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中联合英美的思想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目标即国家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其现实主义因素得以加强。联合苏联的思想则是一贯的,但其影响因素较复杂;正是在中共与苏联的复杂统战关系中磨练了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品质。在国家利益日益被毛泽东奉为构想统战外交战略之圭(?)的前提下,意识形态虽一直在起着一定的作用,相互关系却发生了变化,最终实现了中共真正意义上的外交。  相似文献   

2.
“一边倒”是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对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立场的形象表达。本文拟重点考察毛泽东在制定“一边倒”外交政策过程中的国家利益考量,认为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是“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过程中毛泽东所重点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边倒"是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对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立场的形象表达.本文拟重点考察毛泽东在制定"一边倒"外交政策过程中的国家利益考量,认为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是"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过程中毛泽东所重点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根本点就是独立自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就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这一时期,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论政策》和其它一些谈话、讲话中,阐述了我党的外交原则、方针和政策。他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很明显的,应该是抗日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弃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①我们既反对国民党完全依赖于英美帝国主义的政策,也反对党内盲目服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做法,主张独立自主,在不丧失领土和主权的前提下,和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同盟及抗日军事互助协定。《解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国际形势相对缓和,国内建设需要和平环境,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提出和平外交的地缘政治思想,其主要内容涉及外交统战、集体安全、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等诸多方面。在这一时期的外交实践中,新中国妥善处理了外交与革命、周边外交、大国协调外交以及多边外交等问题。不仅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宝贵的和平,而且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贾德忠 《国际论坛》2015,(3):44-49,8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重要外交方向,其中政党外交发挥着特殊作用。本文回顾了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南亚政党外交的历史得失,从中国的特殊政治制度、中共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条件、东南亚国家特殊政党政治生态、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复杂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开展对东南亚国家政党外交的基本政治条件,并从政治观念与国家利益、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制度化途径与领袖魅力等三组平衡关系出发对中国同东南亚的政党外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以太平洋战争为线,大致分成两个阶段。他指出了与美英等西方国家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并付诸实践。毛泽东在这一过程中制定的对美外交的战略和策略,标志着他的外交思想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对战后的中国和新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毛泽东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中必然包含意识形态因素,关键是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外交中的比重是否符合理性的标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各国外交的实践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外交的三个时期,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不相同,这是与各个时期的客观环境,以及毛泽东为领导的第一代领导人的认知有很大关系的.毛泽东外交中意识形态因素地位不同的原因很多,包括国内制度因素、国际环境的原因,以及毛泽东个人性格等方面.对毛泽东外交中意识形态因素是否理想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从不同的时期,依据意识形态在外交中的比重是否能正确地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来判断.  相似文献   

9.
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美国的对华政策存在着通过谈判在外交上承认新中国的可能性。在美苏冷战的两极世界格局下,美国为了加强其在全球遏制苏联的力量,在中苏之间实施"楔子战略",决定改变对华政策,即由二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脱身国民党政权,撒手台湾,承认新中国。利用间接的政治经济手段来削弱中国革命的影响,从而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实施这一政策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比南斯拉夫更少受惠于苏联,鉴于苏南的分裂,中国也可能出现南斯拉夫的情况;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台湾的陷落,对美国的利益影响并不大;只要争取中国在亚洲本行一种独立于苏联的政策,美国就可以通过实行太平洋海岛防御战略来保护其亚洲利益,在欧洲全力以赴对付苏联。不幸的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美国的上述观念,认为苏联已开始在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在目前情况下,中苏的分裂已失去现实基础,由此,台湾也就不能被中共控制,美国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往往由于偶然的事件,影响了历史在某一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维护国家利益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部分,又是其外交政策立论的基础和实践的前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新时期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邓小平充分继承了毛泽东的这一外交理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他主张为维护经济建设而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采取灵活外交政策,积极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但同时,他又强调必须把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能拿主权与经济利益作交易。为争取经济利益而采取的灵活外交和为保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强硬外交相结合,正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正确处理我国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历史渊源表现在把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秉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对时代特征作出准确判断 ,是对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有效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二战前夕,苏联面对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对外政策逐渐偏离国际主义的原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保卫其国土安全的扩张。国际主义已经成为苏联的一张“牌”,最初意义上的国际主义原则已经面目全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对苏联的外部压力,斯大林的外交理念及其应对态度,以及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制定并执行了“一边倒”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战略。同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结盟看来是顺乎自然的事情,然而由于历史、国家利益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原因使中苏结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结合国内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对影响苏联做出与中国结盟的权衡与选择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使人们能够从苏联的视角找到一个中苏结盟曲折复杂的合理解释.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抗战时期苏联根据其国家利益所制定的对华政策及其影响,认为这一政策的运作既使苏联成功避免了两线作战,又确定了战后其在远东的有利地位。而对于中国,这一政策一方面由于苏联战时国家利益与中国抗战利益的趋同性使中国受益匪浅,另一方面又因为政策中表现出的极端的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同国民党消灭中共、武力统一中国的内战政策的某种一致性,使中国国家利益大受损害  相似文献   

16.
考察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国内因素,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美国外交政策,把握其发展趋势。本文试图从美国外交思想传统、决策机构、国家利益和决策人四方面来审视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淡化意识形态,强调国家利益;力主求同存异,希望共同发展;不缠历史恩怨,注重开辟未来;既要韬光养晦,更应有所作为等一系列外交思想,无不彰显邓小平卓越的外交智慧。重温邓小平外交思想,对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制定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后,基于新独立国家转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吉尔吉斯斯坦充分利用俄美在其国家的利益追逐推行大国平衡外交.客观地讲,吉俄美平衡外交虽说为国家转型在政治经济上提供了国际资源支持,但在俄美矛盾中求生也给其国家政局稳定带来了巨大灾难.本文从转型的视角揭示吉俄美平衡外交的动因、本质特征、成就与问题,探寻其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1931—1937年苏联远东政策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概况,强调这一政策是苏联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苏联对日缓和外交方针在其远东政策中居于中心地位,而决不同于西方大国之绥靖政策;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七·七”事变前夕,远东初步形成了中苏合作抗日的新格局;苏联为建立远东集体安全制度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美国消极态度的决定性影响而终于失败;苏联远东政策与外交属于避战自保和反法西斯性质,但其成就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革命的现实需要,朱德凭借其在旧军队中的声望和社会关系,大力从事统战实践,并对统战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中国革命只有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方能取得胜利的思想,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同时并重的思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思想,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思想,为中共的统战实践和统战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