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焦母中年孀居,从诗内描述可以推定。仲卿无父。兰芝言“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余冠英先生注释此处,云:“细看全诗,仲卿实在没有父亲。……‘公姥’是偏义复辞。”兰芝“十七为君妇”,仲卿年应相若。俩口子“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在一块生活大抵六载(古时计数常以乘积,二乘三为六)。焦母遣妇,仲卿和兰芝不过二十三、四岁而已。时尚早婚,女  相似文献   

2.
兰芝被作,不推“时人伤之”,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为之叹惋。而焦母强行拆散这对恩爱夫妻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根据诗中对兰芝的描写,这显然只是个借口。首先,我们考察一下焦刘两家成员:兰芝被遣时,焦家有焦母、仲卿、仲卿妹;刘家有刘母、刘兄。兰芝嫁到焦家已“共事二三年”,仍无措丁添口,在封建社会这恐怕该是兰兰被遣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封建社会,“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兰兰能否生养,虽无从考证,但焦刘二人没有后代确实该是实情。无后休妻在封建社会极其普遍,兰芝因此被体弃,是完全可能的。其次,焦母极…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临别小姑时所说的四句话“新妇初来时,小姑娘扶床。今日被驱遣,小站如我长”,颇让古今学者费解。因为根据诗中的叙述,兰芝“十七为君妇”,与仲卿“共事二三年”后即遭遣归,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二三年里,小姑是无法从“始扶床”时的四五岁小女孩突然长到和兰芝一般高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宋刻《玉台新咏》、陈府诗集》删去中间两句,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选》亦认之,这样就变成了“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然而,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造成了上下句语意突兀不畅。我认为这是由于‘叫\姑如我长”一句中有误…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以描绘都市生活见长的著名作家,然而另一方面,她也表达了对民间的积极热爱、追求和向往,对都市丑陋现象的批判照应了对美好民间的赞扬。张爱玲的独特性在于她融入了民间,既是生命存在的见证人,也是创造者。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一千五百多年来传诵不衰,也是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传统篇目。但在学习这篇优秀作品时,师生们常常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像刘兰芝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女子,为什么竟会遭受被遣的恶运呢?被遣是焦刘悲剧的前提,如果不能正确解释刘兰芝被遣的原因,就不能正确理解焦刘悲剧,从而也就不能正确理解这首长诗的深刻思想内涵。多年来人们不厌其烦地对这一问题作了种种探讨,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兰芝无子”说,二是“兰芝不顺焦母”说…  相似文献   

6.
山东民间歌谣简论武鹰山东民间歌谣的历史渊源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中,齐鲁文化是一个富有独特个性的文化系统。她产生于北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一个地理区域,远古时代有着自己的氏族起源和文化渊源。齐鲁大地在殷商以前称做"东夷",周武王灭殷后,分封姜...  相似文献   

7.
周秋良 《船山学刊》2008,(4):159-162
《西游记》不仅展示了观音的无边法力,而且还把她塑造成一个大慈大悲、充满人性的善神、凡神.带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小说以侧面烘托的手法,描绘了各类人物对于观音的崇敬、虔诚心理,由此亦可以看出小说中的观音形象具有鲜明的民间性。《西游记》的这种民间性从一个角度证实了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民间世代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冼夫人如何成为“巾帼英雄第一人”入手,分析了冼夫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当时的文化背景。从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等方面展开探讨;冼夫人所处的南北朝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是其中一个因素;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冼夫人的智勇双全成就了她的生前身后名。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篇叙述小吏焦仲卿及其爱妻刘兰芝坚贞不渝爱情故事的汉代民歌,传颂两千年之久,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名作。对于这一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悲剧的意义以及所反映的社会背景等等,已有诸多学者著文探讨,在此不拟赘述。这里要提出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即标题所示:此诗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官  相似文献   

10.
陈玉雯 《理论界》2012,(5):100-102
萧红一生及其创作呈现一种"依附性",从左翼、抗战文学到新时期各种话语宰割了她的整体创作。这样一位年轻女作家的作品却具有超强生命力,她的"依附性"正好印证了她生命和书写的"不依附性"及独特性。回归文本阅读,我们发现一个以文学慰藉生命归属失落,在回忆与怀乡、大自然与民间生之力量的书写中,企图寻找主体尊严与生命依归的本然的萧红。  相似文献   

11.
管金平 《兰州学刊》2014,(4):185-189
在现有官方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背景下,民间融资得以活跃发展,但现行法律规范存在不确定性,无法为民间融资从业者提供一个准确的制度预期。我国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变革必须具备一个长期性、统筹性的视野,应将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改革步伐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制度演化路径。短期目标是修改立法,为民间借贷从业者提供一个准确的制度预期;中期目标是以小额贷款公司改革为起点,逐步推进民间借贷的放松管制;长期目标是推行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官方金融平台。  相似文献   

12.
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作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个标志,先后经历了平民文学、大众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等概念转换。然而现代精英作家头脑中的民间意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知识精英的民间想象,而不是他们回归民间意愿的真实表达。民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被知识精英随意解读的空泛概念,它并不具有文学创作的实践意义,只是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因此精英作家笔下的民间立场,与底层社会的民间立场,则又明显地表现出了文化心理与艺术趣味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京族是一个跨国民族,是明代正德年间(约1511年)以后陆续从越南沿海迁来中国,主要聚居于广西防城县江平镇巫头、山心、汸尾三个半岛(原为三个小岛)及其邻近滨海村镇。据1990年7月全国人口普查,有18915人,聚居区占其大部分。她的民间口语文学作品,有迁居前从越南带来的,有在中国定居后创作的,有与汉族、壮族文化交流来的;而越南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徐坤的小说创作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她在小说创作上呈现出多向度的探索姿态,她的小说所呈现的男性视角、女性话语权、女性情感宣泄、民间视角及语言角度等创作向度代表了徐坤小说创作的多向度探索。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和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资本市场是直接进行资本交易的市场 ,产权资本市场是实现市场化产权交易的场所 ,二者与货币市场共同构成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金融资本转变 ;产权市场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产业资本转变。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目前正赶上一个历史新机遇。  相似文献   

16.
我妻是个不随俗的人,干什么都标新立异。比如:别人称丈夫为老公,她却称我为“老公鸡”,而且还有理由:一、有嫁鸡随鸡的俗话;二、民间有新媳妇和大公鸡拜堂成亲的范例;三、便是下面她不厌其烦讲述的故事: “乡下老家养鸡一群。母鸡不孵雏,那只大公鸡急得咕咕叫,恐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时期作家群中,迟子建的创作是别具一格、卓尔不群的。她从带着“北极村童话”踏进文坛之日起,就一直倘徉在无限宽广、无所不包的民间生活的河流中,深情地注视“北国一片苍茫”的故乡大地和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底层民众,以悲悯的情怀观照着被主流意识形态视角所遮蔽、被混沌的历史时间之流所湮没的民间生活。迟子建将自身融入独具情韵的乡土风情之中,畅饮着故乡的“天河之水”,大兴安岭辽阔的森林原野,醇厚的风土人情,底层民众朴素而简单的生活,涤荡了她心中的抑郁与悲哀,给她忧伤的心灵以无限的抚慰。迟子建以平等的、甚至是谦卑…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兰州学刊》2006,(3):81-83
民俗学之“民间”是一个包含文化地域与民众群体两方面意义的概念,它承继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含义又有所发展,其中表示群体意义的“民间”即“民”是第一义的,是构成“民间”的基础,因此“民间”取决于“民”的界定,而民俗学史上不同时期对“民”认识的不同造成了“民间”的非稳固性或者说流动性。作为研究“民”和“俗”的一门学科,“民间”是民俗学的本体,甚至可以说是本源,“民间”问题是一个贯串民俗学史的基本问题。不仅如此,民俗学之“民间”还意味和象征着民族固有的深层文化,并以母体的形式向表层文化输送养料。  相似文献   

19.
王万顺 《人文杂志》2012,(3):103-109
民间文化理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创新性发现,陈思和先生曾提出并用此视角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了梳理,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断探索,深入阐释,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在学术实践中产生了大批的应用成果;民间的内涵、现当代文学中的民间轨辙、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文学文本中的民间审美形态等是该理论重点关注的核心内容;用民间文化理论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整个中国文学史,可以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间,彰显文学的多样性审美特征,揭示作家作品及创作中凸显出来的非凡特质;并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民间”关照是当下以及将来文学学术研究的一个主潮.  相似文献   

20.
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流传着所谓“刘兰芝自请遣归”说。说者多认为刘兰芝是不能忍受焦母折磨,自认为无法在焦家生活下去,在焦母没有公开提出驱遣的情况下,自请遣归的。表面上看,刘兰芝确乎说了“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话,“自请遣归”说似乎言之凿凿。但仔细研究,便可发现这种说法很成问题.从诗歌的描写看,焦仲卿听了刘兰芝的述诉后马上去找母亲。一见母亲便恳求不要赶走兰芝。显然是焦母提出驱赶在先。否则,焦仲卿没头没脑地哀求,岂不是搞错了对象?焦母呢?责怪儿子不理解她的苦心,并且当即向儿子交了底:“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