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870年发生的天津教案是19世纪70年代规模最大的教案,也是学术界长期讨论的热点之一。但是,以往学者们讨论这起教案时,注意力大都集中在直接引发教案的法国及其保护下的天主教会上,而忽略了与该案亦有着密切关系的英国。笔者拟就英国与天津教案的发生、在教案中所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对教案的干涉及原因等问题进行探索,以期有助于对晚清教案史及中英关系史的研究。一、英国与天津教案的爆发天津教案并不是一次单纯的民教冲突,实是一次反侵略斗争。这起教案的爆发与英国长期对天津的侵略是密不可分的。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  相似文献   

2.
论近代教案     
教案,是近代中国官绅民联合发动、反对西方列强在华的基督教而出现交涉的案件。从1844年浙江定海教案开始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止,共发生大小教案1333起,其中较大教案400余起。本文就教案出现的原因、基本特点、教案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对教案的评价等问题,进行概括性的论述。 产生教案的原因虽说复杂,但概括说来,其基本因素不外以下二种:  相似文献   

3.
1840年后,在西方列强的保护下,基督教重新传入中国。此后不断引发民教冲突,层见迭出的教案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和其它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严复对教案给予了密切的关注。1890年山东教案,1897年山东教案,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及1906年南昌教案发生后,严复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翻译《支那教案论》并附加接语,撰写《论南昌教案》及《续论教案》《耶稣军天主教之历史》等长文。此外,在其译著按语,信函及演讲中,也多处论及教案。与同时代人相比,严复的观点有其自身的待点.本文拟就严复的教案现作一初步探索。一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相似文献   

4.
乾隆十一年福建教案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十一年(1746年),福建发生特大教案,案件由福安蔓延省城,又由福建扩及全国,再由大陆延至澳门,进而牵动葡萄牙政府和西方天主教会,事态发展一波三折,迅速扩大。事件对中、葡、澳及天主教会两国四方的关系演化发生影响。教案中福建当局对教会的控词则对后来的反教宣传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二百多位官员因教案被惩,并负担二十余万两白银的赔款。所有这些,都动摇了他们的政治地位,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也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同一时期,西方国家曾发生过迫害华人事件,但处理结果却截然相反,说明弱国无外交。考查教案对官员权益的冲击,将有助于深化对晚清教案史、基督教会史、中外关系史、经济史和社会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朝鲜李朝末年是基督教迅速在朝鲜传播的时期,同时也是教案迭起的年代。从导致教案发生的直接原因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礼仪之争、党派之争、外交之争,其典型代表是“辛亥邪狱”、“辛酉邪狱”、“丙寅邪狱”。具体分析三类教案,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是导致李朝末年教案迭起的基本原因,而西方传教士对朝鲜国家事务的干涉才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曾荣 《理论界》2010,(9):109-110
1939年的天津事件是在抗战初期中国民族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事件发生后,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谈判中向日本妥协,此举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英日协定的签订更是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民外交运动。对于事件后的国民外交运动,国民政府表现了支持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也对其进行了鼓励和引导,从而形成了民众、国民政府以及中共在事件后的三方互动局面,为维护中国主权和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四川《社会科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等21个学术团体主办的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20日—24日在成都举行。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举行的教案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八十余篇,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反洋教的概念问题。有人认为,反洋教斗争这个概念不科学,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侵略。因此,在表述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天津青年会自1895年成立后,就积极从事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大力介绍和引进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极力推进西方文化在天津以及全国的传播与发展,为天津以及整个中国的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传播的途径是选派会员赴国外留学、观光和旅游,接待各种西方人士,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其文化交流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着重于通过团队成员,在其会所开展各种自下而上的文化交流活动,而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在近代,基督教之传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由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政府所唆使和推动的。它自始至终与殖民侵略紧密相连,是殖民侵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由于种种原因,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侵略四川的活动极为猖獗,重庆则是西方教会势力侵略四川的重点地区之一。他们派遣大批传教士入川,采取各种手段扩张教会势力。外国传教士在各地广设教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家庭和家族与基督教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的教案,是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有些论者对于造成近代教案的原因,只归结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忽视甚至否认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因素,因而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帝国主义侵略,无疑是造成近代教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早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以前的明清初时期,中国官绅反对基督教的教案就已经多次发生了,虽然那时的反教者也怀疑外国教士有侵略中国的意图,但终究是怀疑而不是事实。然而,明末清初反教者的衣钵,却被近代的反教者继承了下来。因此,研究教案要能够“自圆其说”,不能忽略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点摘编     
《学术界》2012,(9):246-251
将人民内部矛盾带回分析的中心申端锋撰文《将人民内部矛盾带回分析的中心》指出,中国正进入一个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时期,近期便有"瓮安事件"、"宜黄事件"等,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些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后,地方政府并没有成功应对,反而显得非常被动,根本原因是在处理这类事件时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社会舆论面前失去了话语权和正当性。社会科学重建以来,学界普遍接受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以公民权为中心的抗争范式取得了支配性地位。  相似文献   

13.
郭海燕 《文史哲》2013,(4):107-117,167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近代中日关系史上,1885年4月英国制造的巨文岛事件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天津条约》签订后,中日两国面临的最大外交课题,也是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围绕巨文岛事件,中日分别在对英外交、对朝外交和中日两国外交三个层面进行了较量,这实际上是一场中日围绕宗属体制的较量。以巨文岛事件为契机,《天津条约》签订后中日在朝鲜对等地位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中国掌控东亚外交主动权,日本孤立被动的格局。中国成功地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强化了中朝宗属体制,将《天津条约》签订后,朝鲜为中日两属之国的状态,恢复到之前的中国专属状态,并给日本的"属邦批判"论和朝鲜"独立国"论彻底打上封印。1885年中国在巨文岛事件外交上的胜利,使日本失去了在《天津条约》中取得的外交优势和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鲜问题的途径,巨文岛事件发生之后的十年期间,《天津条约》一直呈现出一种空洞化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丁平一 《船山学刊》2001,(4):126-129,137
基督教的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都曾先后传入过中国,来华传教士又以天主教和新教居多,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依恃不平等条约,大量涌入中国,传教规模迅速扩大。基督教许多教派都派遣传教士到湘组织差会,许多差会在进行传教活动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传教士的这些活动给近代湖湘文化涂上了一层有别于古代文化的色彩,而传教士的到来引发的多起教案也成为社会各界十分注目的事件。一、基督教在近代湖南受到的抵制基督教所受到的抵制主要是指近代以来连绵不断发生的教案。教案是指中国民众聚集起来,打砸、…  相似文献   

15.
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福建同安人。早年留学西洋十载,回国后人张之洞幕府长期负责外交礼宾工作。曾官至外务部郎中,晚年为北京大学教授。辜氏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保守派人物,一生致力于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维护和向西方传播中国儒家文化,在西方世界颇有影响。1891年长江教案期间,他曾以英文写了一篇重要的反传教文章,题为《为祖国和人民争辩》,到标题为《现代传教士与最近教案关系论》①,发表于上海英文报刊《字林西报》上。在该文中,他首次以“一个中国人”的名义就教案和传教问题,公开对西方公众发表自己的意见,理…  相似文献   

16.
试析西方媒体北京奥运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西方媒体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受众的需要,对中国能否成功举办奥运会存在着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质疑、抵制北京奥运的声音一边倒,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受到严重的挑衅。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显著变化,其报道视角由质疑、抵制北京奥运会转向肯定和赞扬。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化得益于信息的公开透明、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的有效组织、中国新闻媒体有效舆论引导以及知名公关公司的专业支持,这对于今后中国政府和媒体应对西方媒体的报道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代天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点,而租界则在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西方文化主体的基督教会,依托租界,对天津的教育、报刊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本土文化也极大地同化了租界内的西方文化,使其成为中国化的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结果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租界文化,并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天津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光绪前期(19世纪后期),西方宗教在华北的扩展及其劝诱秘密教门的信徒改奉天主、基督的活动,日益引起各派教门的普遍憎恨和拼死反抗。华北历次教案的发生大都是秘密教门的信徒及游民冲锋陷阵。从教案的轨迹考察,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教案多发生在南方和长江流域;70年以后西方宗教在华北迅速发展,被西教教会拉去的秘密教门的信徒也日益增多,教门与教会的矛盾迅速激化,成为19世纪后期多次教案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活跃在热河、直隶、东北等地的“金丹、在理两教,与天主教教民素不相能”,并在1891年发动了“杀洋灭教”的武装起义,它的打击目标和斗争口号等仍然局限在焚毁教堂、  相似文献   

19.
晚明南京教案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教案。关于这次教案的起因,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耶冲突、晚明党派之争、中西文化冲突等方面。实际上,晚明中外局势下西方殖民活动的威胁亦为南京教案爆发的一个重要诱因,只是学界迄今仍鲜有论及。  相似文献   

20.
<正>民间常说:"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小洋楼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2015年,随着大型纪录片《五大道》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天津小洋楼再次成为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它独特的建筑外貌以及其间隐藏的种种传说,都吸引着人们去探究民国天津的历史文化底蕴。小洋楼是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租界文化在天津的历史遗迹,近些年来,随着都市现代化的发展,象征西方文明的租界文化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新的研究趋势暗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