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反思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冲击和挑战.本文认为通过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反思,只有从未成年人的需求出发,立足现实,突出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重视道德价值,以习惯养成为重点,从群体互动中去建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未成年人成为社会合格、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常宁 《现代交际》2010,(12):9-10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群体领袖的出现让大众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又进一步明朗了起来。群体领袖通过第一时间接触到大众媒体,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系统,也成为舆论领袖,进而影响群体成员。群体个体成员的心理受群体固有的观念、属性、特征等的影响,并慢慢屈从于群体,从而达到整个群体的一致。群体领袖可以一呼百应,但也可以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或者在某些事件发生时可能导致群体暴力和愚昧。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群体领袖是如何对群体的心理造成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教师非正式群体隐蔽但却现实地影响着教师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而重视并研究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类型、特征、作用及管理对策,对构建和谐的校园组织文化、校园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根据人际交往、认知、吸引、沟通等理论研究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解散、变化、更新,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同伴群体研究的现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的提出使得同伴群体研究成为同伴关系研究中的新热点。文章从同伴群体的定义和功能、同伴群体的形成过程、同伴群体规范与组织以及同伴群体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同伴群体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目前同伴群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叶青林 《职业》2017,(13):122-123
非正式群体是学校和班级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本文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班级因素以及学生个体因素四方面入手,对技工院校中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道德”的方法养成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不同的实践活动各有其不同的本质或特性.这是由活动的对象决定的.学校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取决于这种活动是否符合"道德"的特性.道德没有高、低层次的区分,没有"道德底线".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于"道德",而不是无休止的"更道德".道德生活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道德教育要符合个人生存、生活实践的需要.道德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生活.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真正的道德是自觉的、自律的,也是自足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留级生群体的数量日渐攀升。留级生群体往往因学业受挫衍生出其他各种问题,给学校的管理和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本文分析了留级生群体产生的原因,留级生群体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究了留级生群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诸多的老龄社会问题中,如何看待青年与老年这两大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的问题,很值得关注,这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空巢老人"、"傍老一族"等现象,以及社会上"养老防儿"的怨尤,既是老龄社会中显现的社会问题,也是与青年群体直接关联的社会问题,我们应从老年群体的视阈和立场作考量.这对增加社会的和谐度当有直接的益处.善待、尊崇、爱护、孝顺老人.自觉维护老人利益等,始终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所必须依循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稳定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和国内经验来看,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高校的网络舆情环境,因而给突发群体事件的预防及高校的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移动互联网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影响力、参与积极性、突发性及冲击力都大大提升,针对其进行的管理呈现有效处置周期更短、官方舆论引导能力更弱、管控复杂程度增加且容易出现群体极化行为等特点,高校应从组织管理体系、线下沟通机制、舆情信息处理机制、危机应急处理机制、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网络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改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更好地预防突发群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代留美学生是中国直接接受过关国文化熏陶的一大特殊群体,他们在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发挥极为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留美学生的基本特征(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籍贯分布、家庭出身)、留学状况(出国资格、学科构成、学业成绩)与社会影响(总体成就、问题不足)等角度对其进行群体研究,以揭示这一群体的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Ethnic stratification is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s of stratification, particularly those based on economic class. Using "ethnic" in its broadest sense, it is clear that such groups are most likely to move toward creation of their own separate nation-state. As a consequence, there are certain outcomes of ethnic stratification that cannot be accounted for in a general theory of stratification or one based solely on economic dimensions. An ethnic stratification system will also affect other forms of stratification in the society. For example, class alliances will be weaker if a given economic level is occupied by different ethnic strata. The added proliferation of statuses in a society with ethnic stratification compounds the political process. Other ways are also considered in which the presence of an ethnic hierarchy in the nation interacts with and affects age, sex, and economic stra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