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现今一提到胆固醇,人们就把它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联系起来,尤其是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着对胆固醇的畏惧感。一些人专吃素食,对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品不敢问津。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胆固醇在人体内是参与代谢过程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它可以促进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通过它转变激素和维生素,如果没有胆固醇,性  相似文献   

2.
姜是一种人们熟悉的菜肴和调味品,也是大多数人所知的一味常用中药,无论是生姜还是干姜,都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但两种姜在性能与药理作用方面是有差异的,不能随意混用. 生姜 有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等作用,在解热、止呕和解毒方面具有独特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所致伤风感冒、头痛鼻塞、发热咳嗽,医治胃寒呕吐、解鱼蟹毒等.生姜可以直接食用.例如,用鲜姜30克切片与红糖煮水,趁热喝可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而将鲜姜榨汁饮用可治胃寒呕吐、咳嗽痰多等;吃鱼蟹时加些姜末与醋,可防鱼蟹之毒.  相似文献   

3.
做菜大都离不开用油,油除了有传递热能的作用外,还可调和菜肴的滋味,增进人们的食欲,同时油也可以为人体提供必不可少的脂肪。 然而,目前许多人做菜用油走入了误区:一是认为“油多不坏菜”,用油无节制;二是不能根据菜肴的特点而掌握好油温;三是将油反复使用,使油脂中的营养成分因化学变化而遭到破坏,同时产生有毒物质而影响食用者的健康。为此,笔者谈一谈对合理用油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琼州学院学报》2016,(6):101-105
传统社会中崇尚朴素自然观的人们以"素食"为尚,到了民国时期,在新观念的支配下,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素食运动"。素食运动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合力促致的结果,其主旨既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厉行节约之风不谋而合,又与时人"健康"与"美"的观念较为一致,同时又受到传统佛教文化和西方社会素食之风的双重影响。就素食主义中最有价值的一些观点而论,素食运动在当时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于当时国人渡过难关、养成克俭之风有所助益,也是中国健康与营养观念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反映。  相似文献   

5.
做菜使用调料可起到突出原料正味,压制异味,为菜肴增香添鲜的作用。调料的投放很有讲究,投放的多少、投放的时间、投放的先后次序都对菜肴的色、香、味、形等产生微妙的影响。即使同样的调料,投放量和投放时间不同,调出的菜味  相似文献   

6.
胡椒既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具有一定药性,可以起到食疗的作用.但胡椒有黑白之分,不同种类适合烹调不同的菜肴,二者在营养和疗效上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7.
每家做菜都免不了使用调料,但同样的调料调出的菜味却大不一样。烹饪使用调料可起到突出原料正味、压制邪味、为菜肴增香添鲜的作用。调料的投放很有讲究,投放的多少、投放的时间、投放的先后次序都会对菜肴的色、形、味等产生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朝时期,佛教广泛传播并深刻影响着佛教信仰者的生活。由于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佛教信徒为了表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而使素食风气盛行。这种素食风气表现在佛教僧人与世俗信徒的斋食与日常饮食上。当时国家最高统治者对素食采取放纵的态度、南朝梁武帝对佛教素食大力倡导的影响以及因民族融合的加深而使北朝少数民族饮食生活的改变,都促使当时佛教僧人与世俗信徒素食风气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爆烹的诀窍     
爆锅和烹锅对菜肴味道的影响很大,掌握得好,可以使家庭菜肴上一个档次。 爆锅,也称炝锅。在采用爆、炒、烧、熘、焖、扒等烹调方法制作菜肴时多需爆锅。 爆锅的关键是:首先要热锅凉油,再将油烧至微有青烟,油从四周向中间翻动,这时加入葱、姜、蒜等,然  相似文献   

10.
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对人体保健有特殊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保健食品之一。魔芋食品加工除了用魔芋精粉加工普通的魔芋豆腐之外,还可以加工魔芋仿生素食,如素腰花、素虾仁、素肥肠、素鱼片等。现将仿生魔芋素食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严明 《家庭科技》2006,(2):35-35
如今人们的膳食中“三高现象”不少,这很不利于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营养专家认为,人们应该经常吃些素食刮刮“油水”。以下5种食物有降脂清肠功效, 应该常吃。燕麦具有降胆固醇和降血脂作用。由于燕麦  相似文献   

12.
《家庭科技》2006,(3):32-33
俗话说:衣穿布,食要素。吃多了荤食,人们的饮食自然就逐渐回归清淡。素食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素菜清鲜、清淡、清净,既调剂了口味,又清理了肠胃。素食不再只限于某些宗教上的原因,更多人吃素, 是着眼于身体健康,或是在长久的大鱼大肉之后,为口腹寻求一种清新的调剂。素食主要原料是大豆、青菜和魔芋等,营养价值丝毫不逊色于肉类和蛋奶,还能降低脂肪和胆固醇。有数  相似文献   

13.
郝时 《家庭科技》2007,(4):40-41
一、原料 做菜离不开原料,而原料本身就有其特殊的气味或滋味.比如黄瓜的清香.羊肉的膻,鱼类的腥等.原料本身气味是菜肴口味的基础.如果我们想做清香淡雅的菜肴,可选用绿味青蔬,想做浓香味厚的菜肴便用鸡鸭鱼肉原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阐述佛教素食传统形成的必然性及其社会意义,表明素食饮食的传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体现了佛家对于众生平等的追求与对人类命运的深度关切。  相似文献   

15.
芹菜是人们餐桌上的家常菜。它含各种丰富的营养素,每100克芹菜含铁量高达8.5毫克,可用来治疗缺铁性贫血;每100克芹菜含钙量约160毫克,也是补钙的佳蔬。大多数人吃芹菜时把菜叶丢掉,只食用杆茎,这是很可惜的。据有关部门测定,芹菜叶子和杆茎相比,叶的蛋白质高45%、脂肪高约1.7倍、胡萝卜素高28倍、维生素B_1高4倍、维生素B_2高4.5倍、尼克酸高3倍、维生素C高约5倍。 利用芹菜可以做出多种味鲜色美的菜肴。将其在沸水中焯过,可以单独或与其它菜类拌成凉菜;可以  相似文献   

16.
用微波炉蒸鸡蛋羹可以不可以?可以,但是却蒸得并不好吃。微波炉做出来的菜肴味道确实容易打折,但是毕竟用微波炉做菜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利,还有节省时间又可免受油烟之苦。如果可以掌握方法,用微波炉也可以做出好滋味!  相似文献   

17.
雨文 《家庭科技》2006,(6):34-34
“保钙”的菜肴搭配技巧是荤素混食、豆谷混食。在烹饪时,要尽量去除影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以保存更多的钙。烹调荤菜时常用醋糖醋鱼、糖醋排骨等是最利于钙吸收的菜肴。醋是酸味食品,不仅可以去除异味, 还能使鱼骨、排骨中的钙溶出。鱼、排骨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较高,在酸性环境中,钙与蛋白质在一起,最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几种重要的石器文字在古文字阶段汉语的规范化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可帮助我们对秦代书同文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对制定现今的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有所启示。从侯马盟书的文书格式和标点符号使用中,可知语言文字系统是一个整体,某一要素的规范化对其他要素具有补充作用。从行气玉铭的书法艺术中,可知书法文化和书法家在汉语规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具有规范社会用字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培养儿童自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规范化意识。从石鼓文、诅楚文、秦骃玉版中,可看到古文字形体的更迭,为秦代书同文采用的小篆字体作了铺垫。从秦代刻石中,可看到政治力量、文人自觉意识和语言文字发展规律对汉语规范化的促进。汉语规范化的力量可分为社会性力量和科学性力量,二者是共同发挥作用、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杨勤 《家庭科技》2006,(8):33-33
水果菜烹调方法多样,热炒、煮汤皆可,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依水果的特性,选择最佳的烹饪方式。例如蒸煮的菜肴,宜选用果肉丰满、果皮坚实,能耐高温久煮者,柳橙、青木瓜皆是好选择;在熬汤时,可以用脱水干果,如杨桃干、凤梨干,或是甘蔗来增加汤的鲜美滋味;热炒的菜,为避免汤汁过多,宜选果肉出水稳定者, 如芒果、荔枝等;口感清脆的苹果、梨子、香瓜,则宜切片快炒或切丝凉拌,都别具风味。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体裁具有类型学意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和联系之中,有种可属,有类可归;具有时代意义,反映出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情况和人们的审美心理;具有审美意义,在语言状态、结构状态、形象状态诸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具有民族意义,在语言和结构上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具有文学意义,对作家创作起到规范的作用,对文本形成起到制约作用,对读者欣赏起到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