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思路是最大的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华 《决策》2007,(7):I0007-I0008
"软环境可以好到没有底线" 《决策》:近年来滁州东向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和投资环境建设,默默地努力终于换来了优异的成果.今年,滁州入选"2007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滁州这个"小地方"是如何赢得浙商的"芳心"?  相似文献   

2.
滁州新起点     
吴明华 《决策》2007,(7):I0001-I0004
在不久前闭幕的浙商投资博览会上,滁州和其他8个国内著名城市一起被评为"2007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滁州的一举成名令外界刮目相看,人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向这片沉寂多时的土地.  相似文献   

3.
杨敏  贺海峰 《决策》2007,(5):21-22
5月,又一个榜单即将揭晓,那就是"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一个运作了仅仅两届的评选活动,为什么能够获得地方政府的拥趸,原因很简单:城市一旦上榜就意味着拥有更多斩获浙江投资项目的机会,而浙商也恰恰看重榜单中的成绩和座次.  相似文献   

4.
地市创新率     
《领导决策信息》2008,(27):18-18
昆明拿到"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奖在7月7日召开的2008浙商论坛上,包括昆明在内的10个城市获得"2008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接下来,25家浙商将联合在昆明建设类似义乌一样的超大规模的小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王运宝 《决策》2012,(8):18-21
有效投资乏力被认为是浙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主因,而要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浙商资源是浙江的最优选择。于是,浙江发展升级的需求与浙商的投资诉求,在"回归"上找到最佳契合点。回归,已成为600万全球浙商的流行语,同时也是浙江全省最强劲的政策主题词。2011年10月首届全球浙商大会上,浙江喊出了一句情意拳拳的话:"你快回来!"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早在  相似文献   

6.
张新实 《决策》2007,(2):58-58
说到这个题目就很有意思,但我的浮想联翩有三: 浙商是中国经济"蜜蜂群" 2005年,宿迁市首次被评为"中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我代表宿迁在浙江省人民会堂接受领奖.晚上被评上的各城市市长在"浙江电视台"演播大厅录制访谈类的节目,主持人要求全国各地的市长用一句话评价"浙商",并作出诠释.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04,(5):112-112
中国浙商,中国东南沿海最富活力、最会赚钱、最具悬念的人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以前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而现在,已经逐步形成“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到绍兴中国轻纺城,从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到浙江皮革服装城,所有的浙资商城都成为了当地商业项目的成功典范。浙商注重的不是什么是最好的,而是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产业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有效投资乏力被认为是浙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主因,而要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浙商资源是浙江的最优选择。于是,浙江发展升级的需求与浙商的投资诉求,在“回归”上找到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9.
《经理人》2011,(6):127-127
众人瞩目的2011(中国)投资招商浙江春洽会暨浙商区域经济合作峰会5月8日在杭州浙江世贸中心隆重召开。此次投洽会主要内容包括:投资项目发布、项目签约和“浙商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城区”、“浙商回归创业最佳投资城区”名单公布及系列投资热点问题研讨会和区域经济合作项目对接会。投洽会采取会前“一对一、面对面”洽谈的方式进行,让参会者从最直接的渠道获取最新的投资项目、投资政策及投资资讯,在最广泛的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0.
晋商、徽商的概念深入人心,他们率先抢占了最为有利的地形,从而占据了两个制高点,成为守在商帮大堂门口的一对狙击手,要想超越他们委实不易。而后以浙商为代表的一批商帮猛冲猛打,却也登堂入室,唯独闽商在门口徘徊不已,令我们这些福建人为之难过不已。 在创富的舞台上,闽商和徽商、晋商以及浙商们一起奋力拼搏、挥汗如雨,一起孜孜不倦地为社会做着应有的贡献,但为何却为人们所遗忘?究竟有何深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产业投资者,复星选择企业的标准是什么?复星作为国内产业投资的佼佼者,十多年来在钢铁、房地产、医药、商业和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投资成果已经硕果累累。那么,复星选择投资企业的标准是什么,能给投资企业带来哪些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咨询》2005,(17):46-47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浙江商帮"已经超越"广东商帮"一跃成为我国第一大商帮,浙江民营企业家的投资遍布五大洲,"浙江人经济"也越来越发达.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浙江人在省外经营发展的有400万人左右,若加上在境外的100多万浙商,约有500万浙江人在国内及世界五大洲创造财富.浙商们在外省甚至外国进行投资,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减轻了浙江省在资源、原材料等方面的压力,其"反哺"更成为了浙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福日集团是以中外合资的福日公司为龙头企业,拥有26家企业的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1994年工业产值30亿元,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3.2亿元。在国家基本没有什么投资的情况下,福日集团为 什么能发展的这么快?他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本刊主编刘明辉于近期对福日集团总经理王建军进行了采访。王总今年40岁,长期从事电子工业工作,去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任何用于改善环境的投资都不会被认为是高效的投资,这些投资的收益也比不上基于企业业绩而进行的投资。在这种投资观念影响下,人们并不关注所投资的公司究竟做什么或生产什么。他们总是认为,只要不投资烟草和军火企业,他们的投资就算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徐浩程 《决策》2012,(8):22-25
各商会会长以及主力会员,成为此次浙商回归的主力军。同一般浙商相比,与浙江政界联系密切的他们,更善于抓住政策调整中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投资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先行因素,始终影响和带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在日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中,台商、国际跨国公司和被称为中国“当代第一商帮”的浙商,无疑是众多投资者中最值得关注的群体。2006年8月31日,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布了“台商推荐祖国大陆最适宜投资城市”,同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北京也公布了“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而此前的6月2日,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2006年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也明确提出了中国当代第一商帮对投资地的选择。综合以上榜单,可以对我国主要投资群体在投资城市选择上的主要偏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途径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外溢,是指由于广义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内含的人力资本、研发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当地生产率增长,进而对东道国经济长期增长作出贡献.那么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什么渠道实现溢出,从而促进了东道国生产率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18.
案例 A公司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美国投资公司设在中国办事处(简称B公司)的负责人,B公司告诉他们设中国办事处的目的就是在中国进行投资,尤其是对于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投资.A公司董事长正在为企业融资着急,这下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马上提出让B公司负责人到他们企业考察.负责人装模作样地到了该企业进行了"考察",也邀请A公司董事长到他们办事处谈一谈.到了B公司中国办事处A公司董事长才知道什么是高档,简直是开了眼界,于是决定邀请办事处加盟他们公司. B公司说并不是任何企业都会进行投资的,需要进行尽职调查,要安排律师、会计师到企业调查,并要求A公司拿30万元的律师费.A公司乐不可支地支付了费用.结果调查完毕后,B公司明确讲你们不符合投资条件,A公司只好自认倒霉.  相似文献   

19.
投资和慈善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活动.前者为了散财,后者为了聚财.那么,企业如果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能产生什么价值呢?投资慈善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塑造品牌、投资慈善事业可以帮助企业赢得来自政府等多方面的广泛资源、投资慈善可以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力.本文从树立企业形象,良好的政府公关,吸引优秀人才三个方面对企业家投资慈善的价值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身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工夫是什么呢? 曾有人对在跨国企业工作的经理人做过调查,请他们圈选出他们认为领导者最重要的领导特质是什么?结果排名第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