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刘新利 《文史哲》2002,(2):132-136
8世纪末之后,德意志人自认为不同于其他日耳曼人,从而形成德意志语族。德意志语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德意志人自我意识增长的过程。15世纪以后,德意志民族没有实现民族国家的原因在于其民族自我意识仍然停留在中世纪。  相似文献   

2.
吴爱萍 《理论界》2007,(5):23-24
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与民族和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继承传统和谐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汉晋时期白族先民族名的演变略论人消失与叟人和爨人出现的原因马曜历史上以民族为对象所作的观察和记述,特别是对民族源流的研究,同民族本身的产生一样源远而流长。每个民族共同体及其成员都关心自己的来历,即本族的源流。这是每个民族特别是近代民族的自我认识的要...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包括信仰、道德、习俗在内的生活方式的整体。生活是人的生活,文化凝结和传递的主体是人。人生活方式的特征反映文化个性,人生活方式的进步反映文化进步。但是,人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特征是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实现的,人在把文化印记打向自身的同时,也把文化印记打向了自然界。打向人自身的是人文化,打向自然界的是物文化,它是人的生活,人的信仰、道德、习俗在自然界的体现。文化凝结和传递的主体是隶属于民族的,不同的民族文化铸造了不同的人,不同民族打在自然界的也是不同的文化印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有关统计资料及报刊得知:目前人类共有民族2000余个,但人数有的达几亿,有的才几十。汉族人、印度斯坦人、日本人、巴西人等7个民族,其人数在1亿以上;1亿以下,1000万以上的民族有202个;1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民族有92个。中国的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口等民族,虽被称为“少数民族”,但与世界各民族相比较,仍算得上是“大户”,其人口,均在100万以上。其中,壮族人口有1200多万,在中国各民族中居第2位,在世界各民族中居第60位。(四执…  相似文献   

6.
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来自蒙古草原东部的貊人、夫余人,也有东北古 老的居民秽人、句丽人、真番人,还有来自中原的汉人。在简句丽政权统治下,上述民族进行长期 的民族融合,而后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并被贯以其政权的称呼,被称为高句丽人。  相似文献   

7.
曾涛 《中文信息》2013,(8):124-125
每个人都梦想,每个民族也有梦想。“中国梦”是中国的梦想,是达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更凝聚着中国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民族理论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民族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具体分析中国民族、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揭示了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问题的特殊性;通过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引导各民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纲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经验,对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功彪史籍的蒙古民族在历史上不仅以武功著称,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我们在历史上听得太多的是关于蒙古人的战役和屠杀,而听得不够的是他们对学问的好奇和渴望。”①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急剧的民族变迁和社会变革中自强不息,得以存在与发展,是因为蒙古民族从不排斥任何有益的外来文化,继承并发展了丰富多采、光辉灿烂的游牧文化。本文仅就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多元成份,即蒙古民族对异族文化的吸收与融汇作一探究。“当成吉思汗团结了蒙古各氏族包括蒙古人和突厥人,领导他们向东方和西方征服世界时,他不但继承了帝国的传统,而…  相似文献   

10.
《四川社科界》2004,(12):27-28
为进一步加强四川省民族法学研究会建设,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川省民族法学会于12月14日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民族法学研究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全省各地80余名民族法学专家、学者和学会会员参加了会议,省人大副主任、民族法学会名誉理事长刘子寿出席了会议,省社科联派人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论各民族共同繁荣王玉,何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正确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诚心诚意帮助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2.
云南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众多是云南一大特色,我国56种民族中,云南就有52种,其中,人数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种,此外尚有未定族系的苦聪人、克木人等。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分,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少数民族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学的双重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一个很难摆平却又必须摆平的问题,即幸福与德行有可能相背离的问题:   一个有福的人未必是一个有德的人,有可能一生屡做恶事;   一个有德的人未必是一个有福的人,有可能一生历经苦难。   一个民族若要维护其社会公正,就必须设法在这德与这福之间保持某种平衡:   对那些有福而无德的人予以追究,   对那些有德而无福的人予以补偿。   反之,若不做这种追究和这种补偿,那些有福无德的人就会无所畏惧,那些有德无福的人就会深感失望。于是,这个民族就会出现价值失衡,只重视幸福而轻视德…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为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提供了前提与基础。妥善运用民族文化资本,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以旅游富西部民族地区、兴西部民族地区,将是西部民族地区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和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民 族 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根 基人类的任何文化都是在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所处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现实经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山东聊城地区的回回民族邱兴旺,杨连民聊城地区地处冀鲁豫3省交界地带,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南依黄河,京杭运河由南而北贯穿中部。现辖6县2市,全区3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为50306人,其中回族人口有48552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6%(据1...  相似文献   

16.
金荣权 《云梦学刊》2007,28(2):44-47
楚辞尤其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大量运用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体现了楚辞的创作特色,同时也折射出楚民族的文化气质与民族精神,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即:民族文化个性与理性兼融的精神气质、人神合一的文化特色、念祖爱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东方秽与貊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近年学术界出现的秽貊族史研究的热点,进行回顾与反思。本文以为,秽貊,作为民族实体,出现的时间,并不那么古远。早期文献里的秽貊族称,是春秋战国至秦汉间,古典作家追述古史,以中原为中心,对东方部分民族带有贬意的泛指,并非对具体民族的专指,他们与汉代出现的秽貊实体,不是同一民族概念。秽貊,作为民族实体,分布的地域,也不是那么广阔。所谓秽貊起源秦晋高原、华北平原说,以及商先秽貊说,夫余秽人说,青丘、周头秽貊说,东北地区大部分水系名称皆为秽貊音转说,证据都不足。以地望重合为依据,认定秽貊考古文化,更难以成立。一些学者认定的秽貊人及秽貊考古文化,其中不少一部分应属于东夷人领域。  相似文献   

18.
“交往”与历史转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克维尔曾指出:“在贵族时代,每个民族或每个个人,都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同其余的民族或个人隔离。在民主时代,人们的积极好动和强烈愿望,使他们不断地改变其住所,而不同地方的居民便由此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和取长补短。不仅已经是同胞的同一民族成员是如此,而且不同的民族也在同化。结果,乍一看来,这些在各个方面都一致的人,好象形成了一个每个公民在其中都怦如同一民族的民主大集团。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人类的本来面貌显示出来。”①托克维尔实际上指出了两种不同文明水准的民族之间的重要差别:落后的民族,表现为静止不动…  相似文献   

19.
列宁主病重期间所作的政治遗言,提出了处理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一系列政治原则。列宁认为,社会主人国家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联盟应当是自愿参加的民族联盟;鉴于沙皇俄国对于非俄罗斯人的奴役和压迫造成各少数民族对于俄罗斯人的不信任,甚至应该用对本民族的不平等来抵偿过去对被压迫民族的不平等。列宁还对党内存在的大俄罗斯思想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列宁将民族平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现实基础,为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想,而对列宁思想的背离,则最终导致了苏联的民族危机。  相似文献   

20.
僰人、西爨白蛮和白人,各有自己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僰人、西爨白蛮和白人,各有自己的源流段鼎周在云南古代民族中,曾先后出现了三个族名音近的民族,即:战国到秦汉的人,唐宋的西自蛮,明清的白人。这三个民族,文明程度都比较高,在云南各族古代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学者认为,他们之间有承袭关系。我则认为,他们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