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领域 ,推动了社会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 ,即计算机犯罪。本文将在界定计算机犯罪的基础上 ,对其产生的动机进行社会学分析 ,并从人的社会化角度提出一些消除计算机犯罪动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犯罪的类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划分和把握计算机犯罪类型,不但有助于制定、修订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刑事法律,也有利于预防、控制计算机犯罪。从我国的“二元犯罪论”角度看,给犯罪作学理上的分类应考虑刑法学和犯罪学这两个视角,划分计算机犯罪类型也不例外。由于计算机犯罪是典型的高科技犯罪,在犯?..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犯罪的刑法规制缺陷及理论回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犯罪是新型犯罪类型,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制存在犯罪客体错位、侵入的“领域”狭小、单位犯罪主体缺失、主观罪过形式单一、刑事责任年龄偏高等犯罪构成缺陷,以及刑事处罚种类较少、刑事罪名不完备、网络空间管辖冲突和其他有关刑法理论问题,有必要在刑法上健全计算机犯罪构成和法定刑,增设计算机犯罪新罪名,确立网络空间刑事管辖权,新型刑法理论,完善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犯罪不仅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有时还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研究计算机犯罪的行为特点、预防措施及其我国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法规 ,对有效地防止计算机犯罪 ,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有效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犯罪不同于其他犯罪 ,是一种“文明”的高技术犯罪。它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或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 ;时间和空间对计算机犯罪的制约不大 ,甚至可以不留任何犯罪痕迹 ;犯罪主体具有相当的计算机知识技术和操作能力 ,且明显呈现年轻化的特征 ;犯罪结果有隐蔽性强 ,危害性大的特点。对付计算机犯罪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马宁 《理论界》2007,(5):88-89
计算机犯罪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由于计算机犯罪的高技术性。使其现场勘查不同于其他案件的勘查。公安机关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切实有效的现场勘查,有力地打击此类犯罪,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现场勘查前的准备、现场勘查的组织、提交勘查报告三个环节来探讨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特征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订刑法将计算机犯罪列为打击对象,符合国际上与计算机犯罪作斗争的潮流。由于计算机犯罪涉及面广,有关的研究很难深入。实际部门对如何认定和处罚感到无从入手,加之受害单位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宁可打落牙齿肚里吞,不愿主动报案,使得刑法的实施不尽人意。研究应以计算机犯罪的高发地带———金融业为切入点,通过对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趋势、类型以及犯罪原因的分析,提出防治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对于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略显滞后 ,而且现行刑法典中的几个条文也显粗略 ,不能适应惩治计算机犯罪的需要。考察、借鉴美国对计算机犯罪的立法 ,我国应该制定一部反计算机犯罪的单行刑法 ,并使各法律规范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我国计算机犯罪刑法完善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目前的刑事法律中对计算机犯罪做了相应的规定,但这些规定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不能完全适应打击计算机犯罪的现实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通过增加计算机犯罪若干新罪名、科学设置计算机犯罪的行为方式等手段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计算机犯罪已日益呈国际化趋势的分析,指出传统法律对计算机犯罪的打击和预防 已显滞后,进而剖析了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和立法缺陷,并提出了计算机犯罪的立法完善及其 预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中对计算机犯罪的立法存在不足应予以完善,应增设计算机单位犯罪主体,规定计算机过失犯罪,适当扩大犯罪化的范围,法定刑设置上增加罚金刑和资格刑。  相似文献   

12.
张宗亮 《东岳论丛》2004,25(5):189-193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网络空间内 ,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它具有犯罪现场和空间的虚拟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手段的智能性和犯罪危害的扩散性等特点。各国在与网络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 ,由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管辖权等问题 ,因此应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取得共识 ,进而达成一项国际协议以应对挑战。《网络犯罪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个控制网络犯罪以及其它形式的计算机滥用行为的国际刑法公约 ,其旨在通过敦促缔约国进行适当的立法和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 ,以达成一种共同刑事政策来加强社会保护 ,从而打击严重的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公约》在国际刑法控制数字化犯罪方面开创了先河 ,对我国运用刑法手段控制网络犯罪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是传统欺辱犯罪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表现,但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域开放性和全面传播性,这一犯罪又与其同态的传统欺辱犯罪有着很大差别。美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匿名发表言论的基本权利,这一权利价值也体现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对于匿名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的规制,美国经历了无法可依到逐步建立起专门的刑事法体系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立法与司法中,美国以宪法为依据保护公民在网络中的“非实名制”权利并兼顾计算机网络言论自由,由此为基础展开刑事惩治。我国既有刑法不能全面涵盖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应该新立刑法规范实现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中对计算机犯罪的立法存在不足应予以完善,应增设计算机单位犯罪主体,规定计算机过失犯罪,适当扩大犯罪化的范围,法定刑设置上增加罚金刑和资格刑.  相似文献   

15.
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犯罪中的以营利为目的,在直接营利和间接营利模式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由于其营利模式的隐蔽性、复杂性、技术性,使得对行为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十分困难。本文主要介绍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犯罪中以营利为目的的内涵,并对现实生活中难以界定的营利行为的认定进行探讨;同时,针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以营利为目的的存废问题展开论述,以期更加准确的理解并适用侵犯著作权罪的相关法律,有效防治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犯罪。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犯罪中,黑客这一特殊群体所进行的犯罪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其高度的智能性和巨大的破坏性令人触目惊心。黑客属于具有高度智能性的群体,其犯罪行为也区别于传统型犯罪和一般的网络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黑客犯罪的主体具有高度的智能性且呈低龄化趋势从事黑客行为的犯罪人大多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有多年从事网络工作的实际经验,其中不乏电脑天才,具有高度的智能性。近年来,黑客群体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低龄化的趋势是由年轻人的特点决定的:计算机是新兴科技,而年轻人接受能力快,创新意识强,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以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犯罪形式——计算机犯罪,界定了这类犯罪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它的特征。最后,文章对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立法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病毒、黑客看计算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成为生产、储存、传送信息的主要载体.政治、军事、经济、科教、金融、工商等行业中的重要信息资源,无不依赖于计算机系统而存在.然而,病毒、黑客以及行行色色的计算机犯罪时刻都在威胁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人们在享受高科技成果的同时,必须积极预防病毒、黑客,严厉打击计算机犯罪.本文主要讨论计算机犯罪的表现形式、特征及法律补充.  相似文献   

19.
面对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犯罪案件,我们必须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寻找理论创新和立法突破。从应然角度看,计算机犯罪概念应是一个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新增法条来惩治计算机犯罪之前,必须要对所谓的计算机犯罪中涌现出的新情况中的"新"予以正确地界定,同时还应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犯罪随着经济向世界规模方向发展产生了新的犯罪国际化问题,主要表现为向政府高级官员进行行贿犯罪、计算机犯罪、金融诈欺、违反关税法、外汇汇兑法犯罪。基于保护主义原则,日本国刑法采取属地主义、旗国主义和积极的属人主义原则,作为其惩治经济犯罪国际化的国内准则。为适应国际犯罪的需要,1988年日本对刑法作了部分修改,引入了普遍主义,即对应当处罚的国外犯罪如果相当于刑法典上的犯罪,就适用本国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