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实现历史课堂“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道德素养和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教育观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才能真正使历史课堂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
姚萍 《办公室业务》2014,(13):222-223
本文对高校档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和高校档案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思考,指出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高校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立德树人的培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中需立德树人内容及方法谈谈历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4.
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以"立德"为核心,以"树人"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学校要以育德为首,注重学生道德教育;教师要以身为范,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品行,达到育人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普通教师如何贯彻实践"立德树人"这一历史使命?笔者认为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要注重生活育人,坚持习惯导向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实质回答和解决了"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协同创新机制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立德树人是协同创新改革与实践的目的,他们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创新,才能为培养出具有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回归"——回归教育之本。"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正道,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天职。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导向下,"立什么样的人,树什么样的德"才能使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适应世界、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李勤 《办公室业务》2021,(4):81-82,88
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学校的立命之本。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实施专业课 "课程思政"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实施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以“立德”为核心,以“树人”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学校要以育德为首,注重学生道德教育;教师要以身为范,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品行,达到育人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普通教师如何贯彻实践“立德树人”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形式的不断变化,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高校只有引导学生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才能促使其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民办高校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把"文化育人"与"立德树人"有效地融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本文旨在对民办高校"文化育人"与"立德树人"的有效融合进行研究,以期为现代大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德行。通过立德来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宋斌 《办公室业务》2023,(21):61-63
“立德树人”融入党建与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和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面对国内外形势,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政教育,能消除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构建育人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运琦 《科学咨询》2023,(12):146-148
服务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笔者以量化分析和质化论述相结合,以四川地区民办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育人为切入点,从立德树人视角探索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新途径。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还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服务对象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政教育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本文从科学事件、前沿研究热点、生活案例三个方面挖掘生物化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论述了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船政文化是中国近代围绕船政的创办、运作、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工学结合"注重技能的全新育人模式、勇于探索改革创新的勇气和精神等,对当前"立德树人"极具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亚芳 《科学咨询》2023,(10):239-241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育学基础是高校面向师范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载体。本文按照师范生培养“为什么要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怎么立德、怎么树人”这一逻辑展开,并提出教育学基础课程的思政建设方向:转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观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档案工作者应牢固树立服务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发挥好在立德树人上的服务作用、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等教育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是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是贯彻党的"立德树人"方针政策的系统性工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包括大学英语改革在内的高等教育改革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多元的价值碰撞、道德失范现象及高中时期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性、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特殊性,都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落实该任务的必要性。该文结合"感受文化的影响"一课,提出政治课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优化教学内容,合理选取和挖掘德育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一直是学界关注并研究的方向,不断提高德育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目标和动力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是新时代下党对教育本质进一步的认识,在立德树人理念下探索高校德育实效性需要对德育实效性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桂晶 《办公室业务》2023,(24):62-64
文章分析了构建党建与思政协同工作机制的意义和现状,从研究立德树人视域下构建党建与思政协同工作的意义出发,提出二者协同水平较低的原因,总结出相关优化措施。以立德树人的目标为指引,创新构建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协同工作机制,才能促进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效果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