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劳动部先后确定在我市进行了企业工资新体制试点、中心城市工资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企业工资指导线试点和建立工资指导线制度的改革。通过以上改革试点,为在"九五"时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奠定了基础。过去几年,我市工资增长实现了"两个低于"的增长,即全市职工工资总额增长低于地区经济增长,职工工资水平增长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1990年到1996年,我市职工工资总额由33.83亿元增长到103.48亿元,年均增长20.48%(二、三产业增加值现  相似文献   

2.
《劳动法》用法律形式赋予了企业工资分配的自主权,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行使好这个权利呢?有的领导和职工认为现在企业有了自主分配权,搞的又是市场经济,只要有钱,想怎么发都可以。实际上,这种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的分配观念,是违反《劳动法》、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自主分配绝非"自由"分配,只有依法行使工资分配自主权,才能充分发挥工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最有效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依法"自主分配?根据《劳动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努力:一、依法自主分配就是要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了独立的分配主体,还要不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回答是肯定的:企业职工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这是因为按劳分配为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按劳分配把职工劳动的数量和劳动成果同所获得的报酬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
工资分配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30年来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历程,总结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经验,分析目前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对策措施,对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促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劳动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九五"时期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九五"时期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坚持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着力理顺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合理调节工资收入分配关系,控制并适当缩小工资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继续保持工资总水平适度增长,使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年均增长4.5%左右;力争到"九五"期末初步建立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为实现上述目标,"九五"时期要形成一套适应体  相似文献   

5.
当前,各级劳动部门、各企业正掀起学习宣传《劳动法》的高潮。本文拟从工资分配角度,谈谈学习《劳动法》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一、《劳动法》对工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工资分配的角度看,《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既标志着工资分配在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又为进一步深化工资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在我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工资分配都越来越需要更加完备的法律来规范工资分配各行为主体的活动,使其按照合法的轨道运行,最终保障工资分配正常,有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我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是,"劳"不仅是劳动时间和劳动数量,更主要是指劳动质量,也就是劳动效益。因此,按劳分配不是按劳动时间和劳动数量来分配,而是按劳动效益来分配。首先应在企业内部打破"铁工资"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采用思想教育和按效益工资的手段,把职工的利益建立在效益的基础上,促使职工不断努力工作,多出有价值的产品,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所谓效益是指一定的投入产生相应的合格产品并能实现其价值,产生较高的利润,效益工资制是以职工为企业创造效益多少为主要依据。职工如果完成规定效益指标,只能发给基本工资。超出规定效益指标,则从超过部份拿出30%作为职工浮动工资。具体分配中实行"工效挂钩和岗位技能工资制",即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工资、超额工资、奖励工资、工资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和向苦、累、脏、险、难岗位倾斜。各分厂分为  相似文献   

7.
初次分配公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环节。从结果公平的角度讲,初次分配公平的直接表现是劳动报酬占比高。收入分配问题离不开基本分配制度,尽管学界对于按劳分配的范围、其主体地位的体现等问题存有争议,但是,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探索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视角探讨初次分配公平问题,一方面,要优化宏观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优化劳动收入的内部结构,缩小各类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革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为轴心的经济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于经济发展的全面调节作用。那么,职工工资分配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笔者认为,总的要把工资分配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当前要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反映的客观条件,不断使广大企业和职工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在发展经济的拼搏中,选择自身物质文化生活的命运。一、把工资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把工资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轨  相似文献   

9.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新发展改革以来,我国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分配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份为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应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应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是,对其它分配方式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是不是包括按资分配,公有制经济内部是否还是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是否也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问题,一直没有清楚、具体地说明。这次党的十五大则明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除按劳分配以外的其它分配方式,就是其它各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自然包括按资分配;在指出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相似文献   

10.
经过"八五"时期的努力,我省已初步建立了企业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体系和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了企业内部工资分配自主权,实施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探索试行了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建立了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制度,实现了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在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的适度增长。"八五"时期取得的改革经验和成果,为"九五"时期进一步加强我省企业工资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根据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四川省劳动事业发展"九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现阶段我省企业工资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工资分配要服从、服务于两个根本性转变,要以贯彻落实《劳动法》为统领,继续加强企业工资总量宏观调控,指导、督促企业搞好工资内部分配,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深化工资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相似文献   

11.
相关工资理论的研究表明,工资形成是劳动者、企业、政府互相影响、互相博弈的结果。从其形成机制上看,包含了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要素分配机制、政府监管机制。现有我国企业工资分配现状揭示了我国还未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的工资形成机制。我国工资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任重而道远,为此必须从集体协商、要素分配、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12.
郭飞 《中国劳动》2003,(11):14-16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即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产品经济,其主要区别在于生产力、“经济结构”、分配方式和“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作为全国工资指导线制度试点省市之一,为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更好地指导城镇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在经济发展和本企业劳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合理适度确定职工工资增长,促进企业微观自主分配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是企业的动力机制,企业要成为动力足、运转灵、效率高的商品生产者,就必须要有适应本企业生产特点的内部工资分配利度。目前普遍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从劳动评价上重视了劳动复杂程度、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责任等诸多因素,这为按劳分配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并不是岗位技能工资利就能解决工资分配中的一切问题,还必须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特点不断改进。从水电施工企业的一般情况分析,需要适时解决好以下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董保华  杨杰 《中国劳动》2007,(12):14-17
我国的工资分配经历了由国家分配到市场决定的转变,在这个历史转轨过程中,国家逐步退出对工资分配的直接干预,转而注重对工资的底限保护,工资水平开始由市场决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资制度的改革中被激发出来,工作效率、企业效益得到了迅速提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工资体制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合同法》在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全面整合的同时,也对工资制度进行了规定,加强了对工资制度的行政干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进和加强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强化对制定企业工资分配政策的决策支持,今年1至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吉林、山东、广东、陕西四省开展了完善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和人工成本调查,探索改进企业薪酬调查方法的第一次试调查,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受到全社会强烈关注并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机关事业单位也存在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公平分配目标,不是仅靠一个制度或一项政策就能实现的,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都应紧紧围绕实现公平分配目标而努力。公务员工资制度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出台级别与工资等待遇适当挂钩政策;建立工资调查制度,统筹机关事业企业收入分配关系。深化事业单位工资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相关配套改革;出台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8.
需求与激励     
按找们研究工资问题的传统习惯,是先从宏观经济诸如生产关系,积累与分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等等着手,然后才讲到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而在西方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学中,他门并不讳言雇佣劳动是要为雇主取得"最大剩余",因而必须研究如何去激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如何用较少的劳动投入(只要能保证劳动力的供应和稳定)取得最大的产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要自主分配,在这方面,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关激励问题的研究,对我们是有学习借鉴价值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商品,雇主与员工是雇佣关系。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企业主大都是雇用监工以强制和粗暴的手段来逼迫员工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得更多的劳动剩余,得到更多的利润。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  相似文献   

19.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分配造成的弊病,十多年来已为人所共知。放活工资奖金分配,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往往是改革的先行措施。此举确实收到了积极效果。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在实行自主分配,反对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等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劳动部门有责任加以指导。但是,当前工资上宏观调控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通货膨胀的阴影威胁着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工资宏观调控乏力,还带来一方面平均主义未克服,另一方面一部分行业、企业职工分配不公的矛盾逐步呈现。现在金融、外贸、商业等流通领域工资高于基础工业生产部门,收入与其劳动付出严重背离,特别是黑色收入、灰色收入形成,在社会上加重了"攀比效应"和在工资分配上的新的不公平,必然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最终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企业普遍推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对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仅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一、岗位技能工资制所讲求的同岗同酬原则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首先,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所谓同工同酬,并非指同工种同酬,也并非同岗同酬,而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对于虽然同岗却付出不同劳动量,取得不同劳绩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岗位工资,显然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