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快速燃烧法制备了Sr_(2.98-x)Al_2O_6:Eu_x~(2+),Dy_(0.02)~(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测试(PL)、余辉特性测试及热释光特性测试(TL)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均为Sr_3Al_2O_6纯相且具有纳米花状形貌;当x=0.08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Sr_(2.98-x)Al_2O_6:Eu_x~(2+),Dy_(0.02)~(3+)样品展现出较好的长余辉特性,原因是材料中具有合适的陷阱能级,其深度约为0.674eV.  相似文献   

2.
共沉掺锑BaTiO(C_2O_4)_2·4H_2O的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热分析法结合 X-射线衍射分析对共沉掺锑四水合草酸钛氧钡[BaTiO(C_2O_4)_2·4H_2O]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在共沉淀中锑以Sb_4O_5Cl_2相单独存在。为了对共沉掺锑四水合草酸钛氧钡热分解机理进行探讨,我们对 Sb_4O_5Cl_2、BaTiO(C_2O_4)_2·4H_2O 和共沉掺锑四水合草酸钛氧钡进行了热重(TG)与差热(DTA)的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 Sb_4O_5Cl_2热分解过程的机理,对BaTiO(C_2O_4)_2·4H_2O 发现失水是分步进行的,在90℃左右失去一分子水,然后失去三分子水。锑在800℃掺入 BaTiO_3晶格。最后提出了共沉掺锑四水合草酸钛氧钡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双齿膦配体dppe与母体簇合物(μ3-S)(μ-H)Fe2Co(CO)9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混金属簇合物(μ3-S)(μ-H)Fe2Co(CO)7dppe.利用IR,NMR,MS等方法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Fe2Co簇核中,两个Fe原子之间含有一个H桥,配体dppe中的两个P原子取代了Co和其中一个Fe原子上的CO.  相似文献   

4.
以MoO3,H3PO4和2,2′-联吡啶胺(DPA)等为原料,经过水热处理,再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重结晶制备了多金属氧酸盐基超分子化合物(HDPA.DMF)2(HDPA.2DMF)(PMo12O40),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表征和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晶体学参数: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493(3)nm,b=1.2694(3)nm,c=1.3002(2)nm,α=94.647(17)°,β=97.136(16)°,γ=111.909(18)°,V=1.8799(6)nm3.对其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α-Keggin型PMo12O430-阴离子、质子化了的DPA和溶剂DMF分子形成了一个由氢键、静电引力、π-π作用、范德华力等多种作用力协同作用的复杂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合成了一种三维化合物Na2CaNi2(P2O7)2(H2O)44,对该化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Fdd2空间群.化合物的晶胞参数:a=11.9340(11)nm,b=32.774(4)nm,c=10.9860(11)nm,α=90°,β=90°,γ=90°,V=4296.9(8)A°3,Z=8,R=0.021,wR2=0.049.  相似文献   

6.
以Ti H2和H2O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米粒状Ti3+自掺杂的TiO2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结晶性、形貌和元素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表征分析.电子顺磁共振谱(ESR)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中含有晶格Ti3+和表面Ti3+.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表明这种Ti3+自掺杂的纳米TiO2在可见光区中有较强的吸收.在可见光辐射下,所制备的样品具有优于商业化P25 TiO2的光催化分解水和光催化降解次甲基蓝(MB)溶液的性能.其中160℃下水热处理27 h所得样品光催化降解MB的性能是P25 TiO2的9倍,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性能是P25 TiO2的12.5倍.  相似文献   

7.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bipy)(H2O)2SO4](bipy=2,2'-bipyri-dine),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1.5434(5)nm,b=1.2706(6)nm,c=0.6699(8)nm,β=102.106(0)°,V=1.2847(4)nm3,Z=4,Dc=1.828g/cm3,μ=2.101mm-1,F(000)=720。配合物中的金属锌离子与一个2,2'-联吡啶、2个水分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配位,形成一个变形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通过硫酸根形成一维直链,一维链再通过π-π堆积形成双链结构,双链结构通过O-H…O氢键扩展成二维网,二维网进一步通过C-H…O氢键构建为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逸出气体分析(EGA)法,配合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技术,研究了[Co(C_2O_4)(NH_3)_4]Cl与阴离子盐KY(Y=Cl,Br,I,CN,SCN)在氢气氛中的多组分固相反应,用Coats—Redfern公式计算了固相反应放出CO_2的动力学参数,得到活化能值与外加阴离子有如下顺序:Cl~->Br~->CN~->I~->SCN~-,固相反应机理均为成核生长机理(F1)。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过渡金属配合物连接的三维无机有机层状固体多金属钒酸盐Co(212′-bipy)H2O(VO3)2,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经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热失重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双齿膦配体dppe(Ph2PCH2CH2PPh2)与母体簇合物{μ3-Fc-C≡CH}FeCo2(CO)9(Fc=C5H5FeC5H4-)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混金属簇合物{μ3-Fc-C≡CH}FeCo2(CO)7dppe簇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利用IR,NMR,MS等方法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双齿膦配体dppe的两个膦原子取代了金属簇核FeCo2中两个Co上的羰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常温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含有稀土元素的多金属氧酸盐[(CH3)4NH]4Na3[Pr(PW11O39)2]·12H2O.这种化合物为稀土夹心结构单元与Na+构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及单晶结构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夹心结构的多阴离子通过Na+连接形成了一维锯齿链,链与链之间又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配合物[Mn(phen)2(H2O)2][NbOF5],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热重表征。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Gaussian-03w对配阴离子进行了全几何优化和后续计算。Nb和Mn离子均处于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O3和F5带的负电荷最多,但O3和F5并未充当桥联原子。  相似文献   

13.
在BaO-TiO2-Nd2O3(BTN)系材料中以La2O3部分取代Nd2O3后构成BaO-TiO_2-Nd_2O_3-La_2O_3(BTNL)系的结构和介电性能。实验结果证实,随着La2O3和Nd2O3摩尔比的增加,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下降,用XRD分析证明是因为BaLa2Ti4O12和La2Ti2O7相的增加所致。在BTNL系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获得中温下烧结的具有超低损耗的微波陶瓷材料,可用于研制微波独石电容器。  相似文献   

14.
以硫酸锌与1,3-二(N-咪唑基甲基)苯(mbix)为原料,用挥发法合成新型二维锌配位聚合物[Zn(mbix)(SO4)].CH3OH(I),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I属正交晶系,空间群Cmc21,晶胞参数a=12.563(5),b=17.122(6),c=8.661(3),V=1862.9(12)3,Z=4,Dc=1.539 g.cm-3,μ=1.464 mm-1,F(000)=888,R1=0.0540,wR2=0.1319。I中Zn2+与两个mbix配体的两个氮原子和两个SO42-配体的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四面体几何构型。Zn2+经SO24-离子桥联形成一维波浪状链,链与链之间又通过mbix配体形成二维格子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了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H2O[Mn(phen)3]2[SiW12O40],并探讨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9735(4)nm,b=1.8061(4)nm,c=2.5200(5)nm,α=90.00°,β=100.52(3)°,γ=90.00°,V=8.831(3)nm3,Z=4,R1=0.0562,wR2=0.1376.  相似文献   

16.
氧氯化镧在冰晶石-NaF-Al2O3熔体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等温饱和法测定了氧氯化镧(LaOCl)在冰晶石(Na3AlF6)-NaF-Al2O3熔体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LaO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冰晶石分子比的增加而增大;当有4.0%(质量分数)Al2O3存在时,其溶解度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SPCS)技术成功制备了两种新型Ce3+/Sm3+和Eu3+激活的2CaO-Al2O3体系荧光体,发光性质研究表明2CaO-Al2O3:Eu3+在598nm、618nm、650nm、699nm、718nm及749nm六组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的5D0→7FJ(J=1,2,3,4,5,6)跃迁,其中来自于5D0→7F2的电偶极跃迁发射最强,产品在紫外光激发下发红光,体系中存在5D1,2和5D0之间的多声子驰豫作用;2CaO-Al2O3:Ce3+/Sm3+在576nm与622nm两组发射峰分别来自于4G5/2→6HJ(J=5/2,7/2)跃迁,产品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发红光.Eu3+和Sm3+离子在2CaO-Al2O3中主要占非反演中心格位.SEM显示样品表面光滑,结晶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碳酸铝铵制备纳米粉的方法,就该方法过程详细阐述了团聚的形成机理,并阐述了反团聚机理,最后提出了反团聚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冰醋酸和丙三醇为原料,自制的新型固体超强酸SO4^2-/Sb2O3/SiO2催化剂,考察了三醋酸甘油酯的最佳合成条件.实验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n(酸):n(醇)=1.0:2.0,催化剂用量为总量的2.0%,反应时间为2 h.酯化率在98%以上,用IR及折光率对产品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锌(Ⅱ)与杂环碱[2,2-联吡啶(bpy)、1,10-邻氮二菲(phen)]和苯乙酸(HPAC)二种混配合物,并用元素分忻、摩尔电导、红外、1H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为:Zn(bpy)2(PAC)(HPAC)(NO3)和Zn(phen)2(PAC)(H2O)(NO3)。配合物芳环之间有相互堆积作用,且堆积作用大小与芳环的匹配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