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孙中山的心性 (精神 )文明观产生的前提是近代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大国。它表现为中外文明合璧 ,体现在奔腾于世的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股进步潮流与中国固有的优秀心性文明的结合 ,出现了中国心性文明观的新铸造、新充实、新昂扬。本文还从孙中山心性文明观和相关外国心性文明观比较中 ,来审辨其所居世界多元化心性文明的历史发展中的座标和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有关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研究,海内外已有不少精辟的论著。本文着重探讨作为“主观”社会主义者的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以及他在革命实践中与苏俄和中共的关系。一、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孙中山先生留下的辉煌财富中,民生主义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受到欧美社会主义学说影响而创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民生观是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重要思想文化渊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汲取了孙中山民生观的合理内核,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在当前的民生建设过程中要牢固确立民生在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地位;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建设民生型政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高度重视分配问题,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就主张未来的中国要走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中间道路",即"民生主义"道路.它开创了二战后许多亚非拉独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先河.  相似文献   

5.
一、文化与文学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处于重要转折关头,文化问题就会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与激烈争鸣。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和毛泽东由于不同的宇宙观和阶级立场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正义观。孙中山的宇宙观是民生史观 ,实质上是二元论 ;毛泽东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代表的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由于从实践中找到了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金钥匙 ,因而他的社会正义观能从理论转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宋庆龄的妇女观,是其光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资产阶级妇女观到无产阶级妇女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其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大体是一致的。她不仅认识了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将妇女解放提到世界被压迫妇女解放的高度加以考察,并提出社会主义时期妇女解放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浅议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朱宇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虽自称“就是社会主义”,但实质上是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而提出的一个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经济革命纲领。孙中山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而又着重研究中国实际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能经常考察国...  相似文献   

9.
邵力子先生(1882—1967)是对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爱国人士,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代报人。他在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以办报投身于反清革命事业而声名遐迩。当我国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时期,他是一位远见卓识的记者和主编。他主编的《觉悟》,反映了时代的呼声,表达了人民  相似文献   

10.
传统理想的生命力体现在社会长期发展中。中国文化原创期的大同理想因与小康相关联,并包含了自强不息、和谐、民生的内容,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判断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康有为的大同、小康论和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毛泽东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把传统理想创新与现代化相联系,形成了新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平等与效率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学问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两份革命纲领虽是第一次正式地将二者进行统一的尝试,但在我国古代,即有思想家如荀子、韩非子等对此问题发表过相关论述,这也是孙中山平等与效率观产生的思想渊源之一。孙中山的平等与效率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的关系,二是民生主义的内部。对孙中山平等效率观的把握,应注重结合彼时具体的历史现实,以及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在时段长短不同时所表现出的统一与背离的趋势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到十月革命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经过和内容。文章指出,由承认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图换取国际援助,到以俄为师,反对帝国主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这反映了孙中山逐步成就为一个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战士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13.
在共产国际成立之前,其创始人列宁就对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给予同情和赞扬。孙中山也对列宁领导的革命党表示十分的钦佩。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列宁获悉后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密切的关注。在辛亥革命发生不久,列宁就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1912年7月,列宁发表了《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对孙中山的思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态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有力量的。”在这篇著名论文中,列宁把孙中山称为“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1912年至1913年期间,列宁陆续撰写了《新生的中国》、《中华民国的巨大胜利》、《亚洲的觉醒》、《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等著名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列宁高度评价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守“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原则,以大半辈子的光阴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创立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它成为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纲领和指导思想,也是孙中山一生为拯救中国、振兴中华思想的精髓所在。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三民主义”即是“对外打不平”的民族主义,“对内打不平”的民权主义和“对富人打不平”的民生主义。其中“对外打不平”的民族主义,包括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平等和进步的反帝爱国思想。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孙中山先生关于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对他本人来说是经过漫长、曲折、艰苦的过程,才达到这一高峰的。众所周知,孙中山长期对帝国主义是抱有某种幻想,希望自己的革命事业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部分也主要是“反满”内容,而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内容。这固然包含有某些孙中山在策略方面考虑的因素,然而无法否认,孙中山在这时期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对其抱有幻想的事实。本文试图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上作些探讨,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家。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和祖国的独立富强,始终坚持着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革命实践活动。他所走过的迂回曲折的艰难历程,为以后一系列的历史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我们回顾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的伟大战斗历程,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巴枯宁主义理论问题 巴枯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两种根本区别的理论学说,前者是庸俗的社会主义观,后者是科学的社会主义观,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实际影响方面看,尚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作以认真的分析。 首先,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大量的民主主义成分,民主主义思想是巴枯宁主义的理论基础,这是研究者们以往所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孙中山等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改造中国,振兴中华,要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中,民族革命包含反清、反帝两个方面。爱国救国,必须反清、反帝。反帝爱国是先进的中国人走上革  相似文献   

18.
一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着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孙中山经济思想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前进变化,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894年到1922年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形成阶段,1922年到1925年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 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是孙中山从一个希望祖国富强的青少年逐步成为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时期。1894年6月在上李鸿章的万言书中,孙中山初步表露了革新祖国的经济思想。把希望寄托于统治者变法图强,提出了“人尽其材,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四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是发生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为恢复辛亥革命时制定的《临时约法》和建立共和国而进行了艰苦斗争。护法运动从1917年7月孙中山树起护法旗帜起,至1922年8月陈炯明叛变,使护法运动最后失败止,前后两次,历时五年多。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深入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总结我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过去凡是论及孙中山思想发展道路问题的,一般都认为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有的说是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以前),他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在这以后,他才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逐步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1924年国共合作,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又由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积极参加者。换言之,就是认为孙中山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从改良主义到旧民主主义,再到新民主主义。 笔者认为,孙中山对中国的政治变革,他的主导思想一直是革命的,思想发展的过程只有两个阶段,一次转变。即他原来是服膺于白己所刨导的旧三民主义,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又由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转变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热心赞助和积极实行者。而1924年重新解释三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