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中式风格设计是在时代的语境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的有机融合。对其研究必须要站在宏观的视角层面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从形式层面看,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要选择性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特征、装饰特征、材质与色彩体系并将其固化形成独特的形式语言;从文化层面看,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要吸取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理念等人文精神来提升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从来就不是孤立与对立存在的,中国传统元素历来被认定为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历史仅存在于过去,而文化则可存在于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对既往文化现象的继承与发展。室内设计师应发掘本族传统文化中潜在的文化元素,并对其加以继承与提炼,使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全球经济正朝着一体化发展,文化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如何将中国几千年遗传积淀下来的居住文化和各民族各地域的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融合,传承与发展传统居住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出有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特色的设计成为如今室内设计艺术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在继承发展。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鲜明的民族特征,从传统氛围中凸显出来,它不仅表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而且充分展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持久的生命力。本文以东方公馆酒店设计为例对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完美结合进行深入探讨,从整体到局部全面地研究了传统装饰纹样与现代的自然融合与传承性。  相似文献   

5.
从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建筑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和传统文化对建筑装饰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建筑装饰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建筑装饰的发展趋势及其规律的探讨,旨在明确未来建筑装饰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设计工作者设计出更适合现代人审美观点和更能体现现代生活特点的建筑装饰作品。  相似文献   

6.
传统窗棂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它以自身千姿百态的样式体现着民族审美意象的独特内涵。对传统窗棂的图案演变、审美意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要在继承传统窗棂艺术的基础上,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出发,对传统窗棂元素从化繁为简、中西合璧、新材料的应用、装饰功能与位置的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再思考,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室内设计精神,去芜存菁,创作出富有时代新意的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对影响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主要因素,如中国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理念,主题餐饮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的营造手法,以及中国传统符号文化与现代餐饮文化相结合的表达方式等进行分析。提出坚持以体现地域文化主题风格,注重多种元素的相互融合运用,以及体现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等为原则的餐饮室内空间设计策略,为我国现代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特色风格的形成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化和现代传媒使得传统戏曲符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面临生存危机.国外通常采用将传统艺术符号与现代生活、现代传媒相结合或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时尚化改进的方式来应对这一危机.就中国传统戏曲视觉符号的现代设计而言,可将现代元素引入戏曲符号的设计,将传统戏曲视觉符号整体现代化、时尚化并引入现代传媒,或对之进行卡通动画演绎,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在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中找到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研究与调查,以常州青枫板块青枫壹号29-4室为例,从中国元素在室内顶面、立面、家具、陈设设计中的运用几个方面具体描述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突出中国元素的主题,并提出了室内设计者今后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传统建筑作为一种凝固的艺术与文化载体保留至今,成为世界不可多得的遗产。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建筑在一定文化背景下显现的色彩特征,通过地域划分、派别类比的方法,探索传统建筑色彩形式的形成,研究了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类别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结合研究内容,提出应重视传统色彩的传承和延续,并应有效的利用于现代设计中,寻找古今色彩文化的契合点,为人类生存的"色彩空间"做好研究铺垫。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是人们对其精神需要追求的一部分。要将传统纹样恰当地运用于其中,较好地体现民族特色、更好地展示个性,首先应深入了解传统纹样的内涵和特点;然后,通过体现新地方主义与实现文化融合两种方法来进行,最终实现现代室内装饰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是推动人类建筑与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的两条主线。东方和西方为国际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因此,国际现代建筑文化是全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文化,而保护民族建筑文化的最好方法,是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艺术与设计内含深厚的“和”文化底蕴。文章从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书籍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雕塑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等各个艺术与设计领域分别阐述了“和”文化在其中的表现及作用,这对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师的和谐文化素质,增强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民族特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受外来文化之困的中国现代设计如何摆脱洋烙印,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沉重课题。国人对西方文化习惯已久的拿来主义作风,势必使中国的现代设计丧失民族自我。只有提倡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倡导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设计,中国设计才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在现代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元素,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中国风",是中国设计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对现代设计的各种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浸透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语言材料,创造出独特的东方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的各种寓意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徽州建筑雕刻艺术不仅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样式和内容,还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图形遗产”,这些“图形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现代设计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传统的徽州建筑雕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进行分离、重构,获得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样式和形态。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竞争的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在设计风格日趋国际化、趋同化的背景下,深入发掘传统设计文化并使之现代化,已成为当代设计竞争的关键.通过对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分析与再认识,来探索传统建筑的现代性转向,以期能为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