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BIS指导下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右美托咪定监测麻醉在老年患者PVP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择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120例,男性59例,女性61例,年龄64~79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L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DK组),每组40例。DK组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莫非氏管滴注后,右美托咪定初始负荷剂量0.6μg/kg静脉泵注10分钟,维持量为0.3μg/(kg·h),输注速度应保持患者BIS值70~85;D组给予生理盐水2ml后,右美托咪定泵注同D组;L组给予生理盐水2ml后,泵注生理盐水。患者俯卧位,三组手术开始前以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患者局麻药和血管活性药追加例数以及患者呻吟体动、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入室5分钟后(T0)、俯卧位后即刻(T1)、注入局麻药时(T2)、穿刺针到达椎体时(T3)、骨水泥注入时(T4)、平卧位后即刻(T5)的疼痛VAS评分。结果 L组乌拉地尔、艾司洛尔追加例数和局麻药追加例数明显多于D组和DK组(P0.05),D组乌拉地尔、艾司洛尔追加例数和局麻药追加例数大于DK组(P0.05),三组其余用药无差异(P0.05)。T1~T5时L组VAS评分明显高于D组和DK组(P0.05),T1~T5时DK组VAS评分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因为疼痛、不适引起的呻吟体动发生率大于D组和DK组(P0.05)。三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和反流误吸。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莫非氏管滴注联合右美托咪定泵注,保持BIS值于70~85,可以提高老年患者俯卧位的PVP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嘧啶联合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全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5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按0.25μg/kg静脉输注右美托嘧啶,观察组在输入相同剂量右美托嘧啶的基础上按0.1mg/kg静注地佐辛,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拔管即刻与拔管后5分钟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时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低于对照组,拔管后5分钟和60分钟VRS评分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全麻恢复期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嘧啶联合地佐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镇痛及镇静效果良好,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嘧啶应用于老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ERCP的老年患者40例,ASAⅡ~Ⅲ级,年龄70~91岁,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应用右美托嘧啶(Dx M)联合舒芬太尼+丙泊酚(D组);另一组应用舒芬太尼+丙泊酚(P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均表现出良好的镇静状态。P组所需丙泊酚浓度明显高于D组。D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较P组平稳、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P组,且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低于P组(P0.01)。结论右美托嘧啶复合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老年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采取硬腰联合麻醉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并自愿采取术后镇痛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舒芬太尼)和研究组(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每组62例,于手术结束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内监测采用舒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Ramsay镇静评分标准、记录患者自行按PCA键的次数、术后48小时的不良反应。采用谵妄评定法(CAM)量表测定谵妄的发生,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测定POCD的发生。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啶以及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更好并且随着时间延长,镇痛舒适度评分逐渐增加,镇痛效果评分逐渐降低(P0.05);出现恶心、呕吐更少,心动过缓更多,按压PCA次数、发生谵妄和POCD更少(P0.05)。在术后7天,研究组比对照组患者评分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相比较单用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啶以及舒芬太尼,起效快,同时可以减少术后谵妄以及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全麻患者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法均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输注氯化钠,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不同时点HR、MAP及SpO_2水平,S100β水平,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及麻醉情况。结果两组T0时刻HR、MAP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与同组T0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与S100β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观察组术前术后S100β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两组其他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0%,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为36.0%,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全麻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保持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改善术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BIS监测下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组(观察组)和单纯丙泊酚加芬太尼麻醉组(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苏醒时间和丙泊酚总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T1和T2时心率(68.1±7.4,72.2±6.9和69.6±7.8,74.3±6.3)和平均动脉压(79.6±7.2,84.1±7.3和77.6±9.8,82.6±8.9)较T0(82.9±7.1,93.3±5.1和83.7±6.6,95.0±6.8)均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T1和T2时心率(68.1±7.4,69.6±7.8)和平均动脉压(79.6±7.2,77.6±9.8)下降幅度大于同时期的对照组(72.2±6.9,74.3±6.3和84.1±7.3,82.6±8.9)(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检查后MMSE评分(24.6±4.9)较检查前(28.3±6.1)降低,定向力评分(246±37)较检查前(224±29)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后MMSE评分(27.3±5.3)高于对照组(24.6±4.9),定向力评分(227±31)低于对照组(246±37)(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11.5±4.1)和丙泊酚用量(164.0±33.4)低于对照组(14.2±5.9,207.5±40.9)(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16.7%)和术中呛咳(1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33.3%)(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可以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但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我科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以相同方法术前准备,开通静脉通道,术中监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微泵恒速泵入,对照组注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同样方法全麻诱导、麻醉维持、术中肌松间断静注,手术结束后送PACU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血压、心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5分钟、拔管30分钟纪录的血压和心率情况比较,两组间心率在术后5分钟即有显著差异,在拔管30分钟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明显较对照组稳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为主,无呼吸抑制,观察组中10.2%(5/49)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中36.7%(18/49)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好、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氧明持续泵注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成功后静脉给予甲氧明2~3mg,随后持续泵注甲氧明10~25ml/h(甲氧明20mg稀释到50ml生理盐水),B组不给甲氧明,根据需要给予麻黄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即刻(T_1)、麻醉后15分钟(T_2)、扩髓结束(T_3)、手术结束时(T_4)的血压、心率,评估术前1天,术后第1天、3天、7天的MESS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麻醉后、术中T1~T4血压均低于A组(P0.05)。手术后第1~3天的MESS评分B组低于A组,第7天两组MESS评分相似。结论甲氧明持续泵注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能够降低术后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于行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总结更为有效的术后镇痛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75岁择期食管癌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照组仅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评价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分钟和拔管后30分钟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4小时和8小时观察组VAS评分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加入右美托咪定能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减少镇痛并发症发生,而且安全有效,可作为针对老年手术患者的镇痛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七氟烷与异氟烷分别复合丙泊酚两种全麻方法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选取94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照数字量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行异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中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与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气管插管即刻时MAP与HR数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5),拔管10分钟后观察组苏醒效果(OAAS)评分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维稳,安全可靠性较高,麻醉效果较好,有效减轻患者康复期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糖氧代谢及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抽吸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MAP,SBP,DBP,PaO_2,PaCO_2)的变化;在麻醉前和术后1天、3天和5天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测试(MMSE)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糖氧代谢指标(S_(jv)O_2,CEO_2,A-VGlu,AVDO_2,A-VPCO_2和A-VLac);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Toll样受体表达;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开始至术后24小时期间,心率,MAP,SBP和SBP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T_2(钻孔时)、T_3(术后12小时)时刻的心率、T_2时刻的MAP、SBP和SB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1天和3天时,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糖氧代谢指标(S_(jv)O_2,CEO_2,A-VGlu,AVDO_2,A-VPCO_2和A-VLa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_2(手术结束后12小时)、T_3(手术结束后12小时)、T_4(术后24小时)时刻的TLR2和TLR4水平较T_0(麻醉前)时刻明显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T_4时刻的TLR2和TLR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麻醉,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T2和T3时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肾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改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嗜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5分钟、15分钟时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也要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36%和28%,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4%和8%,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安全、见效快、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麻醉方法,值得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11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常规开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护,麻醉诱导。术后气管拔管后连接静脉镇痛泵,给予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镇痛泵泵入;给予对照组舒芬太尼镇痛泵泵入。(1)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48小时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2)依据Ramsay评分对患者镇静情况进行评价;(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在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均明显升高,术后12小时时最高,术后48小时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48小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镇静情况评分逐渐降低,术后12小时时最低,术后48小时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48小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心动过缓为主,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抑制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行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好,疼痛程度低,镇静效果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在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的60例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喉罩或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两组给予同样的麻醉方法,诱导后均泵注3μg/(kg·h)瑞芬太尼、3~5mg/(kg·h)丙泊酚及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min(T2)、股动脉穿刺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除喉罩或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值;记录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等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的SBP、DBP、MAP及HR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min(T2)、拔除喉罩或拔管后5min(T5)的SBP、DBP、MA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低于E组;而两组患者切皮时(T3)、手术完毕时(T4)的SBP、DBP、MAP及HR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及呼吸抑制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性,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拔管后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及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手术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117例拟行乳腺癌根治术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n=39),对照组(C组)、Dex1组(D_1组)和Dex2组(D_2组)。分别于麻醉前(T_0)、术毕(T_1)、术后24小时(T_2)、术后48小时(T_3)时点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4+)、CD_8~+、CD_4~+/CD_8~+)及NK细胞百分比,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T_0比较,3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及NK细胞百分比在T_1明显降低(P0.05),后逐渐回升,CD_8~+在T_1明显升高(P0.05),后逐渐回落;D_1和D_2组在T_1及T_2与C组比较,CD_3~+、CD_4~+、CD_4~+/CD_8~+及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CD_8~+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D_1、D_2组患者术后呕吐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手术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较小,术后恢复快,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Ⅳ4组,分别缓注(时间>60秒)瑞芬太尼0·25μg/kg,0·5μg/kg,0·75μg/kg和1μg/kg;约1min后静脉给予异丙酚1·0~2·0mg/kg,麻醉起效后开始胃镜检查。按50~100μg/(kg·min)的异丙酚静脉注射维持至术毕。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全部胃镜检查均在麻醉下顺利完成。Ⅲ组和Ⅳ组术中SpO2较麻醉前和Ⅰ、Ⅱ组显著下降(P<0·05),各组麻醉恢复时间及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25μg/kg、0·5μg/kg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而0·75μg/kg和1μg/kg的瑞芬太尼则剂量偏大,可能抑制呼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老年急性重症左心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至2018年收治的老年重症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常规接受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于急性心功能不全发作24h内给予rhBNP,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_7时间点SBP、DBP、MAP、CVP、PCWP、LVEF、CO、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3、T_5、T_7时间点S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5、T_7时间点BU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够迅速改善老年急性重症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且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及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60例高龄及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n=30),对照组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前后的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注药5分钟、10分钟、30分钟的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注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的血压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具有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法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9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45例应用全身麻醉,观察组46例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起效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认知功能、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1与T2时间段HR,MAP,Sp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麻醉后24小时MM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更为有效地维持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