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二十年经验证明,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着重阐述技术进步两方面的基本特征:(1)技术进步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增长过程本身所具有的;(2)一系列初始条件共同决定了最优增长路径,发展道路有其必然性,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技术进步一旦还原为市场化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因素,那么,它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变革速度和改革模式受资源条件和市场适应能力制约,这些因素是决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1.总量增长中的技…  相似文献   

2.
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其内在机制在于不断的技术进步及其扩散的多重效应。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同时会伴随着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一旦还原为市场化过程中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它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分别强调了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变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理论和史实的探讨,进一步明确:技术进步不仅是一元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主要推动力,因而起着最为根本的作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技术选择对于劳动力的再配置则至关重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过程中仍然必须注重劳动偏向型的技术选择,而借助政府作用大力提升各层次的人力资本以促进技术与劳动要素的匹配,是实现技术变迁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柳欣  曹静 《东岳论丛》2006,27(4):53-58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影响经济增长。实际中,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加速的。而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表明,经济增长是稳定的。如何把不规则的技术变动与统计上稳定的经济增长联系起来,成为增长理论要解决的一道难题。本文在批判用中性技术进步解释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建立一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这一难题求解。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技术进步一旦还原为市场化过程中本身所具有的力量,那么,它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技术进步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技术进步某种程度上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增长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也就是存在内生性的技术进步;二、技术路径是由一系列条件共同决定的。就我国的经济增长来说,则应该归结为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变革的速度和改革的模式必须要与我国的资源条件和能力相适应,这些因素是制约增长速度的最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渊源上揭示了资本深化问题是如何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产生的;对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理论与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新增长理论模式之一的卢卡斯模型作出的穷国永远较穷的悖论的剖析,提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除了必须注重对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技术变革的探讨,还必须注重对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由此推导出:经济增长=资本深化 技术进步 经济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高”和“三性”。“三高”,即高经济增长率,高结构变动率,高经济效率;“三性”,即时代创新性,增长持续性。产品与要素的国际流动性。我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刚刚起步,它受到了资本规模、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结构演化的制约。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外向化,使我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内生增长理论和演化增长理论都是为解决新古典增长理论在解释技术进步方面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但内生增长理论仍然是在新古典的框架内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修补和完善,而演化增长理论却是对新古典分析方法的否定和变革,它和内生增长理论在前提假设、变量处理、方法论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关于技术进步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采用可分劳动DSGE模型分析框架,模拟技术进步对我国产出和就业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产出和就业增长影响的不同步性是我国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重要原因,即技术进步促进产出增长的同时就业人数没有同等幅度增加,产出增长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相对减弱。模拟结果还表明,技术进步会使投资增加,资本会替代劳动,但即使去掉技术进步造成的资本对就业的不利影响,技术进步依然促进了就业的净增加。技术进步不是我国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原因,相反,技术进步促进了产出和就业的共同增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不断推进,其增长效应引发大量学术讨论,但未获得稳健的理论与现实支撑。从理论上分析资本账户开放的直接、间接影响路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动力之间的映射关系,增长效应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适配是关键所在。基于此,构建中介效应系统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规模扩张、追赶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本流入表现出对经济规模扩张、追赶型技术进步的显著推动作用,而资本流出的作用则不显著;当前,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具备持续3年的短期增长效应,而追赶型技术进步增长红利的持续释放会对冲规模扩张的不利影响,于第6年开始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因此,结构化、周期化、叠加性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能够充分适配增长效应和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