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漫人生,面临许多抉择,如何对待抉择,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有个农民的妻子和孩子同时被洪水冲走,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妻子,不幸孩子被淹死了。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说农民先救妻子做得对,因为妻子不能死而复生,孩子却可以再生一个;有的却说农民做得不对,应该先救孩子,因为孩子死了无法复活,妻子却可以再娶一个。一位哲学家听了这个故事。也感到疑惑不解,便去问那个农民,希望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  相似文献   

2.
于杰 《人才开发》2001,(11):40-40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事例:有的父母为子女留下一大笔金钱,孩子却养成了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恶习,最后变得软弱无能,反沦为乞丐。 有的父母为子女辛辛苦苦置下了一份产业,但子女不善经营,最后落个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据了解,许多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然而实际情况都却并不让人乐观。有的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小文人",在自己也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选择一首又一首唐诗、宋词,让孩子强记硬背。有的家长受到"超前识字热"的影响,买来了成套的"识字方案",按照书中传授的方法教孩子识字。在单调、枯燥的识字教育中,孩子对识字逐渐地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合作。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要求幼儿园大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如果幼儿园不教,他们就自己教,不管自己的语音准不准,也不考虑这样做会给孩子的小学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了解到这一现象后,我通过我园举办的"以园为本,家园合作"教育研究方案,来提高他们在口语能力方面的发展,也让我班的家长在这一方面有一个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背景现在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媒体也大量的报道了这些农民工留守孩子的种种问题,甚至有的人认为留守孩子就是"问题孩子"。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二类高完中,高中生主要来源于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那么这些高中生的生活与心理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教育子女的主要场所之一,眼下,家长们对独生子女情有独钟,为实现望于成龙、望女成风的迫切心愿而对家庭教育倾注着极大的热情。因而,家长们有的对孩子“严”格管理、有的宠爱有加、有的则因为家庭矛盾,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者兼而有之。他们只知道关心孩子的智育,不关心品德等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至使一些孩子在父母的“关心”之下,反而不懂得关心别人,不懂得关心家庭,不懂得关心祖国。他们只要好的吃,要好的穿,要好的玩,要化大钱……甚至走上违  相似文献   

6.
童箴童心未泯。他想的是孩子,教的是孩子,这里做的也是“孩子”——乒乓球玩偶。 用乒乓球制作独具魅力的玩偶,是木偶艺术园地绽开的一朵新花。童箴这一发明,引起了人们尤其是孩子的极大兴趣。 14年了,童箴,这位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从事木偶艺术教育的教师,精心培育出一批批会演木偶,会做木偶,还会排演小型木偶节目的小艺术家。然而,被选送到少年宫的孩子毕竟有限。每当木偶室有演出时总是门庭若市,正襟危坐的小观众,目不转睛地欣赏着一幅幅活动的连环画。演出结束,当他们看到小演员手擎木偶从幕后走到台前,发现摆弄这些玩意儿的竟是自己的同龄人,当即纷纷拥到演员身边,有的呼  相似文献   

7.
(一) 皇天后土,同样的人,有的能成才,有的却不能。 天地同辉,同样的人,有的成了才,有的却不能。 (二) 朗朗乾坤,同样的人才,有的成就了一番事业,有的却默默无闻,甚至有的在生活底层。 日落月出,同样的人才,有的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有的却一钱不值,甚至有的被生活抛弃。 (三) 茫茫苍海,要成人才,不能自恃清高,不能不食烟火,更不能孤芳自赏。 纷繁社会,要成人才,就要抓住机遇,就要创造环境,就要赢得支持。 (四) 古今中外,是人才,必有奋斗,必有竞争,也必有牺牲。 斗转星移,是人才,就要结果,就要闪光,就要…  相似文献   

8.
教育孩子最重要莫过于养成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一些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落后以致思想落后.有的就逐渐成为老师教育的大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秒杀     
地铁上听到一个男性跟旁边的女性朋友炫耀说:“10年之后,至少我能知道我的孩子姓什么,你就杯具了,还是未知数呢!”那女同学回句:“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那男的直接被秒杀了……  相似文献   

10.
李晶 《人才瞭望》2009,(8):63-64
受恶劣气候的影响,A农场所在的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歉收,该地区的所有农场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危机。各个农场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危机,有的向储蓄所申请贷款,有的和农资商店联系延长种子化肥的付款期,有的和政府沟通减税,有的研究裁员……  相似文献   

11.
你妈呢     
一个男的骑摩托车,后座上带着一个小孩。骑得飞快,小孩摇摇晃晃,终于摩托车一颠,小孩掉下来。那个男的浑然不知继续往前骑,我停下车把孩子抱上来,加大油门追上了他。下车后我把孩子交给他,埋怨道:“你怎么骑摩托的,孩子掉了你都不知道?”那个男的瞪着眼睛看了看孩子,大叫道:“你妈呢?”  相似文献   

12.
拾遗 《人才瞭望》2009,(2):78-78
毕业10年后,大学同学聚会。有的成了博士、教授、作家;有的当了处长、局长;有的成了公司老总;也有下岗分流的,给私人小老板打工的;还有赔本欠债的。当年一个课堂里听讲的学子,如今差别这么大,有些人不服气,说当初毕业的时候,大家学问、本事都差不多,可有的人机遇好,有的人倒运、背时——可谓世道太不公平了。于是,有几个人就去请教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只是一笑,然后出了一道题:10-9=?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很多家长都将毕生的心血押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时局,使得现在的孩子过分娇纵,自我,过分依赖,经受不了风雨的洗礼。所以,我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于他们的教育,开始了对挫折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并且逐渐将挫折教育带到生活中,让孩子更准确的认识事物,冷静的思考,从容的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14.
《人才瞭望》2009,(6):43-43
在目前工作难找的情况下,不少毕业生开始另辟蹊径,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有的自己开起了网店,有的打打零工,有的参加各种实习,有的则寻求各种资源让自己有业可就。无论走哪条路,只要自己掌握主动权,敢于去尝试,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这些可能成为未来岗位充足时的一个砝码。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的大人都给自己的孩子讲过“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教育孩子不要说谎的。 然而,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育实在是有点太残酷了。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耳边都不能不响起那个孩子在被狼吃的时候那撕心裂肺的惨叫。一个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被断送了,面对孩子的死,大人们理直气壮,毫无愧意。  相似文献   

16.
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和创造力上有着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优势,在培养孩子的情感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让孩子”因情而舞,舞之有情”是在少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仔细洞察孩子的世界,深入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编排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舞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孙敏  阙生度 《人才开发》2000,(10):30-32
这是一个在苦难中创造奇迹,通过奋斗改写命运的传奇。这是一个极度贫困,却坚强不屈,白手起家的亿万富姐。这是一个平凡女子的创业史,没有传奇,没有惊险,有的只是流不完的汗水和泪水。李华英,一位四川万州山区的贫苦孩子,22年前,从捡破烂积攒的10元起家,到如今拥有了大天鹅华达电器厂、大天鹅海鲜酒楼、大天鹅文体中心三家分公司组成的大天鹅餐饮文体电器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达两亿元以上。我们把这篇稿件奉献给所有在生活道路上徘徊、下岗的噩梦中挣扎的姐妹们,希望你们能从李华英身上吸取重新站立的勇气和力量,走过人生的坎途和沼泽。  相似文献   

18.
孩子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的照射,需要雨露的滋润,需要家长的精心爱护和平等对待。 孩子需要友谊,需要真诚,需要平等。家长能否给予孩子平等、健康的爱、不仅是引导教育的方法问题,也是家长本身的素养问题。对孩子培育的好坏,既可以使“小树苗”茁壮成长,反之也可以使“小树苗”半途夭折。因此,平等对待孩子,就不能视为是一件小事。一般情况下,平等对待孩子可以带来以下几种常见的好处。 平等对待孩子可以带来心灵情感的交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全面引导,而引导的过程需要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是人们心灵情感的交融。它能使孩子始终生活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亲情中,没有隔阂,没有冷漠,没有自卑,有的只是快乐和安逸,并为自己能够被理解而感到幸福,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助于知识经验的增长和个人学习及成长。高品位的阅读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成长。教师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寓教于趣,引导孩子渴望读书;寓教于法,引导孩子善于读书;寓教于用,引导孩子阅读好书;寓教于情,引导孩子体验收获。  相似文献   

20.
老师应积极地洞察身边的生活信息,选择和判断哪些信息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系,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能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然后去创设一种情境、一个话题,引发孩子的学习需要,围绕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教育目标,激发孩子用各种感官学习和体验,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