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耕 《中州学刊》2003,1(6):72-75
“全球化”是目前中国学界热门的话题 ,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边缘化倾向亦成为批评界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以“全球化与文学”为题选编了一组文章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下全球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作者主张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建立一种人类的共同精神维度 ,而文学正堪负此使命。亦有作者认为全球化时代可能是物质、理性排斥、压抑精神的时代 ,亦需有文学来拯救人类萎缩的精神。还有作者以儿童文学世界所存有的人类普遍共性来整合民族间的差异从而将全球性意识统一起来。亦有作者从语词交流的角度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原来因语词的不可通约性而各自保持其民族性的文学亦会随之形成文化对话 ,进而达成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相反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先进文明”可能构成“精神全球化”的基础 ,故而文学随之应然退场 ,而语言在其语用功能的发挥下将恢复人类存在本真的诗性 ,从而使人类心灵获得真正的解放。本组文章尚未能就全部问题充分展开 ,但都表达了研究者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境遇与功能的独特思考 ,它们将对国内“全球化与文学”这一论题的探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是目前中国学界热门的话题 ,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边缘化倾向亦成为批评界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以“全球化与文学”为题选编了一组文章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下全球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作者主张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建立一种人类的共同精神维度 ,而文学正堪负此使命。亦有作者认为全球化时代可能是物质、理性排斥、压抑精神的时代 ,亦需有文学来拯救人类萎缩的精神。还有作者以儿童文学世界所存有的人类普遍共性来整合民族间的差异从而将全球性意识统一起来。亦有作者从语词交流的角度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原来因语词的不可通约性而各自保持其民族性的文学亦会随之形成文化对话 ,进而达成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相反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先进文明”可能构成“精神全球化”的基础 ,故而文学随之应然退场 ,而语言在其语用功能的发挥下将恢复人类存在本真的诗性 ,从而使人类心灵获得真正的解放。本组文章尚未能就全部问题充分展开 ,但都表达了研究者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境遇与功能的独特思考 ,它们将对国内“全球化与文学”这一论题的探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学--心灵的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目前中国学界热门的话题 ,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边缘化倾向亦成为批评界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以“全球化与文学”为题选编了一组文章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下全球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作者主张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建立一种人类的共同精神维度 ,而文学正堪负此使命。亦有作者认为全球化时代可能是物质、理性排斥、压抑精神的时代 ,亦需有文学来拯救人类萎缩的精神。还有作者以儿童文学世界所存有的人类普遍共性来整合民族间的差异从而将全球性意识统一起来。亦有作者从语词交流的角度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原来因语词的不可通约性而各自保持其民族性的文学亦会随之形成文化对话 ,进而达成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相反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先进文明”可能构成“精神全球化”的基础 ,故而文学随之应然退场 ,而语言在其语用功能的发挥下将恢复人类存在本真的诗性 ,从而使人类心灵获得真正的解放。本组文章尚未能就全部问题充分展开 ,但都表达了研究者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境遇与功能的独特思考 ,它们将对国内“全球化与文学”这一论题的探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目前中国学界热门的话题 ,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边缘化倾向亦成为批评界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以“全球化与文学”为题选编了一组文章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下全球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作者主张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建立一种人类的共同精神维度 ,而文学正堪负此使命。亦有作者认为全球化时代可能是物质、理性排斥、压抑精神的时代 ,亦需有文学来拯救人类萎缩的精神。还有作者以儿童文学世界所存有的人类普遍共性来整合民族间的差异从而将全球性意识统一起来。亦有作者从语词交流的角度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原来因语词的不可通约性而各自保持其民族性的文学亦会随之形成文化对话 ,进而达成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相反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先进文明”可能构成“精神全球化”的基础 ,故而文学随之应然退场 ,而语言在其语用功能的发挥下将恢复人类存在本真的诗性 ,从而使人类心灵获得真正的解放。本组文章尚未能就全部问题充分展开 ,但都表达了研究者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境遇与功能的独特思考 ,它们将对国内“全球化与文学”这一论题的探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目前中国学界热门的话题 ,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边缘化倾向亦成为批评界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以“全球化与文学”为题选编了一组文章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下全球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作者主张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建立一种人类的共同精神维度 ,而文学正堪负此使命。亦有作者认为全球化时代可能是物质、理性排斥、压抑精神的时代 ,亦需有文学来拯救人类萎缩的精神。还有作者以儿童文学世界所存有的人类普遍共性来整合民族间的差异从而将全球性意识统一起来。亦有作者从语词交流的角度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原来因语词的不可通约性而各自保持其民族性的文学亦会随之形成文化对话 ,进而达成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相反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先进文明”可能构成“精神全球化”的基础 ,故而文学随之应然退场 ,而语言在其语用功能的发挥下将恢复人类存在本真的诗性 ,从而使人类心灵获得真正的解放。本组文章尚未能就全部问题充分展开 ,但都表达了研究者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境遇与功能的独特思考 ,它们将对国内“全球化与文学”这一论题的探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颖 《中州学刊》2003,(6):75-77
“全球化”是目前中国学界热门的话题 ,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边缘化倾向亦成为批评界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以“全球化与文学”为题选编了一组文章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下全球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作者主张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建立一种人类的共同精神维度 ,而文学正堪负此使命。亦有作者认为全球化时代可能是物质、理性排斥、压抑精神的时代 ,亦需有文学来拯救人类萎缩的精神。还有作者以儿童文学世界所存有的人类普遍共性来整合民族间的差异从而将全球性意识统一起来。亦有作者从语词交流的角度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原来因语词的不可通约性而各自保持其民族性的文学亦会随之形成文化对话 ,进而达成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相反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先进文明”可能构成“精神全球化”的基础 ,故而文学随之应然退场 ,而语言在其语用功能的发挥下将恢复人类存在本真的诗性 ,从而使人类心灵获得真正的解放。本组文章尚未能就全部问题充分展开 ,但都表达了研究者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境遇与功能的独特思考 ,它们将对国内“全球化与文学”这一论题的探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2001,(5)
本刊讯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研讨会召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代文化讨论的核心问题 ,它给文化、文学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 ,中国文学理论家需要提出自己的独立解答 ,并就此加强与国际文学理论同行的平等交流和对话。为了促进这种交流与对话 ,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和中文系与清华大学外语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等单位合作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8月 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该…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学”与全球化文学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谈到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问题时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 ,并认为“全球化”在文学领域就意味着出现“世界文学”现象。歌德的“世界文学”建立在一元论文化观念之上 ,是对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趋势和前景的期待 ,而非简单的全世界文学的集合体 ,其文化关系背景与当下的全球化有本质的不同。当下以经济领域为基点的全球化 ,反映了由于跨国公司的发展而带来的更广泛的经济实体间的相互反馈与对话。相应地 ,当下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交流和相互影响 ,也就不再是简单的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对抗 ,而是不同文化的相互反馈、影响和对话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的定义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它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之中。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做到自给自足,都必须与国际经济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世界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进程骤然加速,呈现出许多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当代文学的空间格局指的是当代大陆文学、当代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三块。在50年代到70年代“全球化”的缓慢进程中 ,大陆文学居于“全球化”边缘却居于民族文学的中心 ,而台、港、澳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格局中位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过渡地带 ,文学呈现了“全球化”语境下变动的特点 ,它们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中介点。中国当代文学的这三块空间 ,在世纪之交走向一体化 ,出现了构建“全球化”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家园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黄树红 《南方论刊》2005,(11):62-64
近年来,“全球化”的名字满天飞。各种传播媒体经常使用这个名字,许多文本和会议都喜欢冠以“全球化”的字眼。在文学领域中,似乎也不示弱。诸如“全球化趋势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全球化趋势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挑战”,等等。何谓“全球化”,在西欧和北美,这一词语所标识出的,是指其所形成的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再具体一点就是美国化。而在世纪年代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却常常被译为:或走向世界、或同步于世界、或与国际接轨、或人类地球村等。“全球化”,首先出现在经济领域中。自从美国电脑公司提出产品全球输出之后,全球化趋势最早从世…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利益与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较之不进行经济全球化,能够带来全球福利的增加,即“经济全球化利益”,从而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主体取得“多赢”或“双赢”提供了可能性。经济全球化的我国内外的利益关系是正和博弈的利益关系,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内外利益关系是“双赢博弈”,也可能是“赢大于输博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是我国对外利益关系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我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与国外合作做大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争取分享到更多的经济全球化利益。  相似文献   

13.
褚国飞(以下简称“褚”):在当前全球化大趋势下,您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这对矛盾,从文学角度怎样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的本土化意义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的时候 ,“全球化”成了整个世界的热点话语之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型商品生产把人类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陌生新奇的物质文明的新天地 ,同时在精神世界我们也从此迈入了一个令人疑惧不安、忧心忡忡的新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无疑对人的精神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与文化、人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随之也出现了许多复杂的、令人迷惘也令人深思的新面貌和新问题。这一世纪性话题必然引起我们对中国文学前景的深切关注和思考。当下 ,人们最关心的议题是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向何处去 ,怎样维护中国文…  相似文献   

15.
古远清 《学术研究》2002,(7):112-116
香港文学研究不仅在弥补内地文学研究空白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而且它还承担着开拓内地学者研究视野和整合两岸三地文学这一重任。它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目前仍属“试写”、“初写”性质 ,为学科的草创阶段。正如全球化不会使香港文学失却自己的特色一样 ,新世纪的香港文学研究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仍可单独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6.
以客观事实和态度对“全球化”这一现象和观念进行不断审视 ,揭示并拂除其中不真实或不合理的成分 ,警示和提防其已经内含的或可能产生的弊端 ,就是全球化进程必须包含的题中之义。文化的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既有观念上的 ,也有实践上的 ;既有历史延留问题的变形 ,也有新产生的问题。当一种文化真正具有独立的、不因贫富强弱而萎缩或膨胀的“人格”的时候 ,才有可能在它文化面前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7.
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自由、平等、博爱”一直是法兰西民族精神的写照。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法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认同危机。例如,法国人对欧盟的态度,就使人困惑不解。二战以后,他们积极推动煤钢联营公司的成立,率先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但又在英国加入欧共体问题上百般阻挠。法国人成为欧洲各国谴责的“欧盟刺头”。然而,法国人却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无理挑剔,相反,他们宣称自己是理性的民族,是在纷繁芜杂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坚持自我”,对于不符合“法兰西民族利益”的事情,绝不迁就。而“法兰西民族利益”,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考量外,更重要的是保持文化上的独特性与法兰西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而“反经济全球化”也有“全球化”之势。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必须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表征、本质、后果和前景,避免陷入误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化范围内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征收“托宾税”;促进技术进步的权益分享的国际立法;利用我们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全球化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加快经济的优化和升级,加强国内制度建设,同时又尽最大限度防止跨国集团对我国民族工业的侵蚀与控制;有条件地推动亚洲首先是东亚经济共同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趋势中纪实文学的文化承担与网络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正以日渐快捷的步伐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不能否认也无法拒绝的事实,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强势语境规定之下,全球文化正经历着深刻的世纪转型,传统文学格局被打破,虚构型写作空前边缘化,面对严峻挑战,纪实文学择时而动,蔚为大观,为陷入困境的当代“世界文学”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本文从生态学、人类学、传播学等角度对全球化趋势中纪实文学的文化承担以及可能而必然的网络前景作出乐观展望,认为一个新的纪实文学时代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如何应对业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学现象。文章认为,从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重叠地带或许能寻找到重审文学新的现象的契机,尤其是文化人类学以其核心的概念“文化文本”,“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与立场,不仅曾激发了现代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而且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具有“跨文化”与“破学科”特征的学科必将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多方启迪和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