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视角出发,改革的过程是权力逐渐下放的过程。市场经济和地方分权相互作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地方分权,地方分权激活市场经济的活力。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分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使宏观调控能力减弱。这是中央与地方双方互动的博弈过程,是市场经济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重构,需要制度与法律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代中国地方制度从西方植入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传统“大一统”文化的作用下,这项制度的本土化过程背后,发生了价值内涵和制度内容的“中国化”重构.在对这种重构的文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理解这段历史:虽然近代中国有过地方均权等中国式地方分权制的探索,但中央集权的“党国体制”仍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权力体制,地方分权只成为具文.反思历史是为了指导当下和未来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方制度建设,剖析“大一统”文化传统对地方分权制度进行重构的机制和过程,是揭示当代中国地方制度改革中关键突破点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相对被西方新古典模式"理性设计"的东欧和俄罗斯,东亚改革经验因为更为"自发",而显得更有讨论的价值。很多研究中国大陆的"渐进式"改革模式的文献中都强调了中国推行政府的分权试验对于改革成效的贡献。而就这场地方分权试验而言,可以不谦虚地说,温州是其中最出彩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的地方分权改革实质上是国家权力在中央与地方的再分配,是为平衡中央与地方关系而采取的区别于中央集权的路径选择。其在我国的实行受特定的政治环境、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最根本原因在于行政体制内部没有清晰界定纵向间的事权、财权和人事权。本文即是旨在通过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从内外因两个方面重点对我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地方分权改革的动因进行详实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央与地方争议处理机制是日本推进地方分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央行政机关——总务省下设置国家地方纷争处理委员会是理想与现实的妥协。该机构负责处理地方公共团体就中央行政干预不服而提起的申诉。在行政体制内构建一种相对独立的争议处理机制是一种渐进式的地方分权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业,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作为一种科学命题来说,是近十几年来首先由邓小平提出并逐步完善起来的。但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原则,则是由毛泽东首先倡导并一贯遵循的。如同他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了一条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一样,探索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是毛泽东思维、决策和实践的重心。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毛泽东为我党领导经济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二、毛泽东为我党领导经济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三、毛泽东的经济改革思想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中提出的杜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层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因而,不能说改革与毛泽东无缘。当然也不能说,改革的理论完全出自毛泽东。邓小平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做出了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另外,《正处》没有提出打倒党内走资报的观点,所以它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8.
1976年9月9日,正是中秋节的夜晚,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撒手人寰。整整3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的格局也早已今非昔比,但历史并没有淡化毛泽东,人民也没有忘记毛泽东,事实还在继续证明毛泽东。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影响之巨,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中国的改革是在毛泽东留下的基业上开始的,是在毛泽东培养的一大批领导干部的组织下进行的,是在毛泽东建立的各项政治制度的支撑下展开的,又是在毛泽东坚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拱卫下行进的。假…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教育思想与高教改革邹火明毛泽东同志将其毕身精力倾注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之中,作为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更是站在时代之巅,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超乎寻常的关注。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对教育...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不仅是位政治家、文学家、更是位博古通今的史学家,适值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重读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对指导我们更好地研究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化改革的关系,理解和贯彻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