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当下中国的文化理论界,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未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阐释范式。学界或者紧跟西方文化思潮,以流行的西方理论阐释中国问题,导致研究理论与对象的错位;或者与之相对,试图以本土化建设抵抗西方“影响的焦虑”,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本土范围内的保守性与文化自恋情结,仍未能走出西方的理论陷阱。基于此,我们必须摆脱理论上的“自我殖民”,超越传统/现代、中/西、本土化/全球化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从与当下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着手,把文化建设的重心深植于当下生活的土壤与生命体验的本相,建构契合当下现实问题的原创性的文化理论,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理论缺少“元话语”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文学中的文化批评出现是全球化的文化类型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 ,文化研究中相当重要的是以文化形态模式来研究文学 ,这是当代世界文学中一种有普遍性的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互为逾越、互相交流是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主流 ,而不是某些西方学者所谓的“文化冲突”与对立。西方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是阻碍文化逾越的障碍 ,这种观念影响了部分中国学者 ,形成对于东方文化与中国文学传统的自卑 ,盲目附合所谓“原始思维”的谬论 ,或是相反 ,形成本土主义的自我中心 ,都是不可取的 ,以新辩证观念来研究世界文学间的文化关系 ,是当代中国学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过程中,文化现象纷繁复杂。全面、理性洞察文化事件的发展轨迹及其走向,描绘文化热点的全息图像是社科刊物的重要职责。《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寻踪”栏目正是坚实履行这种职责的生动写照,每期一个主题,全面回放文化领域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曾洪伟撰文认为,在当前中国的学术领域,由于学术失语的程度深、范围广、时间长,再加之在当下西方文化全球化、西方学术独霸天下的语境下,国内许多学者面对西方文化殖民缺乏应有的文化警觉意识、学术本土意识和本能的文化焦虑,反而在所谓学术全球化、科学化的潮流与旗号下,全盘接受其观念与产品,以操持西式学术话语、采用西方学术研究范  相似文献   

5.
西方女性文学理论旅行到中国,掀起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热潮,也引起中国学者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批评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界,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界在自己的文化政治背景中接受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并展开具体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6.
庄金玉 《理论界》2012,(10):154-156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晚期资本主义"时期,此种社会语境下传媒与受众研究取向也从功能主义向文化研究转变。文化研究在内容与方法上注重当代文化;注重大众文化;注重边缘文化;注重文化政治实践;力图跨越学科边界。本文最后分析了文化研究面临的批评以及自身的学术反思。  相似文献   

7.
广东文化学研究一瞥蒋志华作为专门研究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综合性学科,文化学在西方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相对而言,广东的文化学研究开始较早,民国时期广东拥有几位在文化学研究领域具有全国影响的学者,产生了一批较有份量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文学界 ,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崭新的学术面貌 ,这为中国人文学术的知识创新提供了某种值得关注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应看到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在处理西方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实践的关系时 ,依然存在机械照搬西方理论以宰割中国经验事实的倾向 ;没有充分注意到西方文化理论与中国现实语境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 ,这就使得中国的文化研究在准确把握本土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建构适应于本土的研究范式时 ,存在着严重缺陷。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 ,着重探讨了西方文化理论与中国本土现实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种种迹象表明,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头等大事。在被介绍、传播、言说、质疑、批评和争论的过程中,它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壮大自己的队伍,并不断提出一些值得论证与探讨的学术命题。与此同时,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普及,其本身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于是,把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考察它的历史渊源,分析它在中国出场的历史语境,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其价值意义、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就成为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一、西方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文化研究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产物,而是来自于西方学界的一种学术话语。因…  相似文献   

10.
文化诗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中西方学界逐渐兴起的新兴批评话语.文化诗学对文化人类学既有文化结构的方法论借鉴也有历史意识的理论创建.文化塑型和厚度阐释的批评观念是两者方法论的契合点,文化结构和历史情境的阐释重心是研究旨趣的分歧,文化分析与历史厚描的批评范式则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理论导向.考察这两种西方批评理论的指涉关系,可以使中国文艺学研究获得一种生态文化批评的诗学新起点.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舞台上,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原则和政治批评立场,表现了明显的文化政治诗学特色,引起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他的文化政治批评强化了审美话语的现实介入功能和美学批判的现代意义,并对当代美学批判精神的赓续和弘扬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从而影响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辜鸿铭因政治观点保守,与时代格格不入而遭人遗忘.但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重新思考辜鸿铭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他的独到贡献.辜鸿铭最早探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他主张采纳西方文化的拓展精神和进步理念,走出一条基于传统、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上,他创造性地研究国学,使国学走出故道,进入世界性文化大背景之下.他创立"中国学"及述译中国典籍,使西方学者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真精神.辜鸿铭是一位积极的文化建设者.  相似文献   

13.
将“文化研究”(Cultura Lstudies)放在当代文学批评理论范式的演进历程中来看,它作为经由意识形态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而实现的一个“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综合过程的结果,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处境相关,尤其与当下生存的困境相关。因此,具备总体性视野与一种正向的、综合的力量的“文化研究”带有了“存在论”与“人类学”的性质,这样也使得“文化研究”不仅具备“跨学科”的广度,同时具备探测人类存在的思想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英美生态批评是西方环境危机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研究流派。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首先将环境关注与生态思考溶入到文学研究,并以"生态批评"命名这种文学批评方法。随后由于相似的时代背景加上美国生态批评的启发,英国学者也开始在文学研究领域探索生态批评。他们都意识到生态思考对文学研究乃至人类文化的重要意义,共同探索一种蕴含生态关注的文学批评方法。而英美各自的自然风貌与文化特性又使两国的生态批评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研究倾向,二者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与生态批评总旨下,从不同角度进行生态批评理论探索与研究,形成各具特点的当代生态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随笔,是当代散文创作中一个值得特别予以关注的现象.针对百年来中国历史上诸多的文化症结、悖论现象以及当下学者的"精神休克",丁帆"学者随笔"通过解读中国明清与现代学者的精神世界及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其著其人,呈现了类似"巴金式"的文化焦虑.他以学者自我精神启蒙为理想,以悖论思维为论说考释的方法,在随笔写作中建树了人格审美的核心理念和文化批判精神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指出,和马克思不断从哲学走向政治和经济学相反,西方马克思主义则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传统,不断从政治、经济学转向了哲学;“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在文化本身的领域内,耗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智力和才华的,首先是艺术”~①,它注重对文化的研究和文化批评,最终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论转向?其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价值何在?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同情地理解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题,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文化批评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全球化的起源及性质做了简略的考察 ,认为文化上出现的全球化现象并非仅能导致趋同化 ,它同时也使各民族文化保持多元发展走向。基于对当代英美两国的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之现状及差异的回顾和反思 ,本文对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的现状作出反思 ,并试图提出一种不同于英美两国的文化批评的跨东西方文化传统同时又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实践之上的新的文化批评。作者认为 ,全球化一方面带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向世界输出中国的文化观念提供了机遇。只有抓住这一机遇 ,积极介入国际性文化批评论争 ,中国的文化批评才能在国际性的文化理论论争中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 ,并和国际文化批评界进行平等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用语言表达的艺术,也反映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因此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在批评对象上相交,而文化批评在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在审美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包含若干方法子类,其中母题研究和原型批评既属文学批评也属文化批评。以文化研究为背景的文学批评,在比较文学“、五四”新文学、历史小说、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研究领域更有阐释时空。文化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恰当应用,是由作品的文化内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生态批评研究是我国文艺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内一种方兴未艾的研究。美国与西方影响下的我国生态批评研究致力于对起源于西方的生态批评进行全面辩证的研究。同时,我国学者也意识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思想的重要性,并尝试在中西方比较视野中积极拓展生态批评的研究视阈。当前生态批评研究能够为我国新时期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当前生态批评研究可以服务于我国当前建设生态型文明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冲击中世纪神学体系,在科学、艺术、思想文化领域产生杰出人物,是西方近代历史的开端。当下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是百年来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拾和更新历程,二者都是对前代文明的承续和发展。当下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展示出更为复杂、漫长的历史进程,相比西方文艺复兴的伟大影响和成功,当下中国应该保持理性谨慎态度,需要付出艰难漫长的实践奋斗、自我更新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