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科学情報書目”是近几年来苏联目录学界在討論書目种类划分問題的爭論中产生的新术語。“苏联目录学”刊物編輯部在1958年就苏联目录学理論的爭論問题所写的总结性的文章“關于苏联目录学的几个理論問題”一文中,把書目資料分为三种某本的类型,即:統計登記性書目、推荐性書目和科学情報書目谡饫?科学情報書目在理論上被确定为書目的基本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国鈞先生的《图书分类浅说》是为了解答各图書館在使用《中小型图书馆图書分类表》时所遇到一些問題的一篇较有系統的著述。它以淺显的文字解答了图書分类某些問題以及某些在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无疑的是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的。《淺說》对問题的解答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的:既有联系,又有系统,而且有时列举例证,确是下过一番功夫,是值得称道的。它初步的滿足了使用《中小型表》某些方面的要求。只是,刘先生的解答,在若干地方似乎存在着一些問題,是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商討的。現分三个方面来提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战爭史上的‘流寇主义’問題”是本系三、四年級几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集体写作的,我們珍視这棵幼苗,今后在学生中間应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一九五四年纪念洪昇逝世二百五十周年以来,学术界曾經对《长生殿》展开过不少的爭論。有些問題,至今意見仍很分歧。这篇文章想就作品的主題思想及李楊爱情評价等問題来談談我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对《长生殿》的主題,有的认为是政治批判,不时爱情主题,有的則强調是爱情主题不是政治主題。这种爭論并不是今天才有,早在《长生殿》問世之时就已經产生了。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說:“棠棣相国尝称于是剧乃一部鬧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这可說是当时一般人对《长生殿》的看法。但朱襄在《长生殿》的序里說:他看到  相似文献   

5.
一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还会产生悲剧呢?特別是能否运用悲剧形式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呢?这是文学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中值得探討的一个問題。1957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老舍同志《論悲剧》一文后,悲剧問題引起了全国文艺界的重視。有些同志同意老舍同志新社会可以有悲剧的說法,但也有不少同志作了否定的回答。广东文艺界和中山大学等高等学校就是在上述爭論的基础上,对現代悲剧問題进一步展开爭論的。  相似文献   

6.
關於中國資本原始積累問題,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研究中已有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看法。穀書堂同志等還撰寫了《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的專門著作;關夢覺同志也撰寫了《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初步探索》的長篇論文。在1961年第3期至第8期的《學朮月刊》上又先後發表了伍純武等四位同志關於中國資本原始積累問題的商榷文章。  相似文献   

7.
《明清农村社会經济》《明清農村社会經济》是我校歷史系系主任傅家麟(傅衣凌)教授撰寫的一本論文集。这本論文集收輯了作者在抗日战爭时期和近年來所寫的有关明清農村經济問題的論文六篇:《明代徽州庄僕制度之側面研究》、《明清时代永安農村的社会經济关系》、《清代永安農村赔田約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在今年上半年举行了三次座談会,就中外历史上农民战爭和宗教的关系等有关問題初步交換了意見。他們认为,如果不把中外的农民战爭作一比較,就很难得出有关农民战爭的一般规律,因此还邀請了世界史教研室有关教师参加。在座談会上,有的同志介紹了目前史学界对农民战爭和宗教的关系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研究的意見。世界史教研室的同志报告了西欧封建社会农  相似文献   

9.
随着史学革命的深入发展,一系列历史課題,急需进行重新审查和研究。“清官”問題,就是其中一个带根本性质的課題。在史学研究領域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問題,而且存在很严重的分歧。研究林則徐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也不能对此問題作任何迴避。林則徐由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是在鴉片战爭时期,他在当年中国人民英  相似文献   

10.
偉大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开始了。刚刚过去的1959年,是我国經济战綫上、政治战綫上、文化战綫上都獲得光輝成就的一年,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胜利的一年。在这偉大的年代里,討論關系着全国图書馆工作的、图書馆业务上重大变革的措施——全国图书统一分編(或称集中編目)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祚民著“中国农民战爭问题探索”一書中,在各方面存在着許多极端严重的错误,对读者造成了严重的有害影响,其中的一部分错误史学界已经进行了揭发和批判。本文拟就“中国农民战爭问题探索”(以下簡称“探索”)一書中有关农民战爭性質的严重错误作初步批判,请同志們批評。“探索”一書中涉及农民战爭性質的論述,几乎大部分是错误的,共主要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根本上颠倒农民起义和农民战爭的阶級实質和否认其正义性。第二,否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爭的反封建性質。第三,歪曲和污蔑农民阶級的阶级特性。孙祥民在“中国农民战爭问题探索”一书中写道:“地主阶級平常是通过經济的、法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自从我校中文系教师严家炎在《文学評論》今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关于梁生宝形象》一文之后,引起了学术界、文艺界广泛的注意,不少人撰写文章表示不同的看法,《創业史》的作者柳青也在《延河》上发表了《提出几个問題来讨论》的文章,針对严家炎文章的主要論点提出六个問題来討論。这場爭論涉及的問題較多,也較重要。虽然问題的提出是在于对《創业史》第一部的主要人物梁生宝形象做怎样的艺术評价的問题,但由此出发,却涉及到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初期农村现实生活的基本状况的問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中新人的素质和特点的問题,以及应当按照怎样的原则来塑造这种新人的問题,实质是如何理解和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結合的創作方法的問题,此外,还涉及到如何认识我国农业合作化初期农村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的相互关系和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一、主題思想《西廂記》的主題是明朗而深刻的。它热情地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为了自己爱情幸福向封建礼法制度所作的勇敢的斗爭,以及这种斗爭在一定范围內所获得的胜利飧鲋黝}之所以深刻有力,是在于它接触到了封建社会中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婚姻問題。作者所提出的:“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基本上是与包办强迫的封建婚姻制度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14.
置身于万馬奔騰的大跃进高潮里,面临着全国人民斗志昂揚地开展反右倾、鼓干劲,厉行增产节約的局面,学习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越发感到毛主席的英明和偉大。“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偉大的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著作,是毛主席在一九二七年三月写的。那时,一个惊天动地的农民革命的群众运动正在湖南汹涌澎湃地展开。千百万过去被踩在地下的奴隶站了起来,向封建势力展开了猛攻,在短短的几个月內,把几千年的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落花流水,使湖南的整个农村翻了身变了样。这場农村大革命,尖銳地檢驗着每一个阶級和每一个人,社会上各阶級各阶层环繞这个問題展开了激烈的爭論。在爭論里,涉及的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应該怎样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的問題。  相似文献   

15.
由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的失敗到九一八事变,中国革命形势是处于两个高潮之間。在革命轉入低潮后,我党所应采取的正确方針是武裝斗爭形式的退却,而白区的城市工人运动則应該配合并从屬于苏区武裝斗爭。当时毛澤东同志在革命实踐中把一連串有关方針的問題彻底解决了,把党所領导的革命战爭引向胜利的发展,然而,党中央领导机关却沒有对革命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犯了三次“左”傾路綫的錯誤,使革命遭到損失。  相似文献   

16.
毛澤东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每一物質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質,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規定”。“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那末,作为力学或机械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亦即規定机械运动的特殊本質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厦門大学馬列主义夜大学自然辯証法研究班最近就此問題,展开了热烈的爭論。爭論中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來,我国哲学思想界对于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問題以及事物发展的动力問題,展开了热烈的討論,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我們相信,随着問題討論的逐漸深入和正确解决,对我国哲学工作者思想理論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們河南哲学工作者,在討論事物发展的动力問題时,曾經引起了热烈的爭論。事物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在討論中,有三种不同的意見。簡单說来,第一种意見认  相似文献   

18.
《学术研究》今年第三期发表了哲学系講师李錦全写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关系”問題》一篇文章,該文主要对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关系”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同时亦兼对刘节教授在《学术研究》一九六二年第一期发表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問題》一文,提出一些商榷意見。文章首先指出:中国古代学者提出的“天人关系”問題,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項重  相似文献   

19.
作家的世界观与創作方法的关系問題是有了相当長久的爭論历史的复杂問題。廿多年前,瞿秋白同志就在“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現实主义”一文中介紹和評論了对于巴尔扎克的“宇宙观”和“艺术創作”究竟关系如何的四种不同看法。苏联在四十年代也曾經关于巴尔扎克展开了世界观与創作方法的关系問題的爭論;近年来也繼續不断的在这問題上發表了分歧的意見;其中明确而重要的有1952年苏联討論艺术是否上層建筑的討論总結中的意見和1955年法捷耶夫在苏联“文学报”上發表的意見。  相似文献   

20.
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是汉語語法史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呂叔湘先生曾經說过:“語法史上有些問題曾經开展过討論,象‘是’的系詞用法出現的时代,或者擴大一点說是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象上古汉語否定句里的宾語位置問題,都还沒有确定的結論,有待于繼續探討”(見《汉語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一文,載《中國語文》1961年4月号)。这的确是“有待于繼續探討”的問題之一;因为目前的流行說法,依我們看來,并不符合于語言实际。目前的流行說法,可以拿王力先生和洪誠先生的說法作代表。王力先生在《中國文法中的系詞》文中認为“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