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创新,根本是要推进民族高等教育理念的革命性变革与创新,树立并不断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民族高等教育的创新,必须首先要树立领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针对我国入世后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以及民族地区对人才需求已呈多元化的新特点,过去那种单一学科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使现代民族高等教育理念从追求规模数量扩张转向追求质量、提高效益,从外廷性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性发展为主,从单纯注重学校自身发展转向满足民族地区发展和少…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民族地区的城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最新的资料,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城市发展现状、城市化水平及特点。文章指出,民族地区在设市过程中,有以下三种特殊情况:一是县(旗)、自治县改市,二是镇改市,三是撤地设市或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与全国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以小城市为主,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还存在着“超城市化”的现象。文章强调,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文章最后对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模式,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境,承担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公共卫生治理双重职责,这对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治理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基于TOE框架,以民族地区47个地级市政府为研究案例,分析大数据技术、政府注意力分配、制度环境等前因条件的联动效应,探讨民族地区政府提升公共卫生治理绩效的路径。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必要条件分析(NCA)方法,探索性地识别出三种推动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卫生治理绩效提升的驱动模式,即“环境为主+技术辅助”“组织+环境”和“组织与环境为主+技术辅助”的驱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大数据技术和舆论环境在推动高水平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治理绩效上发挥着普适性作用;(2)技术、组织和环境各要素的有效组合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卫生治理绩效。建议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禀赋,选择适合的路径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政府公共卫生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民族法制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保障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的民族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民族法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为例,就如何制定和完善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制保障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湖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属典型的“资源比较优势、国家外源推动型”模式,即以民族政策为主形成的持续外源推力,凭借资源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辅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地区不断的前发展。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逐渐了失去生机与活力,使湖南民族地区原有的发展差距固化和拉大,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客观上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外源推动型”的发展模式,转而实施制度创新,启动内部活力,建立“内源驱动竞争型”的新模式。 制度创新是一个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大连民族学院从办学的第一天起,在指导思想中就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围绕这个宗旨,我们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研究和调研,确定以工科为主建立大连民族学院的专业,学科,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繁荣对人才的需求。学院每年招收70%左右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和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迫切愿望,而且对子国家的稳定、各民族间的大团结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邓小平同志一惯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强调民族地区要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指导下,民族地区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国家继续扶持外,应以民族地区自身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为主,争取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为辅。  相似文献   

8.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 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教育比较落后的特点,为帮助这些地区发展教育,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脱贫致富,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一类专门性学校。寄宿制民族中小学以公办助学金为主,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学生享受助学金,有的还享受困难补助或减免学杂费和书本费;全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学生食宿完全在学校,生源覆盖面广, 大都建在县城或乡镇以上地方,而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学生不完全在校食宿,招生范围相对而言也小…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品牌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已经不仅仅限于商标,许多民族文化也在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象。同时,贵州是我国拥有民族文化资源较多的大省,以及拥有着较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做好该地区的文化推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以黔东南地区侗族文化为主探讨了如何在数字化传播视域下进行推广文化产业,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50多万,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福建省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尽快缩小福建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福建省于1998年10月出台了如下政策措施:一、切实增加对民族地区的投入省财政要以地市县财政为主,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一批能够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的项目,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有关县(市)人民政府在确定民族乡财政体制时,要充分体现对民族乡的支持和照顾。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民族补助经费…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的人口素质──历史变化与民族差异石人炳,严梅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边疆,东南和西南与老挝、缅甸接壤,是一个以傣族为主,多民族杂居的边疆民族地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州共有人口796352人,其中少数民族594812人,占...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在过去、现在和今后都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民族地区中的主要经济基础,而作为整个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则另有独特的优势,它与沿海特区的海外贸易、投资融通、技术进口和加工的国有企业优势比较,具有原材料、能源等资源型的基础工业的优势。换句话说,国家要发展,要建立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非得依靠民族地区不可,非得加强民族地区的公有经济为主的国有企业不可。民族地区国有企业既重要又有优势,但当前它与全国的国有企业一样,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压力,活力不强。这种…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的政策对民族教育是有所倾斜的.正是在这种倾斜政策照顾下,杂散居地区民族教育才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比起一般教育,仍有一定差距.不久前,我们对北京市朝阳区民族教育历时3个月的调查分析,验证了这一认识. 朝阳区是典型的民族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以回族为主.该区有5所民族小学,其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4.
唐朝制定民族政策的历史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是经南北时期政治大动荡、民族大融合之后出现的强大统一的封建王朝,其统治的疆域超过秦汉,“天下宴然”,“四夷宾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唐朝统治集团推行了一系列较为开明和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民族政策。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制定,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历史渊源,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粗浅的探讨。一历史经验的启示唐初贞观年间,李世民君臣等人经常以前朝历史为鉴,讨论施政得失,有《贞观政要》40篇传世。其中《安边》一篇即着重讨论对周边民族的施政措施。祖国历史丰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很多,自秦朝建立以后如何对…  相似文献   

15.
黄胜红 《民族论坛》2006,(10):21-21
湖南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大做强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从而达到“以一业带百业”的效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笔者以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科学制定旅游规划,在“战略”上狠下功夫加强旅游规划工作,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管理,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对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一般而言,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多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为主…  相似文献   

16.
周炜 《西藏研究》2001,(1):118-126
西藏自治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民族地区,农牧业人口占86%。1998~1999年度农牧区小学(学校和教学点)占了整个自治区小学总数的95%。  相似文献   

17.
一民族教育,是指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它是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目的、需要和方式,对本民族受教育者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它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本民族成员为主;(2)教育内容的相当比重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3)教育组织形式和方式基本由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所决定,其中语言文字是最主要的特征。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其它建设的发展均具有直接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18.
甘肃是个多民族省份,民族地区发展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正值新的五年计划编制当中,加强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民族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把民族发展看作仅仅是民族经济的繁荣,而对民族的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相对于聚居区而言,散居区和人口较少的民族的文化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本文作者以畲族文化为例,通过对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的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以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探索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应对策略。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应对策略(一)明确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责任主体我们要看到,散杂居地区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兼具…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资金外流,是指民族地区聚集的资金,通过银行或非银行渠道流向内地和发达地区的过程。在过去以计划为主,以金融直接控制为主的管理体制下,这种外流主要表现为银行存差上缴;在今天金融宏观控制逐步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资金市场不断发育的条件下,这种外流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同业拆借等形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然流向内地和发达地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