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会计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主要采用的是以收入费用观来确认和计量企业的收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传统收入费用观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质疑.在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下,全面收益观的提出,使会计收益计量模式的重心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2006年2月我国企业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很多地方也引入了资产负债观理念.对这两种收益计量模式作简单的比较,揭示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的趋势,并分析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分析和讨论国际上近年来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成果,尝试以新的视角剖析Ohlson和Feltham的“净盈余理论”(Clean Surplus Theory)所构造的两个数模,探讨在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中于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计量观,为中国会计计量属性的理论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如何编制中期报告一直是会计界争论和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中期报告的独立观、整体观和合并观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三种方法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三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是最优方法,必须结合信息使用者的目标和具体的环境因素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选择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允价值选择的发展过程看,"三大假说"是解释公允价值选择的理论基础,而"机会主义观"和"效率观"是公允价值选择的理论发展。文章从实证会计理论基础——"三大假说""效率观"和"机会主义观"出发,对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从文献回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三大假说"是"机会主义观"的具体体现,"机会主义观"和"效率观"共同影响着公允价值的选择,并且企业业绩、管理层薪酬、债务合同、企业规模、信息不对称、信息质量和估值成本等都是影响企业选择公允价值的因素。最后,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公允价值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会计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分析“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等会计目标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对会计目标的新认识,并提出了新经济形势下的会计目标应为“信息需求与效率论”的观点,使会计目标能充分反映出会计行为所要达到的最终境地:提供信息需求者所需要的不同信息、提高证券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6.
结合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的具体情况,从财务报告目标、会计计量和收益决定等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从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对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重大影响;进一步提出,全面把握财务报告基础概念转变及其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新准则的相关条款并正确进行实务操作。  相似文献   

7.
盈余质量评价是公司利益相关者透视公司价值的有效工具。本文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理论为指导设计了盈余质量评价系统,并对其应用和评价结果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盈余质量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如实表述三个维度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可以采用此系统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进行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如实表述三个维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力理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智力的综合体;每个人身上都有七种相对独立的能力,它们在现实生活中以不同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社会文化和教育教学,对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在端正学生观、转变教学观和建立新的评价观等方面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财务会计目标属于会计基本理论范畴,一般认为,明确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在信息论和系统论被普遍接受后才出现的。财务会计目标有两大主流一是受托责任学现;二是决策有用学观。在会计环境的演进下,对务会计目标的合理定位应该是一种融合观。  相似文献   

10.
比较“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大会计目标理论观,在此基础上对会计目标的确定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全面信息论。认为会计目标的设定可在两种观点之间进行取舍,使其能站在公正的立场,提供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信息,有效地协调好各方的利益。为多元化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盈利管理(EarningsManagement)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盈利管理的研究,能为认识会计信息失真、假账真算等现象提供更深入、客观的理论依据。本文拟从盈利管理与管理激励的内在联系来分析企业的会计行为,寻找导致企业实施盈利管理的激励和制约因素,从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会计行为,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利润操纵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润操纵,主要可分为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和利润平稳化三种形式。其方法,从与会计准则的关系看,有明显违反会计准则的利润操纵方法、会计准则规定范围之内的利润操纵方法、会计准则规定范围之外的利润操纵方法;从利润来源看,有收入操纵、成本和费用操纵、利得操纵、损失操纵。从经济学角度看,利润操纵的原因主要有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会计自身的模糊性、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规范、会计信息的需求不足及利润操纵的收益大于成本等六个方面,治理利润操纵便要从这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开始,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成为国内外学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其资产结构和利润结构使其有大量的应计利润项目,因而也就有大量的盈余空间。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又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健性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惯例,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2004-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角度,检验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同时针对新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研究其对稳健性的影响,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仍存在盈余稳健性特征,且不是盈余管理所致,公允价值计量会使稳健性降低。就现阶段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稳健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应计质量视角来度量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分别从股价和超额收益率两个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对股票的定价。结果表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股价显著负相关,说明外部投资者能够较好地识别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信息,对公司股价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说明会计信息质量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会计盈余有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会计盈余以及会计盈余有用性的研究已经历经了近40年的风风雨雨。本文围绕会计盈余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具体的又分别从会计盈余是否有用,以及会计盈余有用性不高的原因出发回顾了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尤其是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最后,作者拓展了会计盈余有用性的研究,即对其他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7.
从“价值相关”的角度,通过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对中国资本市场会计规范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两者联合对股价的解释力度自1999年起呈逐年增强的趋势;1998-2000年度和2001-2004年度比较显示2001之后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的联合解释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这表明更严格的会计规范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有了实质性提高,进而增强了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和股价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适当盈余管理和盈余管理滥用进行阐述,并列举了滥用盈余管理的一般手段,着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旨在新会计环境下,对盈余管理形成正确认识,提高广大投资者识别不正当盈余管理的能力,以便进行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9.
以1993‐2011年沪深股市发行A股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会计制度变迁各个阶段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会计制度变迁的第一阶段(1993‐1997年)和第二阶段(1998‐2000年)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不具有稳健性,会计制度变迁第三阶段(2001‐2006年)实施的更为积极的稳健会计政策的《企业会计制度》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第四阶段(2007‐2011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引入则显著降低了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其中,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和2007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这两次改革促使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大幅提升,改革效果显著。而从三大报表角度来看,利润表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关注度有待提高,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想要确立的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的落实还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是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公允价值会计在理论上具有优势,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要求也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了现实基础和需要。公允价值不仅使得会计理念在收益确认和信息质量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实务中也使得财务报告体系向资产负债观和全面收益方向转变。以往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计量基础、计量模型和应用环境等技术层面,缺乏对财务报告影响的系统研究,本文从理论和实务层面阐述公允价值对财务报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