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管理中认真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从而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推进改革,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协调迅速的发展,对于我们更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1、计划和市场属于经济体制范畴,不属于经济制度范畴。我们知道,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又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并规定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决定经济制度的根本属性。经济体制是指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即指一定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分配是生产的一个环节,分配关系决定于生产关系.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即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由此决定了收入分配的两个层次:一是由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分配方式;二是分配方式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具体操作.学术界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所存在的许多错误观点,就是因为混淆了这两个层次界限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指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或一个国家所有的时期所共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一种基本制度。而经济体制则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具体制度。前者是一般的东西,后者是特殊的、个别的东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是在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一个时期中占居统治地位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那些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方面和环节,并没有改变社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中最基础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构建了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分析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从基本生产关系层面上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问题,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的经济规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在学科思想上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系统化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重大理论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重大任务。其次,在研究问题时要直面现实。问题导向一直是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方向。政治经济学在近几十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政治经济学现有的研究框架还不能充分容纳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最后,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学科认知,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继承和延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关注和适当吸收西方经济学(包括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各流派)、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来推动学科的开放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体制与农业现代化胡继连所谓农村经济体制,也就是农村的经济制度,是农村经济关系的总和。农村经济体制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农村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我国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在农村经济体制方面,我们的选择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是怎样的关系? 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看法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有重大的分歧。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计划经济,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有的说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由于大家的看法不一,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所要遵循的理论原则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如何准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特征,就成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要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一定要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全面分析。我这里说的全面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等方面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都是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之内的问题,但它们是属于不同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明确地把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同时,马克思主义者一般又都把生产关系的总和定义为经济制度,或称为社会经济制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当然,对我们来说,马克思对制度经济学的贡献首先在于他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我们今天重温马克思关于制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学术贡献,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去批判地吸收现代制度经济学的成果,力求解决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制度问题。强调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可以说,对经济制度的重要作用还没有一个著作家如马克…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体制住择的决定因正从世界经济发展中各国和中国的改革实践来看,我01认为选择何种经济体制主要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首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这是历史地选择经济体制的基本决定因素和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体制是一定生产关系存在和运动的具体形式。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反映了其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从物质技术基础上决定了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如: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及其在国民经济各…  相似文献   

9.
制度与体制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system。但在中国,所谓经济制度是指以所有制为基础的根本经济制度,而经济体制则可以指除了所有制之外所有有关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如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激励机制等等。经济学界至今尚未对经济体制作出一致公认的定义,但通常都把计划与市  相似文献   

10.
产权,是经济社会中决定谁支配运用资源的权利,是财产关系的法律表现,是硬化财产归属,约束财产的占有和使用行为,维护一定经济秩序的法权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我国的国情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选择适宜的土地制度,对建立起农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一、改革的历史性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人地关系及其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法定的结合形式,它是一国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制约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在进行生产关系改…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生产关系的再认识——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非均衡、法律法规不健全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不可能是和谐的生产关系。市场均衡、法律法规健全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是和谐的生产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可能实现生产关系的和谐。和谐的生产关系能够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不能混同于经济制度。从理论上说,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或社会制度的经济表现形式,而经济体制主要是在特定地理区域(国家)和特定时期内的经济运行(有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决策及其实施)的一系列机制、组织的集合体。这两者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1)生产力特征;(2)经济增长阶段的特征;(3)经济形态特征;(4)经济制度特征;(5)经济体制特征;(6)区域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重大改组与转轨时期,与此相适应的经济管理体制也处于建立和健全时期。这个时期创建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虽然短暂,但在新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发展史上却占据重要的地位。考察其形成的过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对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宝贵的历史借鉴和启示意义。一实行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全国性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在根本变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为全国范围内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中逐步创建起来的。建国前夕,党中央在绘…  相似文献   

15.
方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华。始终重视解决方法问题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特点。方法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传统经济理论根本的局限性。文章从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体制)结构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相互联系的几个方法:在制度结构与其功能、目的关系中,强调前者从属并服务于后者,三个“有利于”是制度结构选择的价值判断标准;在生产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强调二者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一定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和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中,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为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新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贯彻十五大精神,推进我区两个根本转变的实现,任务更加艰巨,工作更加繁重。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就要进行调整和完善。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经济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具体存在,分析了制度创新的社会功能、过程和结构,提出了生产关系通过在边缘、外围和核心层次的制度创新主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模式,论证了制度创新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渐进变革方式的观点,并据此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意义在于发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自我完善的稳妥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体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党和政府就着手于对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和变革,要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体制。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参见汪海波《新中国经济发展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这种体制,传统的观念认为是“苏联模式”,即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高尚全《中国经济制度的创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苏联模式对我国有很大影响。但是,两者不能等同起来。即使在“一五”时期,也没…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以生产力标准指导刑法标准的要义 以生产力标准指导刑法标准,是指以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来衡量具体经济行为有无社会危害性。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与生产力直接相关,它们与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力将蓬勃发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社会经济体制与道德的关系在我国伦理学研究中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通常认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主要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社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决定作用关系,然而,历史和现实表明,一种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以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采用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不一定会改变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却会对社会的价值准则、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规范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社会道德的重大变化便是有力的佐证。因此,仅仅从经济制度的一般特质来把握社会道德是不够的,还应该深入到经济体制的层面来进行经济体制与道德之间的相关分析。也只有如此,伦理学才能够不断适应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提出比较经济伦理学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