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认识或意识。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都对个体的道德自我具有重要影响。情绪体验影响了道德自我的形成、觉知、组织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心智觉知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个体觉知自身状态的心理体验。实证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心智觉知训练不仅在临床心理治疗层面,对个体有着显著的疗效;还在心理健康治疗层面,对个体的尊严及幸福感,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在我国,有关心智觉知训练的研究,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比如研究工具在本土的有效性,干预效果的有效性与操作性,以及其在高校心理健康领域的干预效果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自我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分为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时间自我评价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的认知和评价。时间自我评价不仅仅有保持自我认同和觉知变化的重要功能,而且会对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产生影响。它受到经验的影响,并且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健康。时间自我评价具有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时间自我评价的脑机制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尚需探究的问题还很多,需要在理论构建、方法拓展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内隐自我指自我中那些不能被意识知觉和控制的方面和成分。自我平衡、自我驱动、社会文化影响等理论对内隐自我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内隐自我对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内隐自我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健康心理存在着不同于外显水平的内隐机制;情绪障碍在内隐水平影响着心理健康;内隐自我通过态度影响着个体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内隐自我对心理健康服务具有深刻意义: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内隐自我会影响其工作,健康服务工作者的内隐自我对其工作态度甚至医疗行为都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我倾注是个体对内部产生的、与自我相联系信息的觉知。通过对自我倾注的研究,有助于探索自我倾注与人格变量的关系,以及其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几类主要的测量与评估自我倾注的方法,分别是(1)语句编码法;(2)自我报告法,包括情境性自我觉知量表、自我意识量表、自我倾注量表、深思-反思量表等;(3)内隐评估方法,包括代词选择任务、自我倾注的Stroop任务、单词识别任务等。总结了自我倾注测评方法的分类。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提升自我报告量表的信效度,在跨文化研究中检验诸工具的适用性,以及探索新的内隐评估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将自称代词的出现作为人类知自我之个体意识苏醒的符号化象征,视抒情诗的产生为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成熟的标志。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自我由自然个体进化为社会个体,才有心理和行为之个体化意识的增长,这是一种种系发生学的客观趋势。是人类文化心理的一大进展,也是自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及以抒写个体情绪体验为主  相似文献   

7.
自我复杂性作为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之一,因与心理病理学存在密切关系,受到各领域研究者 的广泛关注。然而自我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研究中存在诸多争议。对自我复杂性模型的支持证据显示,高 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有利于个体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但有批评者认为高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是自我分裂的 表现,暗示着心理障碍。最近有研究者指出,明了自我复杂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才是平息争议、深入 研究的前提。未来有关自我复杂性的研究可在自我复杂性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潜在机制的关系及社会文 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8.
自我复杂性作为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之一,因与心理病理学存在密切关系,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自我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研究中存在诸多争议。对自我复杂性模型的支持证据显示,高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有利于个体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但有批评者认为高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是自我分裂的表现,暗示着心理障碍。最近有研究者指出,明了自我复杂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才是平息争议、深入研究的前提。未来有关自我复杂性的研究可在自我复杂性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潜在机制的关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9.
自我能动意识体验是人类自我觉知的基础.在结果形成前马上启动结果表征能加强自我能动体验.而当启动结果与积极情感相联系并形成潜意识目标,使结果表征持续激活时,在相对长时程前启动结果也能提高自我能动体验.  相似文献   

10.
海洋环境意识研究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意识是环境意识在海洋空间领域的表征,是人类对海洋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意识;既包括人类对海洋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人类对海洋社会环境的自我觉知状态。海洋环境意识研究是当代环境意识研究分化和海洋意识研究变迁两者汇流的结果。海洋环境意识存在特定的结构,包括海洋环境经验、海洋环境感知、海洋环境情感、海洋环境意向等部分;还存在一般海洋环境意识和特殊海洋环境意识的区别;并且表现在个体海洋环境意识、公众海洋环境意识和组织海洋环境意识三种主体形式。海洋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离出客体特征和主体特征的影响。可以从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两个角度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公众海洋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