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训诂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从它的萌芽状态算起,少说也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了。那末,训诂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在其绵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中国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这都是应该讨论的问题。弄清楚了这些向题,我们便可以进而研究今后训诂的发展方向。下面就个人浅见作一简述。一什么是训诂学?我个人认为,首先当明白“学”字的涵义。“学”字相当于西文字尾的logy,是有系统条贯,可以因简驭繁,并明其理法规律的意思。因此附“学”于“训诂”之后成为专名,与单言‘训诂”涵义并不相同。但是,训诂学毕竟是从训诂发展而来的,有  相似文献   

2.
训诂学是文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学习和研读文史专著与论文时 ,常常发现一些有名望的专家学者 ,由于忽略了训诂学的研究成果 ,而产生常识性的错误。现摘取几个典型的事例 ,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中的失误  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誉满全球的著作 ,其蕴涵之宏大 ,论述之精深 ,探讨之广博 ,使中外科技史工作者为之叹服。它对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门学科的创立 ,有开榛辟莽之功。但是 ,由于李约瑟博士对中国古代的训诂学了解不多 ,出现了一些不该发生的错误。李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可以说是训诂学复兴的年代。八○年以来,讨论训诂学理论与应用的文章逐年递增,过去几部有代表性的又难以寻觅的训诂学著作得以重印出版。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新的训诂学专著有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迄今为止已经超过十五部了。这些著作见仁见智,对于训诂学的普及与提高、繁荣与发展,无疑是各有建  相似文献   

4.
训诂学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的学科。它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体现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体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研究训诂学的起源,是研究中国文化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训诂学的起源甚早。如果将古代文章中后文对前文的解释也看作是训诂材料的话,  相似文献   

5.
杨薇 《江汉论坛》2005,(6):139-142
一种学科的形成,往往有赖于本学科长期的实践,以及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文献是记录一个学科的实践、方法和理论的载体,特别是关涉到某一学科的系列文献,更能清晰地展示一个学科由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文献是某一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实践者,又是对具体实践进行总结的完成者。《尔雅》注本文献在《尔雅》的传承过程中,针对《尔雅》这部典籍的文词、体例、旧注等方面进行解释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文献系列。训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根据书面语的实际材料,随文逐字作出具体的语义分析;一种是从实际语言材料里把“语言单位”抽出来,分门别类来说明意义的体系。如果将历代《尔雅》注本文献串起来,会发现它们不仅呈现了一部《尔雅》文献的流传史,而且还粗略地勾画了训诂学学科的形成历史。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多年来对训诂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哲学界与语言学界所讲的训诂学是不同的。训诂学是对用语言解释中国古籍语言这种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 ,它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中国古籍诠释学。明确训诂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 ,可以为训诂学的发展以及对于中国古籍注释研究拓清道路  相似文献   

7.
邓声国 《学术界》2002,(4):146-15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各家通论性训诂学著作 ,学科体系往往比较粗疏 ,行文重点也略有差异。最近 ,有人对冯浩菲先生《中国训诂学》一书的学科体系提出了质疑。实际上 ,冯书的学科体系有其合理的因素并有鲜明的特色 ,不必妄加指责  相似文献   

8.
杜道流 《学术界》2005,(2):134-139
本文就邓声国<〈中国训诂学〉的学科体系问题--兼与白兆麟先生商榷>一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白兆麟先生在<实事求是乃学术第一要义--评〈中国训诂学〉>一文中对冯浩菲先生的<中国训诂学>一书的批评是有道理的.邓声国的商榷文章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弄清学科体系和著作体系之间的不同,二是没有抓住白文的要点,弄明白白文的真意.因而邓文的商榷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训诂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一门传统的解释语词、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研究对校释古籍、了解古代的科学文化与考证语言发展的历史以及字典辞书的编纂,都有重要作用。浙江对训诂学的研究,有传统的优势,晚清以来,就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浙籍训诂学家,如俞樾、孙诒让、章炳麟、王国维、沈兼士、马叙伦、朱起凤、张相等,留下了《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名原》、《札迻》、《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观堂集林》、《联绵字谱》、《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段砚斋杂文》、《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辞通》、《诗词曲语辞汇释》等不朽的名著。  相似文献   

10.
文字与解释——训诂学与诠释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训诂学与西方的诠释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旨在解释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由于语言、文字和思维传统上的差别,训诂学与诠释学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尤其是诠释学经过浪漫主义运动发展出了一套相当完备的方法论和本体论体系,而训诂学则一直停留在具体的方法、规则之应用操作上,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但这并不是说,训诂学从根本上没有方法论和本体论的思想,事实上,其方法论与本体论已隐含于解释的过程之中。解释所依据的不仅是技术性的规则,它最深层的基础乃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观念”。 本文拟以“文字”形成与进化作为基本线索,探讨中西方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字与解释的关系,旨在阐明汉字的诠释学意义、训诂与诠释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传统训诂学的改革等当代中国理解与解释传统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专门研究古代汉语书面语语义及其诠释方法的一门学科,对于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和高等院校从事古代汉语教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此试从深入、准确地把握重点词语、明确通假关系及词的孳乳和词义引申规律、提高标点能力及古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等四个方面对训诂学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多种学术话语并存的语境中,本文系统回顾了作为一种学术探索方法的文化训诂学,在现代汲取诸多学术理论营养,向着系统性、逻辑性深层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就文化训诂学的多重证据法、融汇法与文化还原法等三种基本方法进行了理论思考与归纳,全面勾勒了训诂学的现代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3.
训诂学在研究古籍古注的同时,应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把训诂这个工具性学科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古籍,应用古籍.注释文章,即是训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训诂学的应用,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不仅要"知人论世",而且要有广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我国则是八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学科。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已把科学史列为选修课或必修课。对科学史的学科体系的研究已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从考察科学史源流的角度出发,把科学史划分为学科史、综合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史以分别讨论。源远流长的学科史科学史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差不多有了自然科学就有了科学史。最早的科学史家当推与欧几里德同时代的希腊学者欧德谟(Eudemus of Rhodes,鼎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代训诂学的语言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中国古代训诂学中所渗透的语言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指出:对意义理论的把握,关于“解释的循环”的理解和对语言解释方法的探究,构成了中国古代训诂学中最富语言哲学特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具体考察了中国古代训诂学的哲学化致思趋向,并揭示了它的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论接受美学与传播学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史证明,一门科学生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这门科学的需要程度。由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渊源流长和纷繁复杂.因此,传播学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各种实际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它超越了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在伽达默尔的新解释学和哈贝马斯的交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美学家们日益意识到“读者之维”在审美过程中重要地位的产物。时至本世纪下半叶,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在理论上获得了长足进展。此时,信息时代悄然逼进,大众文化勃然兴起。一方面,传播学的触角延伸至各种学科领域,政治传播学、经济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解读古典文献,具有尊重文化传统和崇奉文化经典的倾向.训诂学就是基于文献解释的需要而形成的一门学问,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曾处于显学的地位.20世纪以来训诂学的研究适应了语言文字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在阐释传承经典文化的传统上也有某种失落.历史启示我们,任何时代都需要民族经典文化的启迪.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站在世纪的新起点上,以当代意识解读古典文献,发扬光大我们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从而使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融入现时代,在新的世纪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理论语言学的科学方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语言学是一门还不广为人们所知的学科,但它在西方历来被看作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美国语言学会会长葛林伯格(J·H·Greenberg)1973年总结了科学史的发展,曾指出“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科学工作者往往从语言学得到启示,触发本学科的思绪,提出本学科的新方法。最早的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逻辑,就是以语言研究为基础的,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在论述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时,列有“现代物理学中的语言和实在”的专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中,语言也增长了”,“我们发展了一种科学语言,它可以作为与科学知识新增加的领域相适应的日常语言的自然扩展”。海森堡把语言学和逻辑学看得同样重要,都把它们看作物理学哲学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语言学的代表理论之一是乔姆斯基的理论,它最早集中体现在《句法结构》一书中。书中除了提出三种理论模式:简单的通讯理论模式,直接成分  相似文献   

19.
黎千驹 《云梦学刊》2002,23(1):106-108
训诂学与当代文学创作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然而当代作者在从事文学创作时 ,必然涉及到一些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方面的常识性问题。撷取一些有影响的实例来说明训诂学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对于同类问题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方法论对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取决于方法论的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方法论,都包括该学科中最一般的理论问题:它不仅包括该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理论,而且还包括该学科指导思想、对象范围,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该学科同实践的关系等。社会学的方法论,既包括社会学各层次的方法的研究,也包括对社会学的指导思想、对象范围,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研究。对于社会学来说,方法论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拟从逻辑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角度,谈谈方法论、方法论研究对社会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