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经皮静脉用药是其主要治疗途径.现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为461例肿瘤患者实施经皮血管化疗的选择与护理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高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接受化疗的高龄肺癌患者61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护理,舒适护理组另行舒适护理,化疗结束后进行生活质量(蔡映云,“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估。结果舒适护理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高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毒、副作用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GP方案联合化疗的老年NSCLC患者57例,接受治疗期间同时进行了专项护理干预(包括干预负性情绪、认知干预、干预毒和副反应、饮食干预等),化疗前后接受了WHO推出的《抗癌药急性和亚急性毒副反应评分标准》中消化道条目评估。结果 57例老年NSCLC化疗患者专项护理干预后消化道的恶心及呕吐、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条目分评分及消化道毒、副作用总分均明显少于专项护理干预前(P0.05,P0.01)。结论专项护理干预方法可显著减低老年NSCLC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毒副作用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采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乳癌化疗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采取延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胃癌患者静脉化疗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4例胃癌手术后静脉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护理质量指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和患者满意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的静脉化疗护理管理能够提高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并且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为了保护老年患者的外周血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为患者进行化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样,一些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就出现在临床工作中,气胸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为1%-10%,我科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为老年化疗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48例,确诊术后气胸者1例,处理及时,未引起医患矛盾,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PICC置管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将硅胶软管经外周大静脉插入上腔静脉,在肿瘤的化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硅胶软管可在X线下显影,能中长期地留置患者体内或输注刺激性及高渗性药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耐受性。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共置管15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6例,发生率为3.92%,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设立化疗督导员对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进行全程督导护理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化疗督导员全程督导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设立化疗督导员对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实施全程督导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于全程督导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全反式维甲酸与联合化疗交替治疗中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M3患者进行维甲酸和联合化疗交替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5例M3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3年生存率77.14%,5年生存率68.57%,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熟悉维甲酸等药的作用、药物动力学特点及M3病理生理特点,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胃癌化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化疗患者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肝脓肿是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有很多。现将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肝脓肿患者28例,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均获痊愈,临床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住院老年患者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盲选方式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例数、在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住院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产生的不利影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我们调查了137例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毒、副作用表现及各种护理支持需求,并与89例中、青年肺癌患者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心理护理需求。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37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老年其他症候高血压患者35例。两组患者均在开始治疗前进行“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及“心理护理需求调查表”测评。结果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SDS和SAS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住院期间各种心理护理需求比较中,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组的心理护理总时间、心理护理总频次、每天心理护理时间及心理护理频次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各种心理护理需求较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应用GP厄P方案化疗。治疗组于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加用唑来磷酸。结果治疗组止痛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42.9%,(p〈0.05)治疗组骨病灶缩小的有效率为71.5%,对照组为28.6%,(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化疗能显著降低骨骼事件的发生,减轻骨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探讨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在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方案,实验组10例患者应用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方案。对两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在治疗老年胃癌患者过程当中具有疗效确切的优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约占恶性肿瘤的总发病率的5%。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差,又常常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对强烈的化疗不能耐受,治疗效果远不及中青年患者,病死率高;此外,白血病的疗程长,花费巨大,更易加重老年患者的心理障碍,影响治疗效果。针对老年白血病患者的特殊心理,我们在整个住院期间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最广泛,影响最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护士与患者亲友为了治疗或缓解患者的疾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是病情紧急病情重,需要立即诊治处理的抢救者,患者及家属、同事等都是带着恐惧、焦虑的心情前来就诊,在治疗抢救期间.患者家属和护士在接触、交往中容易产生矛盾,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通过在急诊科六年的护理工作,作者归纳了影响急诊科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以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者,与正常妊娠之比为1:53~93.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由于避孕措施及社会因素而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上升,而B超及B—HCG测定的广泛应用.对未破裂的异位妊娠诊断率越来越高。由原来的49%提高到75%.故保守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科对58例输卵管妊娠用大剂量氨甲喋呤(MTX)肌肉注射进行治疗,由于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床边SBAR模式化交班报告单在肿瘤科老年化疗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至12月在肿瘤科病区接受化疗的老年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0月在肿瘤科病区接受化疗的老年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SBAR沟通模型设计床边模式化交班报告单,各班次护士根据SBAR交班报告单的内容进行交班与沟通。比较实施此交班模式前后护理交接班质量评分、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床边SBAR模式化交班报告单,护理交接班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5%)较对照组(92.5%)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化疗患者床边SBAR模式化交班报告单的应用,便于护士掌握老年患者对化疗护理的需求,减少护理问题发生率,提高交接班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