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建军 《经理人》2005,(9):82-83
“面对一个新兴的市场,果断地实 施快速跟进战略,后来居上”,这 种方法,不仅被微软等国际IT巨 头所采用,现在,也逐渐为汇源集团等国 内饮料巨头所把玩。 2004年,由法国达能控股的乐百氏携 “脉动”品牌,成功地开创了功能性饮料新 市场。面对巨大商机,果汁饮料巨头汇源 集团果敢而快速地跟进,并进行产品和品 牌概念的创新,推出“他+她-”功能饮料 (又称汇源她他水)。汇源她他水快速地启 动了市场。2004年上半年,拿到了高达6 亿的订单,却又在随后的2004年下半年跌 落谷底。2005年3月,原汇源集团她他饮 品公司总经理周子琰出局,新总经理邓瑞  相似文献   

2.
张新实 《决策探索》2009,(23):53-53
昨天,投资10亿元的中国汇源集团宿迂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项目在宿迁经济开发区开工奠基。在热闹非凡的现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身边围着很多抱着小孩的妇女,。有人问道,我们能不能到你们工厂上班啊?朱董事长笑眯眯地说,那当然可以。她们又问,那年龄有什么限制?朱董事长还是笑眯眯地说,50岁以下的都有机会。说得这些妇女开心地笑起来。  相似文献   

3.
9月3日,中国大型果蔬汁生产商汇源果汁在香港公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提出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若交易完成,汇源果汁将撤销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相似文献   

4.
吴大器 《经理人》2008,(10):36-36
总价高达179亿港币(约25亿美元)——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双方得到了什么?而并购的真实动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事件回放 2008年9月3日,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可口可乐公司计划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公告一出,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就成了媒体和民众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孙扬 《管理科学文摘》2008,(23):206-207
在企业的收购活动中,收购价值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收购溢价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通过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案例分析收购溢价的成因,并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7.
黎冲森 《经理人》2011,(7):105-107
最近,小肥羊要卖给百胜的事情再次搅热国人对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被外资企业并购的议论。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的全部股份,但2009年3月商务部最终决定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起历时半年多的并购事件被闹得满国风雨。  相似文献   

8.
变革阵痛     
黎冲森 《经理人》2008,(10):102-107
“对于汇源品牌的问题是有约在先的。中国人中国心,没有必要去担心怎么着。我想媒体的朋友还有网友,对汇源的关心叫爱之深、责之切,所以我朱新礼背着黑锅被人误解也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9.
可口可乐-汇源收购案涉及的四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包括:此案是外资企业与中国特殊目的公司之间的并购;禁止收购的决定符合《反垄断法》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法律精神和原则;在跨国公司掠夺式并购下,作为国家经济脊梁和经济精神灵魂的民族品牌,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保护;适度的经济民族主义不仅是各国经济安全保护的工具,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筹码。此外,本文也对收购案被否决前后,汇源股价暴涨暴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丽娟 《经理人》2010,(2):74-75
2009年3月,出售汇源方案被否后,汇源的股价当即大跌20%,此后股价低迷,汇源品牌美誉度随之下降;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汇源公司利润率持续下降近20%。 汇源“砸”在手中,公司运营和业绩陷入泥潭,或许是朱新礼没有想到的。因此,当2009年下半年带着“待重头收拾旧山河”的心情重整汇源时,朱新礼要卖掉公司的决心或许不变,汇源的新发展阶段不得不肩负双重使命:如何变得更好,如何卖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王伟 《经营管理者》2008,(10):74-74
由于收购汇源受到网民及专家的一致声讨,在公关上一向长袖善舞的可口可乐陷入了情绪焦虑.知情人士透露,为了保证对汇源收购的平稳进行,可口可乐正尽力制造有利于收购的舆论,并且涉嫌压制反对声音.  相似文献   

12.
郭跃进  徐冰 《管理评论》2005,17(4):9-15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结合的上市公司中,非公有资本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明显优于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在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结合程度越深,企业的经营绩效越好;而在非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的经营绩效与二者的结合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决策探索》2008,(19):88-88
朱新礼在媒体上一句“企业要当儿子养,要当猪卖”,诠释了卖掉汇源果汁的原因。这句话,不得不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从观赏性看,这场收购战并不算什么商业大片,没什么跌宕起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不过汇源果汁当家人的“肺腑之言”,倒是让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4.
《经营管理者》2010,(3):12-13
“想到刘谦就想到汇源果汁,想到卖包子的就想到鲁花油。一句话,想到今年央视春晚就想到广告想到钞票。”今年央视春晚中泛滥的广告引起网民普遍反感。一些网友指出,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由于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资本充足率约束将更加严格,加上宏观调控的深入,将使目前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通过资产扩张来实现利润增长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涉足证券投资基金业将有助于顺利实现盈利模式转型。而事实上,金融混业凭借资源共享的优势已经逐渐成为各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具有一定的优势、效应及风险。但只要措施得当,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展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将拓宽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增加银行业的收入来源,对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及我国金融业未来混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风云  赵民  肖明超  王永 《经理人》2008,(12):124-125
可让我们少走弯路汇源果汁并购案曾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中国企业被外资企业并购一直争议不断,其中有部分优秀民族品牌被外资并购后已经没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被外资并购弊大于利。通过与外资公司合作,我们可以吸纳他们的新技术和资金,并吸收他们的管理经验,这对我们成为国际一流公司会起到很大作用,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相似文献   

17.
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行为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它拖累上市公司业绩、阻碍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本文针对这一严重问题剖析了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方式、账目表现,为解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行为这一顽疾提供切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安维东 《经营管理者》2013,(28):182-182
家族企业社会化过程中,家族控股股东为获得控制权收益,往往会强化其控制权。本文认为控股股东强化控制权的主要路径包括股权资本强化路径和社会强化路径,股权资本强化路径主要包括构建金字塔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结构,社会资本强化路径是指以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的人员构成,强化控制权。家族企业控股股东往往综合使用此两类路径强化其对家族企业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9.
《决策导刊》2006,(8):I0008-I0008,F0003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是2000年8月28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出资组建的、市国资委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拥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对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能,以全资、控股和参股方式,开展资本经营和重大生产经营活动。集团主要从事汽车及汽摩零部件、电工电器、通用环保、机床工具、军工电子信息、冶金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出口。2004年,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进入“中国大企业集团500强”,排名271位。2005年末,集团拥有资产总量15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9亿元,是重庆市“双百亿”集团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鸿仪系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鸿仪系通过内部资本市场,频繁地进行着内部资本配置。在配置内部资本时,效率的原则服从于最终控制人的"战略"需要。鸿仪系内部资本配置是无效率的。本文认为,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应该加强对系族企业内部配置资本行为的监督,强化控股股东的责任,提高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本案例研究的发现可以为未来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