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正在加速发展与融合,在信息交流高效,跨文化沟通极大便利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出入和我国传统文化未能得到很好保护的影响下,正在造成本民族文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产生一种自我意识——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这种自我意识来源于行为模式的共同趋向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凝结为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乃形成文化的民族性。 从垂直方向上看,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念有延续性,具有潜在支配作用,但同时又因时代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使其价值标准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行为模式的变化,形成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文化变迁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本文对外来文化的分类,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及方法、外来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系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博学传统是历史学科基本特点的体现,是历史通识的要求;从知识论上说,是一个时代知识多样性对史学家的要求。历史学的博学传统是在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特点直接影响史学博学传统的形成与变化,而博学传统促进了史学的开拓与发展。到了近代史学博学特点与史学近代化相联系,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历史学的博学传统带上时代的特色。注意博学传统,创新史学是振兴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艺复兴是振兴中华民族、开启民族新时代、重振民族辉煌的重要途径。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作为其核心和本质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会被融化和消解,会在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过程中不断改造外来文化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进步被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和建立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社会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民族进步文化的优秀成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文化体系,一定会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文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文化起源于创新,又靠创新而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各少数民族必须通过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整合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整合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范式向数字文化范式的转变,对民族文化进行综合创新,使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鲁迅在他的这段文学活动时期,正是外国各种文化思想涌向中国,并在与古老的民族文化的相激相荡中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改造.在这中间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对待民族传统,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的关系,是一个相当陌生而又无可回避的问题.鲁迅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开始于日本留学期间,以后也一直没有中断过.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鲁迅,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文明经历了四次碰撞,从而产生了具有特定历史条件下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即佛学本土化,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近现代文明的产生,中西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等各具历史阶段性的传统文化,并揭示了其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反映了民族文化传统既具有民族特性,又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变,带有时代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括汉民族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对其进行历史的考察,就将发现,这种文化具有极强的历史延续性。认识到这种延续性,对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借鉴一切对我有用的外来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华民族文化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和充实,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颇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大动荡,或遭受何种外来文化的冲击,都…  相似文献   

10.
文化虚无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它滥觞于“五四”时期,喧腾于二三十年代,余绪不绝于当代。它的误区在于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这一根本特性.且以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表现出一种完全的西化价值取向,是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轻视。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复兴是一个历史话题。清末民初,在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梁启超形成以融合中西为基调的文化观,疾呼复兴民族文化。对中西文化的“取”与“舍”,如何定位存在心态上的纠葛与反复,是梁启超文化观的基本特征。如何对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发展前景报以文化自信,同时开放胸怀,理性看待外来文化,是复兴民族文化需要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在这方面,梁启超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是民族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鄂温克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模式。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正处于濒危的境地。文中对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保存现状作详细调查、分析,并提出传承鄂温克族传统民族文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浪漫诗学总命题的提出 引进外来文化使之民族化,承继本土传统文化使之现代化,既面向世界,收纳新潮,融 合新机;又植根于民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并从民族传统文化 和古代艺术精神的深处吸取力量。这一双向运动进程使鲁迅早期浪漫诗学具有着现代性与民 族性相交融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存在于世界文化的大系统中。民族文学不是一条静止不变的河流,其发展总是根据某种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在与外界不断交往、比较和交融中,吸收外来文化来丰富发展自己,形成与其文化相互影响,自身前后承继的生命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因其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质的结构性变化,它不仅包含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传统文化转型和新文化的创建,而且意味着社会成员必然经历新的文化模型。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主体——人如何建构社会新文化而进行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从文化层面上表达对人自身生存问题的真切关注。本文从三方面考察文化变迁过程,以阐明其独特的人文意义。一、文化变迁:传统文化的转型过程无论是文化内部的革新,还是与外来文化的接触,都应当是相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的,都是以一定社会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是传统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实践表明,外来文化只有与传统结合才能产生生命力,而文明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恰在于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中国现代法治必将在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党的十五大报告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所提出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决策与奋斗目标。十五大所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尊重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具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感。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物质、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又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现代中国,既不是本民族悠远传统的现代复制品,也不是外来文化的消极投射,它是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的再造与升…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文化一向注重向外来文化学习。日本文化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外来文化的发现、接蚋、融合的演变机制,日本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为这种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同时,“和”精神始终是日本文化演变过程中的内核。学习型文化特征对日本的文化发展既有正面意义,也有负面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傈僳族各支系的分布与差异马世雯近代以来,是傈僳族文化发展较快,外来文化影响显著和本民族内部各支系产生重大差异的时期。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傈僳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著作和文章,都没能对这一重要阶段即傈僳族各个支系的差异给予应有的关注,研究这一阶段傈僳族...  相似文献   

20.
谈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征石蔚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累,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在音乐的体裁和形式,音调和风格等各个方面都呈现着多彩的面貌。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把握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如何教育我们的后代不忘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其发扬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