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日本开始对华直接投资以来,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就不断加强。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入世后明朗的发展前景,对日本新一轮对华直接投资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通过分析20世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以及新世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趋势后,提出了优化日本对华投资产业结构的对策,旨在吸引更多的日资,使其在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亚太区经济雁阵的领头-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历来是世界经济关系中令人瞩目的焦点.回眸历史,1979-2000年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始终是中日经济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亮点和主音.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日本经济研究和在一线从事对日交流工作的体会,在综合中外方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增长原因,剖析其作用与影响,揭示其特征与存在问题,从而从投资角度管窥和展望中日经济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吸引外资数量的增加,外资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增大。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60%以上来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依托。运用短面板数据分析了亚太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量、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对以上三方面均产生正效应。最后提出利用亚太地区投资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衡量全球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的实质是考察美中贸易失衡是否可持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外商对华加工装配类制造业直接投资与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难以持续,使美、中贸易失衡呈现不可持续的发展趋势。在其影响下,全球经济失衡最终将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5.
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基于中日数据分析了FDI、产业转移与母国就业之间的关系。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当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时,转移了其国内的制造业产业,输出了制造业就业岗位,但是由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替代弹性大于1,使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加了就业机会,在结构上促进了日本国内就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美贸易迅速发展,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与此同时,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额也呈上升趋势。该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引起中美贸易的顺差,并从美资企业投资动机和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本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等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及因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研究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衡量全球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的实质是考察美中贸易失衡是否可持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外商对华加工装配类制造业直接投资与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难以持续,使美、中贸易失衡呈现不可持续的发展趋势.在其影响下,全球经济失衡最终将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有明显的增长并已具有了相当规模,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这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概述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现状,进而探讨了FDI的区位决定因素,并对相关因素和FDI的关系进行了回归检验,对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世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及新世纪的产业转移趋势,研究从政策上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加以正确的引导,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