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封建中期的小说和戏剧1.小说的进展在封建初期已经萌芽了的小说与戏剧,到封建中期内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现在我们先论述这时期的小说。小说的进展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秦汉两代,这个时期的小说和封建初期的小说是很接近的。庄子外物篇讲到“饰小说以干县令”,但和我们所谓小说是不同的。桓谭新论及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说“小说”,和後代渐渐接近了。综合他们的话,小说大约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产生於民间,流行於民间;第二,它不空谈理论,而结合实际生活;第三,它能反映民间情况,可作为劳动人民的言论看。由於桓、班两人的阶级限制,他们对小说不免都抱着轻蔑的态度;但他们所说“小说”的性质,也还多少能接触到真实的边缘的。  相似文献   

2.
从才子佳人小说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看其文化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瑜 《殷都学刊》2002,(1):94-98
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的兴盛确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联,清政府所采取的文化怀柔政策更是才子佳人小说得以产生的一个社会契机。才子佳人小说对当朝政权的歌颂和粉饰十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作品中所包含的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也和朝廷实行的忠孝治国的思想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势族,是封建地主阶级中有权势或有财势的大姓。他们是封建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的向背,直接影响着封建秩序的安定与封建统治的巩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势族的团结,注意调整对他们的政策。明末辽东,战争频繁,各种势力角逐激烈。研究一下这个时期辽东势族及其对辽东局势的影响,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论清代传奇体小说发展的历史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清代传奇体小说发展的历史机遇陈文新清代是中国文言小说取得全面收获的时期,传奇体小说与笔记体小说都攀登上了各自的峰巅。其中,传奇体小说以《聊斋志异》为代表,追随者有和邦额《夜谭随录》、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等。传奇体小说是在明末至清康熙年间臻于极盛的...  相似文献   

5.
三言二拍作为古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在明末至清代出现了14种选本,其中以《今古奇观》最为著名。这些选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明末清初时期、康乾时期和晚清时期。本文主要探讨三言二拍选本出现的历史原因以及选本所呈现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代通俗小说创作的三次高潮,标志着近代小说的繁荣。近代小说的发展走向,和近代社会的发展走向密切相关。初期的侠义公案小说,反映了广大民众对统治当局道义、能力上的怀疑,和对下层社会力量的认可;改良时期的谴责小说,对封建末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辛亥革命前后的“鸳蝴派”小说,则从更内在的层面,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人生格调的变异和对封建理念的叛离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官吏任用的回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自从进入封建社会,统治制度逐步完善,但是,封建官吏腐败现象的不断产生,又严重地危害着封建统治制度的巩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政府除了改进官吏的选拔制度,又逐渐地在任用官吏时实行回避制度,以期减轻腐败现象,澄清吏治,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中国历史上官吏任用的回避制度,萌芽于汉代,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清代,其间虽有继承关系,但从这三个时期之间的关系来讲,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自己的统治经验中产生和完善的。 一、回避制度的萌芽时期——两汉时期 差不多二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建立了我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学术界曾出现一股世界舆地研究之风。这股风气在当时就引起广泛注意,后来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当时的世界舆地研究究竟如何兴起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何特点、成就及影响?本文拟从这些问题入手,对其作一探讨。 一 自汉唐以来,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封建专制制度,虽曾出现过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法显、玄奘取经天竺,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但从未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明中叶以后,随着当时封建政权的衰弱和闭关政策的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域外情况更是噤若寒蝉。因此直到明末,中国人对整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仍然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在封建专制格局基本形成时期构建了独尊儒术的价值体系,李贽在明末社会转型时期构建了是非无定而实质定于童心的价值体系。这两种价值体系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需求,展现了董李二人截然不同的思维特性,反映了学术流变的进程,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是一部反映中国晚明时期社会罪恶的伟大作品。小说通过对以西门庆为代表的众多艺术形象的塑造 ,突出地展现了丑恶灵魂演绎出的腐败政治和黑暗经济。小说的政治学底蕴在于将裹着封建专制主义内核的官商一体化暴露出来 ,小说的经济学价值在于将半资本主义化的原始资本积累绘成一幅立体的经济画卷。  相似文献   

11.
十三封建後期的小说1.传奇在封建後期里,小说与戏剧获得空前的发展。小说方面,产生了为新兴地主服务的传奇和为市人阶层服务的话本。现在我们先研究传奇,它主要在唐代盛行。唐代传奇的繁荣,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与当时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密切的关系。新兴地主通过科举而分享甚且夺取世族地主一向独霸的政权。他们应  相似文献   

12.
《型世言》与明末拟话本的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发现的《型世言》,堪与“三言二拍”并论。与“三言二拍”相比较,其内容多写明代事,更贴近现实生活。《型世言》及明末拟话本,较之“三言二拍”,更多是张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及针对明末社会黑暗、世风败坏发出的陈腐说教与劝戒。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以挽救危亡为旨归的明末东林党、复社倡导实学,复兴古学,大力清算晚明新思潮,从而影响到通俗小说领域,使之在关注现实人生的同时,更强调了忠孝节烈等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与劝戒。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明末言情小说观的基本内容、发展轨迹、形成原因,及其理论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明末言情小说观的发展,呈现三个段落:理论准备阶段、理论提出阶段、创作体现阶段。明末言情小说观念的出现,受明末社会思潮的影响,与士人心态变化,与整体小说理论批评的变化有关。小说观念的理论表述和创作倾向的体现并非同步,但二者却能最终达到一致,这归根结底还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为其所决定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但无论是长期的封建政治文化专制,还是“五·四”以来新的文化时期,都没能把它摆在恰当的历史地位上。时至今日,虽然人们生活在新的,宽松的文化背景下,可在《金瓶梅》是否是“淫书”,《金瓶梅》作者是谁,《金瓶梅》产生年代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上仍然产生了许多令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观开始萌生,他抓住封建婚姻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产生的根源,批判了各种各样的封建婚姻迷信思想,提出打破媒人制度和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等观点。在当时,这些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大大推动了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和新式婚姻制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康国章 《殷都学刊》2007,(4):107-111
中国早期的小说主要是用来补正史之阙和崇艳猎奇的,从唐传奇开始,小说的劝戒功能开始被重视。明代中叶以后,小说理论家与小说作家为了抬高小说的地位,有意识地加强了小说的劝惩功能,在他们看来,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的劝惩功能要超越其他一切文化形态。明末的拟话本小说深受小说劝惩论的影响,因此也生发出一些独特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明末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到清初才逐渐获得解决,清初的各项经济措施,也都是发源于明末的各种社会问题。明末农民起义虽然推翻了腐朽的朱明皇朝,但明朝遗留下来的各项社会问题,到清朝才告一段落。过去史学界关于清初历史的研究,往往有人喜欢割裂明末清初之间的有机联系,他们强调满族的落后和野蛮,把恩格斯关于易洛魁部落的论述硬套在满族身上。他们认为清初是一个黑暗的倒退的历史时期,由于满族的落后,使中国历史的发展延缓了一百二十年。另一些人在研究南明史时,把清初的抗清运动加以全盘肯定,认为满族入关以后,阶级矛盾交织着民族矛盾,社会的危机更加严重了。也有人把清初的人口稀少经济萧条归咎于满族入关的原故。这些观点完全不符合清初的历史事实。清初是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巨大意义的历史时期。康雍乾三代的盛世,无论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前夕是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文学革命”的大浪新潮中,震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应运而生。这是《新青年》上率先推出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也是鲁迅先生为时代潮流呐喊、向封建营垒宣战的檄文,其“表  相似文献   

19.
姜荣刚 《学术月刊》2012,(9):110-120
明代中叶以后通俗小说在民间广泛传播,使民众运动在思想资源、斗争策略及行为方式等诸多层面受到了它的深刻影响。官方在平叛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小说"诲盗",从而导致小说禁毁在明清两代趋于法律化与常态化。而一些有识见的官员与士人则从中看到了小说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一改过去鄙弃小说的态度,积极参与小说的批评与创作,试图将小说创作引入封建伦理思想的范围之内。在这种双重作用力的影响下,小说创作发生相应变化,往日的艺术活力日渐销蚀,走上了庸俗化的发展轨道。迨至晚清,维新人士在民众运动的潜在影响下——基于传统小说负面效应与巨大魔力的历史记忆与想象,加之域外小说"正面效应"的直接刺激,发起了"小说界革命"运动,开启了中国"新小说"的纪元时代。民众运动与小说的这种互动关系,是明清时期小说发展演变的重要特点,为其他民族国家所罕见,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对不同时期科举考试产生、发展的轨迹和独尊儒术封建文化演变过程的描述为经,以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和相关制度与独尊儒术封建文化内在关联的考察为纬,展现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就是科举制度渊源并植根于独尊儒术封建文化的土壤,而料举制度的发展变化,又对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发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