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简牍材料与传世文献,可以对汉代的匿名文书犯罪问题作深入探讨.汉律否定匿名书信的法律效力,对"投书人"科以重刑,对依据匿名书信立案司法的官员严加惩治,其所体现出来的立法精神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传世文献中的"投书"、"飞书"、"飞条"、"飞章"等不可一概视作"匿名书信".案例表明,事涉君主、朝廷、权贵的匿名信案件,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并不严格遵守正常的司法制度.这一变通做法为后世所沿袭,甚至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2.
唐代关于结婚禁止条件的立法较为严密,从全面确认和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到惩治亡匿罪犯均有所涉及.其主要内容有:同宗共姓不得为婚;严禁尊卑亲属为婚和不得娶亲属妻妾;不得娶已聘定妇女;严禁冒婚;有妻不得更娶妻;严禁违时嫁娶;严禁奸婚;良贱不得为婚;严禁强制寡妇欲守志者改嫁;不得娶犯罪逃亡妇女为妻.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礼为准,但同时又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进行了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3.
论唐代婚姻终止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集中探讨了唐律关于“七出三不去”、和离和义绝的法理与历史演变 ,并进一步剖析了家族主义精神对唐代法律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唐律“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地位,与其前代婢女的“资产”属性并没有两样。唐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应该是全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唐人的妇女观仍然是“男尊女卑”。唐代妇女生活比较开放,当源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不意味着其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有唐一代,官员经商之风日益炽烈,政府采取了各种对策,但都无济于事.本文对唐代官员经商之风盛行的原因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认为主要原因有:中国古代社会权力缺乏有力的监督、唐政府经商对官员的诱导、唐代官员的俸禄偏低、商品经济观念对官员的冲击以及官场和吏治的腐败等.  相似文献   

6.
P.2942文书是河西节度使在河西陷蕃过程中处理公务的判集。本文从对诈假官、受假官的处罚,对擅破官物、祭社广为破用的处置以及赎刑的普遍使用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河西统治者在艰难时期变通运用律令的问题。由此可见《唐律》作为有唐一代最重要的法律,其执行并非从一而终、一成不变的,而是深受时局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唐朝的因灾蠲免程序及其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么振华 《人文杂志》2005,(3):120-125
唐代对自然灾害及其赈济非常重视,建立了一套包括地方报灾、御史检灾、朝廷下令损免等内容在内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因灾蠲免制度,并将其纳入唐律。在报灾检覆过程中出现的匿灾、妄报及相关的营私舞弊行为,与唐代文官的考课制度有很大关系。这使得唐朝的因灾蠲免实效受到政治状况与吏治好坏的影响,在唐代不同时期由于官员不同,因灾蠲免的效果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佛道二教在唐代的盛行,在一些传统节日中唐人欢庆活动的宗教色彩更加浓厚,而宗教节日的活动也在向世俗化发展。唐人在传统的和宗教的节日习俗中的公共宗教活动展现了唐代城市居民宗教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本刊启事     
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提高学术公正性,与国际学术惯例接轨,《社会科学辑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现已经年,现将有关事宜再告如下。1.本刊只接受作者寄交的符合本启事要求的文字稿,凡不符合本启事规范要求者,视为无效投稿。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匿名极大地扩展了公民的表达自由,但是,其也为网络诽谤打开了方便之门.为了保护公民的名誉权,就需要披露匿名诽谤者的身份信息,然而,匿名言论也是受宪法保护的表达自由.因此,为了既保护名誉,又打击网络诽谤,同时也保护匿名言论,美国的法院根据网络的特殊性,结合其司法实践提出了若干标准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即原告必须履行通知程序;原告必须提供确切的证据证明被告的诽谤性言论构成侵权;披露匿名被告信息的命令有助于原告诉求的实现;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取被告匿名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11.
祭礼在唐代备受推重,严重的违礼行为要纳入律中,受刑罚惩戒。唐律中有关祭礼犯罪的立法,对其后的宋、元、明、清各代影响颇大,传承关系明显,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唐代铨选重判,经过对《文苑英华》中的判文分析发现,科举之判虽然不全是司法性质的判,但与唐律有着一定的关系,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说明唐代试判有着一定的普法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交易已成现实,但是个人信息的不可交易性使大数据交易缺乏了合法性基础.对原始数据的匿名化处理,可以在数据利用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达到平衡.但是我国现行法和大数据交易平台指定的交易规则中关于匿名化只有简略的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大数据交易的市场要求.应当借鉴英国法的规定,建立匿名化数据再识别风险等级分类,根据再识别风险高低区分匿名化数据被披露的对象范围,同时对再识别风险较高的匿名化数据控制者课以额外的义务,最终通过个人信息侵权的事后救济来兜底匿名化数据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4.
离婚立法是婚姻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对离婚意志的支配来看,唐律规定了两种离婚方式:一是强制离婚;二是协议离婚,即和离。所谓和离即协议离婚是指法律将是否离婚的意志完全交由当事人双方共同支配,并从形式上赋予双方平等的权利,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单方面的离婚意志强行加给另一方,因而具有协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唐律疏议》由十二篇构成,《名例律》居诸篇之首,共六卷,五十七则律文,其内容涵盖了唐律的立法理论和基本司法原则。儒家思想极其深刻地影响了《名例律》关于立法的思想,人性学说是儒家哲学体系架构的逻辑前提,于是唐律立法理论宏观上以儒家人性思想为基本前提,并且在"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中贯彻了儒家的人性思想,儒家坚持人性经教化可以从善弃恶的观点,所以,唐律立法理论关于德礼与刑罚的价值取向是德礼为主,刑罚为辅。  相似文献   

16.
唐代佛教西方净土信仰的盛行,不可避免地蔓延到文学创作之中,不仅影响了诗文创作,也推动了佛教小说的发展。该文以《太平广记》为中心,分析了唐人小说中的西方净土信仰情况,归纳了三种西方净土信仰故事类型:僧人灵验故事、佛像灵验故事以及佛典灵验故事;并从念佛思想、佛号变化、念佛主体、莲花化生四个方面分析了渗透在唐人小说中的西方净土信仰,认为唐代西方净土信仰的盛行在思想内容及情节构造上对唐人小说的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一个富有开创性的时代 ,作为社会生活重要方面的婚姻亦不例外。由于正史中有关民间民族间自由通婚的记述乏善可称 ,而唐律的规定又过于法律化 ,与现实生活并不完全对等 ,现存汇辑野史传记小说诸家的最大一部类书《太平广记》中的丰富文献史料可补正史之不足。唐代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带来了大范围的通婚 ,从国家政策看 ,政府并不鼓励这种通婚 ,通过《太平广记》狐篇可知中土人士对胡汉通婚是持反对态度的  相似文献   

18.
《唐律》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的最完备的一部封建法典。但对于《唐律》在唐代的实施,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刘俊文先生认为:《唐律疏议》历经高宗、武后、中宗、玄宗等朝,其变化都属于个别内容上的增改或个别文字上的修订,故“《唐律疏议》并非永徽或开元一朝之典,而是有唐一代之典”,其实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田振洪 《东南学术》2012,(4):143-154
在唐代社会,契约是调整民间普通民众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官府对契约虽有一定的立法,但民间社会在契约的订立、形式、履行等方面也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本文通过选取当时民间借贷契约违约责任作为考察的视角,分析认为:民间规则与国家法律的精神基本保持一致,但两者也有冲突和矛盾的一面,与此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构建传统唐代基层社会的契约秩序。  相似文献   

20.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个人"匿名化是以"隶属于分工"、"隶属于阶级"、"隶属于观念"等用语表现出来的.厘清个人概念实证的特征,领会其批判的维度,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个人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的深意.从实证的特征而言,阶级社会中匿名化的个人是历史的前提和特定的历史产物;从批判的维度而言,匿名化的个人应当也必然被获得真正自主性的个人所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