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对价值型领导理论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