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正礼 《江汉论坛》2001,2(5):40-43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统战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二者在抗战中的军事合作,构成了国共两党军队并肩抗日的主体;抗战相持阶段,中共通过争取地方实力派的同情和中立,粉碎了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维系了中国的抗战局面;抗战后期,中共与地方实力派,尤其是与西南地方实力派的合作,推动了大后方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毛泽东深入论证了广泛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阎锡山是华北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并控制着扼制红军东进抗日通道和晋绥战略要地。毛泽东充分估计到争取阎锡山抗日合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抗日为旗帜,以实力为后盾,诚恳交友,共谋发展,成功地争取阎锡山的合作,对于中共赢得山西乃至华北敌后的大好抗战局面可以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美龄抗战时期论述了中国妇女的职责,其核心思想主要有:后方妇女有"进行男子原有工作"的义务;妇女有"救济救护的责任";妇女"也有参战的义务";妇女有对当代史作贡献的义务;妇女求解放必"先能负起责任";知识妇女有"教育大众"的职责;回避抗战责任"要受到人民的鄙夷和唾弃".宋美龄模范带头,领导中国各界妇女切实践行这些战时职责,主要表现在:组织妇女投身抗战;培训妇女服务抗战;亲赴前线激励抗战;社会募捐支援抗战;努力生产供应战需;救助伤兵慰问伤员;救助难童,保教合一.宋美龄领导中国各界妇女尽职尽责,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二战期间,中国为争取西方国家的援助,积极开展各种灵活主动的外交活动.其中,宋美龄在美国开展的"夫人外交"极为成功,进一步拉近了中美关系.但同时,宋美龄取消对英国的访问计划以及拒绝与丘吉尔在美国会晤,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英关系.宋美龄的"夫人外交"之所以产生如此迥异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不同、中国对两国的依赖程度不同以及宋美龄个人对两国的感情和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5.
宋美龄 (1 897— 2 0 0 3 )是横跨三个世纪的传奇人物 ,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史学界对宋美龄一生的评价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她在抗日战争初期 (1 93 7.7— 1 93 8.1 2 )这段时期的历史作初步的探讨。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 ,宋美龄能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利益出发 ,抗日态度是比较积极的 ,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对群众的抗日运动也予以大力支持。可以说 ,这一年半的经历是她 1 0 6年生命中闪光的一页。本文试图对她在抗日战争初期这段历史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抗战后期,宋美龄赴美国访问,英国政府也向她发出了访问邀请。鉴于抗战以来英国的种种表现,宋美龄对自己访英能否取得积极性的成果表示怀疑,其态度经历了拒绝访英、决定访英到取消访英的变化过程。影响宋美龄访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未康复、对英国政府不满、罗斯福总统不赞成等,但根本因素是宋美龄认为访英不会取得成功,英国只希望她进行礼节性的访问,并不欢迎她申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争取民族独立成为抗日根据地及全国人民的首要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民主制度得到了贯彻实施,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这不仅巩固了抗日根据地,而且为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光胜  周海容 《天府新论》2005,(Z1):263-264
宋庆龄德才如玉,刚强正直,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伟大功勋.宋霭龄对抗战工作热心,在捐赠和募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宋子文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主张抗战.宋美龄积极领导全国妇女参加抗战,并多次出入于抗战最前线;她访美时所接受的大量捐助,对中国抗战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9.
曾静 《江淮论坛》2011,(3):92-95,102
致力于抗日战争,是宋美龄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宋美龄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其次,组建和领导中国空军;第三,领导各界妇女支援抗战;第四,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取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她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力量的总后方。当时陕甘宁边区处于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军队的包围封锁之下 ,物资匮乏。边区政府为了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大力发展生产 ,尤其是合作经济 ,不仅促进了边区农工商业的发展 ,而且在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对我们当前的农村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为使我们国家长治久安,必须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主要是:提高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一治国基本方略的认识;坚持和促进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实践;从严治党,发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积极借鉴并及时总结中外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总供给划分为全总供给、意愿总供给、现实总供给和闲置(过剩)总供给;将总需求划分为全总需求、意愿总需求、现实总需求和闲置(过剩)总需求。论述了各类总供给与各类总需求的相互关系,认为现实总供给恒等于现实总需求,其他类型的总供给与其他类型的总需求则经常不相等。认为应以现实总供给与现实总需求的量,作为判断一国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标准。各国在任何时期里的总供求都是均衡的,但是,存在着高质量均衡与低质量均衡的区别。具体地讨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总供求是否达到高质量均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北方论丛》2003,(4):23-25
经济发展是量和质相结合的概念,仅有经济增长速度而无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并不是真正的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发展。实现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注重体制创新,重视科技进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现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忧虑便普遍存在———这一点在德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德国、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历史学家都在期望战后的世界不要完全不同于战前的秩序。战前的迹象表明,人们同时也在作一些缓和紧张局势的尝试,在历史学家中,这种情况就更为显著。德国学界的国际交往在继续,并且呈扩大的趋势。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友谊变成了仇恨,不仅针对敌对国家,也针对它们的历史学家。战争双方都认为,这是一场两种文化间的战争。一战期间,两大阵营的历史学家立场和行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即不论战前他们在政治问题上分歧多么大,一旦战争爆发,他们都几乎无条件地支持战争,尽管这些分歧只是被暂时搁置在一边,这种情形在德国尤为突出。然而,毫无疑问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在支持与反对战争的双方之间,分歧与一致同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战争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很小,历史学家都不愿接受战争带来的新的现实。一战后,德国的历史学家很少再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法国和美国历史研究的新潮流发生联系;由于抵制变迁,德国历史学变得越来越和国际学术界无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文学理论虽已从过去的感悟型、鉴赏型的评点,逐步走向今天学科的科学化和学术的规范化,但文学理论向科学形态的演化,不会自动实现,它的现代发展须有对理论及其研究本身的解剖与反思。文学理论要体现原创性、系统性、个性化、当代性等科学特性,从而构建文学理论的科学形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者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是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教书育人与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职责,作为教师应该责无旁贷,终身为之努力奋斗.在学生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灵魂.针对在新形式下学生思想工作的现状,本文从教育教学过程出发,通过分析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三种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教书育人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措施,提出了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避免流转税制中的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为主要目标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从2011年开始实施,2013年在全国推广。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纳税义务人在会计核算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营业税改增值税前后高校涉税业务核算有所变化;另一方面在增值税模式下,纳税人选择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资格下的会计核算也不相同。通过案例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便于广大会计工作者把握好政策,做好高校的涉税会计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19.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用和谐理念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应从目标、能力、个性和变化四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20.
伯慧 《学术研究》2003,(2):121-122
由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语言学科建设高级专家座谈会” ,于 2 0 0 2年 1 1月 2 - 3日在暨南大学召开。出席这次座谈会的 2 2位语言学家 ,就当前语言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希望。一、语言学系、语言研究中心的建设。首先 ,香港大学陆镜光教授介绍了该校成立语言学系的情况 :香港大学很早就有一些语言学课程 ,但随着时间推移 ,这些课程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学生要求有语言学的系统课程。成立语言学系主要考虑和处理了以下几个问题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