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福建省内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特点,从发展机遇、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探讨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福建省内陆区域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是:(一)内陆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包括:强化协作,承接沿海产业;优化配置,改造传统产业;借助资源,拓展特色产业.(二)内陆空间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包括:承东启下,双向推进;一轴三核,连片发展;依托交通,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四川省与重庆市同处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的结合部,又是长江经济带的腹地,联动推进川渝经济合作,不仅会有力地促进两地的共同发展,也必将在全国的区域战略布局和整个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构架川渝经济区,必须在合作观念下寻求互补优势与集聚优势,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川渝经济合作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内陆开放价值,这是推动该区域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成渝经济区地处内陆,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沿海来讲不那么直接和迅速,但由于经济危机的传导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大致是一种从国外到沿海再到内陆、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从产业下游到上游的路径,这种影响的间接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将会对今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向作用。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化危为机,利用危机对经济结构形成的倒逼机制,完成区域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发展战略。长三角、珠三角和辽东半岛经济区海陆资源开发经验,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资源协调开发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但是,作为国内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在海陆资源协调开发过程中,既要借鉴上述三个经济区海陆资源开发的经验,也要根据山东海陆资源协调开发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川社科界》2009,(4):24-27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建设和发展成都经济区.是充分发挥成都“龙头”作用.带动成都经济区和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2009年7月17日.四川省社科联与成都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旨在充分发挥社科界的作用.全力助推成都经济区建设的“首届成都经济区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已经成为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瓶颈".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所面临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采用区域合作战略、港城一体化战略、协同发展战略、人才小高地战略、保税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及绿色物流战略,促进物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初,我省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兴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它为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沿海工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阳  王琼 《江淮论坛》2008,(1):62-68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沿海经济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形成,使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就以此为背景,从经济区现在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沿海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由此得出影响沿海工业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特点,就是从沿海向沿江、沿边、内陆省区推进,这对青海这样的内陆省区是一个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适应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探寻适合青海特点的区域经济格局和发展重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最近,我们经过一些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资料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沿青藏铁路的“一线经济区”与甘青交界的沿界地区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四川五大经济区高校的区域、层次、科类等分布现状,研究四川高等教育分布现状与实施四川"三大发展战略"的契合度。文章提出,利用多点多极发展契机和部属高校优质资源做强省属本科高校;优化成都经济区高校科类结构与布局,加速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升次级经济区高校层次和水平,推进多点多极发展;创新体制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以此提高四川高等教育与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契合度的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中的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必须有新的思路。在新形势下,河南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充分发挥河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内外融通的大开放格局。以大招商承接境内外产业大转移;以开放型经济加快河南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引导、鼓励和支持河南企业抱团走出去;建立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保障制度;利用中原经济区的大平台,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为广西的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空前的机遇.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广西出版业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出版资源、多元化的地域特点、风格多样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王和区位优势,广西出版以民族、地域风情特色为突破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广西出版业应当抓住目前的大好机遇,以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外来资本,大力引进人才,解决困扰自身发展已久的资本及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在客观上要求政府抓住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强化服务型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黄”“蓝”战略引领山东科学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蓝战略,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实施重点区域突破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山东加快提升区域竞争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引领山东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黄蓝战略的实施,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必须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攻坚克难。以协作竞争实现区域一体化;以科技支撑实现产业高端化;以联动发展实现城市集群化;以全球视野实现人才国际化;以低碳经济实现环境生态化。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蓝黄两大经济区的统筹协调发展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蓝黄经济区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提出以潍坊为蓝黄经济区区域物流枢纽城市,青岛、烟台为蓝黄经济区域的港口物流中心城市,东营、滨州、威海和日照等4城市为地区性物流节点的三级物流中心城市层次结构.优化三级物流节点布局,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蓝黄经济区物流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保证各层次的物流需求,同时又能有效地实现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其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协调促进是山东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方向,顺应了全球化背景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互动合作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两区共性和特点的蓝黄海陆统筹发展机制,构建了蓝黄互动评价模型,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并使我国各地区尽快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7.
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进一步强化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从而推动内陆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而香港回归祖国后,如何更好地利用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和发展重庆与香港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和推动重庆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进程,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香港对重庆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的影响,首先取决于香港回归捕捉经济发展及重庆经济在资源结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各类资源开始向特定的区域集中,其中,政府间的合作便是促进资源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中原经济区是重大国家战略,必然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合作与交流,从而在产业布局、制度构建等宏观方面形成合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后进的内陆山区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农业人口多,农村贫困面大,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既要抢抓机遇,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乃是该经济区生产力由低到高的增长过程.这一过程中,始终有科技进步相伴随.在当代,依靠科技进步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经济区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科技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按照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福建省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