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兴城古城的遗产保护与更新石铁矛,王阿慧(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在全球化和城市迅速转变的年代,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延续。完整的兴城古城形态、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是兴城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并且是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基础。但古城建设发展过程中存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历史文化遗存区正在被空间结构的扩展所吞噬;很多的“垃圾”建筑使街道的空间尺度和原有尺度不协调;公共设施建设不配套,公共绿地少等状况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悖;对外交通穿越城市内部道路,给居民生活带来了隐患;兴城古城旅游接待能力…  相似文献   

2.
第1期兴城古城的遗产保护与更新…………………………………………………………石铁矛,王阿慧(1)融合与发展———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思考………………………………………严建伟,赵京(5)沈阳市青年大街与市府大路景观街环境评价………………………………………罗玲玲,闫伦(9)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姑苏繁华图》中苏州古城阊门西中市大街为参考,对西中市街巷历史演变与现状进行了调研,对西中市街巷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苏州这座历史古城由于运河而生成的特定街巷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认为这幅饱含众多古城街巷场景的历史风物画兼具美术学和设计学意义,期望能给苏南其他运河城市在景观开发和设计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定古城是我国唯一一座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其进行科学保护,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分析古城特色资源和历史价值,剖析其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古城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和对策,进而为正定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另辟新径,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古城发展之路,将正定古城打造成为文化特色突出、品牌形象独具一格的州府级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5.
苏州古城保护的观念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古城保护的实践应以全面的保护观念、动态的保护观念、发展的保护观念、渐进更新的保护观念作指导。古城保护要积极主动地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全面提高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荆州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其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将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荆州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目前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文化产业过程中路径的"瓶颈",找到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正确路径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明代古城兴城和沈阳尚存的古代官式建筑中大量采用硬山建筑形式这一事实,分析了明清城市中官式建筑使用硬山建筑形式的原因,提出了古代官式建筑形式的确定是依据其建造的城市大背景,即民居的建筑形式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体部分,明城区中的历史街道同样是城市性质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明城区改造后城市形态的变化在街道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通过对南大街发展现状的分析和评价,对不同时期南大街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在街道尺度、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体量、空间序列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指出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街道历史形态的变化,由此总结出街道建设改造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希望从中可以探讨出古城西安保护与更新的适宜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延续古城历史文脉出发,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历史街区在古城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文中具体以杭州市吴山地区的保护研究为例,讨论了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意义、现状,并初步提出了改造的规划与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丽江古城的地名与社区形态的历史演变,结合现代旅游业与传媒关于丽江古城城市形象的塑造与生产之考察,分析了丽江古城及其形象的演变过程.本文指出,历史上的丽江古城并不是一座城,而仅仅是一个集市、一个贸易中转站;如今的丽江古城则在各种现代话语和商业资本的塑造之下与古城及其原住民越来越没有关系.从多中心的视角来看,这一过程与茶马古道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丽江古城与其从属地区的关系,而是它与更远处的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丽江古城很早就与它们处于一个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11.
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生态学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历史环境对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城市历史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表现 ,介绍了当今国际社会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实践 ,阐述了若干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生态学理念 ,并对我国的城市历史环境保护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文化遗产作为城市人口思想与物质的结晶,难以像城市的"跨越式发展"那般实现"快速增长",故而大量的古城老街被强制开发,快节奏的生活取代了老城的传统节奏,老城逐渐衰落。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追求的增强,城市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中文化遗产的合理性开发逐渐受到了重视。专家学者们就如何激活城市特色文化遗产、推动城市复兴进行了讨论,认为实现文化遗产新价值与当代城市复兴双重创新融合与升级是其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的原则和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论述了历史街区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再生的基本原则,即文化认同原则、保用结合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手段,包括对原有建筑物的保护与更新、对原有街区空间肌理的维护与扩展、对原有街区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14.
美国城市更新中屋顶花园的应用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屋顶花园作为一种城市绿化手段,与城市更新改造运动相结合是美国城市更新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正在进行城市更新和改造,运用各种技术和措施进行更新改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针对美国利用屋顶花园技术综合解决城市更新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各类优秀案例,重点分析屋顶花园在城市更新和改造中所采用的方式,并对其发展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的城市更新改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苏州古城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遗产"的浪潮推动着古城保护观念的改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承载地,苏州在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中经历了20余年的探索,成功与失误并存。调整发展策略,寻找保护、改造与发展的新思路,是推动苏州古城保护、改善遗产地总体环境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以政府主导的旧城改造运动频频上演,背后的利益冲突日益突出。分析其原因发现,在微观层面上,是因为组织设计中的激励机制如晋升机制、考核机制、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诱发了政府官员有着追求政绩工程的强烈动机;在宏观层面上,是因为组织制度对城市基层政府的旧城改造行为缺乏有效约束,来自社会的力量未对基层政府的行为产生有效的影响。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双重原因,致使城市政府热衷于旧城改造,并且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7.
城市色彩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普遍缺少审美修养,更加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各种新材料及涂料争艳斗奇的色彩,城市广告的胡乱张贴,城市新建筑的随地拔起,将许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与之相连的历史文脉,更主要的是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引起许多城市决策者的关注。从美学角度和实际空间角度,探讨了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介绍了城市历史街区的价值以及国际上关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状况和保护宪章的拟订,分析了西方城市更新运动对历史街区以及城市多样性的影响;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总结了我国城市更新的历程和历史街区的现状以及相关保护制度等,并对未来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耙梳大量的历史资料,并结合吴大城的规划实践,展开对伍子胥及其规划思想的研究,揭示了伍子胥对中图古代城市规划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