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WTO《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相关条款,全球进入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竞争形式将由争夺配额转变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本文借助国家计委课题组研究设计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内国外的数据,从竞争能力、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并分别与印度、泰国、美国等国家作对比,得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但出现弱化趋势,需要提升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纺织品服装“走出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直接出口和OEM方式。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区域贸易增加,欧美市场对中国产品重新设限的新贸易形势下,中国纺织品服装走出去应选择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将逐步取消纺织品与服装贸易的数量限制 ,使其回归到GATT体系中。在过渡期内 ,需要有适当的保障机制保证贸易自由化顺利地进行。ATC保障机制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过渡性保护措施。但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和影响 ,保障机制的作用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4.
纺织品服装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之一。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及纺织品配额的全部取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量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进口国家,频繁的贸易往来使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1日起,世界纺织品贸易实行一体化,中国结束了长达35年的纺织品服装配额体制.与此同时,美国、欧盟等开始对中国的纺织品设限.为应对各国的贸易限制,中国的纺织服装业除依靠政府解决摩擦之外,还应采取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投资预警机制,加快行业协会建设,扩大对外投资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后配额时代"美国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种种限制措施,分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总体原因,包括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纺织品贸易相关协定的模糊性,并分别剖析了美国方面的原因和中国自身的原因.美国因素涉及配额、特殊利益集团寻租、政治利益和安全考虑,而中国的贸易主体地位及外贸预警机制缺位、纺织业过度扩张而产品技术含量低、特保调查缺失相关机构或个人的直接参与等,也是两国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WTO规则与中国纺织服装业品牌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种纤维协议》(MFA)实质上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规定。WTO《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开辟了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新领域 ,中国加入WTO组织对纺织品与服装出口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纺织服装业要为打造品牌而调整产业结构 ,丝绸产品只有打造品牌才有广阔市场。为此 ,只有调整贸易出口战略 ,搭建品牌经营的国际通路 ,中国纺织服装业才有能力和条件挺进国际大市场。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国内立法及司法否定了信息产品数字化交易受货物买卖法规制,但在构建一个关于数字化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法制的WTO谈判中,美国却坚持对其适用调整货物贸易的GATT。美国之所以采取双重标准,是为本国的信息、版权产业能获得更大的世界市场而寻求最大程度的WTO数字贸易自由化。在电子商务国际法律制度的构建中,要警惕强势国家利用国际条约实现本国贸易利益的全球化,维护自己的国际贸易利益同样也应是中国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9.
WTO规则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WTO规则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1.WTO组织有关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谈判历程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四大贸易伙伴,对有关信息技术产业产品贸易自由化达成初步意向,决定在1994年后继续对诸如半导体、计算机及零部件等主要信息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出口获得了高速的增长,同时,有关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国际贸易摩擦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建立健全纺织品行业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已刻不容缓.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纺织品反倾销预警机制模式的几点建议,试图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纺织品反倾销预警机制模式来减少我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本文建立的综合的预警机制模式试图凭借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微观和宏观调控,及时地进行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有关企业进行有效的预警,来应对可能的贸易诉讼或者及时调整纺织产品出口方案,以保障我国纺织品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航天产品贸易在商务部管控时期仅列入"商品管控清单",相对还比较宽松,纳入《国际武器贸易条例》进行管控之后,对其管控范围、出口登记、申请制度、审批程序、审批政策以及违规责任等都作出了相对严苛的规定,加之国际贸易管控的各项压力,一度造成了美国航天产品国际贸易份额的严重下滑。中国必须以此为鉴,进一步规范军民两用产品贸易、优化操作程序和保密管理、建立健全贸易管控机构、加快管控标准立法,努力实现对于我国航天产品贸易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12.
贸易自由化给世纪末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融入自由化进程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获益不少。世纪之交 ,进一步自由化的障碍实际上还是来自于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展望未来 ,贸易自由化应该如何走呢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贸易自由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  相似文献   

13.
ATC作为WTO项目下的《纺织品和服装协定》 ,是WTO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管理机制。在我国未加入WTO的多少年来一直受到ATC配额的限制 ,从而影响着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我国即将加入WTO ,即可享受到ATC所规定的优惠条款 ,但这对于中国并非全部是机遇。由于ATC本身的局限 ,使我国纺织品贸易要想不断发展 ,还必须注重自身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运用Antweiler,Copelancl和Taylor(2001)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主要影响路径,并着重考察了要素禀赋和污染控制成本在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变化的结构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总体增加了污染排放,贸易的规模效应带来的污染增加超过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引起的污染减少;"污染避难所"假说对于中国并不成立,中国要素禀赋决定的贸易模式使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结构效应为负,即降低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纺织业是我国的龙头产业,自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以来,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本文阐述了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现状,对摩擦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概括了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为能在频繁的贸易摩擦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纺织品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创新品牌,灵活应对风云变化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6.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及组成是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了准确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对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整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且水平较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纺织业各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高低不一,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中纺织原料产品竞争力较弱,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对较高;服装类产品比较优势稳定且显著,但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纺织机械产品处于比较弱势,产业内贸易水平也较低,但呈上升趋势。最后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欧联手对华纺织品设立贸易限制的依据是《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的第242条款,而以此设限缺乏法律根据。必须依法应对美国的“特保”限制,美欧设限损害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和W TO的信誉度。为解决与美欧的贸易摩擦,中国主动提高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政府实施“主动配额”的斡旋方式,对纺织品实施临时出口许可管理。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必须正确应对国际竞争中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8.
纺织品之争、知识产权之争、人民币汇率之争、贸易顺差之争……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两大经济体,中国与美国的经贸摩擦犹如巨人间的碰撞,铿锵有力,然而,这还仅仅是开始。2005年11月8日,中美两国就纺织品贸易达成共识,签署了纺织品备忘录。至此,中美双方经过5个月、前后7轮的谈判,解决了纺织品贸易争端。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实施纺织品的数量管理从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管理的商品涉及21种纺织品和服装类别。备忘录的签署,为今后3年内中国对美出口的21种纺织品贸易创造了一个稳定、可预见的环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美间的经贸摩擦就此终结,恰恰相反,这种摩擦尚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中国的服装出口迅速增加,同时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出现了一批获得国际服装商青睐的中高档服装。在第78届、79届广州交易会上,笔者接触到一些欧美服装商,他们对中国出口服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设计师应立潮头 不少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客商,对中国在广州交易会上推出的服装款式之多感到惊讶,有些服装款式获得了他们的赞许,并有合同签约。来自法国巴黎的安妮女士认为,虽然交易会上展出的服装款式很多,但真正适销  相似文献   

20.
以贸易自由化的环境三效应为基础,以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水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用1995-2009年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在国际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效应,以反映产品内分工对于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品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水平,这说明产品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贸易的环境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产品内分工能降低出口贸易中的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