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时间与空间构成了叙事的两个基本维度,如果说线性叙事注重的是时间的叙事功能,空间叙事则更加关注空间的叙事功能。《卷耳》、《七月》等篇即以对歌形式或曰对答之体,为我们呈现了《诗经》作为民歌或仿民歌的生成特征——空间叙事性。  相似文献   

2.
《丛林猛兽》与《伤逝》在叙事技巧和主题上具有相似性。两篇作品都通过控制叙事距离形成双重声音,达到反讽效果。聚焦人物与隐含作者、读者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呈现动态的变化过程。两篇小说都表现了爱情与救赎、逃避虚无的主题思想,折射出作者对意义的焦虑。  相似文献   

3.
为使学界重新认识《庄子》和《论语》的关系,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庄子》重言和《论语》的关系,发现《庄子·大宗师》篇中子贡助理子桑户丧事和《庄子·天地》篇中的子贡遇汉阴老人两则重言在叙事上对《论语·微子》篇中子路问津和子路遇荷榛丈人两则故事存在模仿的倾向。同时指出《庄子》重言在叙事模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造和扩充,从而超越了《论语》。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小说叙事在20余年间经历了从宏大叙事向个体叙事的变迁.宏大叙事和个体叙事都表现为个体的故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个体的差异.小说《舞台》和《青衣》之间的差别,是对这一变迁的完美体现.对两篇小说几个细节的比较,可具体展示宏大叙事和个体叙事在塑造个体时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记言兼叙事的历史文选,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散文总集,其中的叙事篇章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金縢》。《金縢》全文调动了周公、成王和史官三种叙事视角,通过对三种叙事视角的限制和调整,造成全篇情节上的矛盾与悬念,具有强烈的小说审美效果,因而其被许多研究者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短篇小说。应用叙事学的视点理论,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从人物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两方面对《金縢》的叙事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揭示《金縢》文本深层的思想内涵和潜在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围棋文化"入手,结合它与象棋文化在文化隐喻上的区别,并从宏观战略策略思想和微观具体战术方面分析《封神演义》的战争叙事彰显了围棋棋法的特点,论述围棋文化与棋法对其的广度与深度影响,指出其叙事法则、内在理路、文化笔法和文化隐喻主要是围棋文化与棋法。同时,也简论了《封神演义》稍稍附带有象棋棋法式的战争叙事。两相结合,综合来看,《封神演义》具有实实在在的"棋式战争叙事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源起于《诗经》,到了汉魏六朝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孔雀东南飞》是此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作品,其中的叙事形式与笔法深远地影响了唐朝以及之后,尤其是清朝的叙事诗传统.《孔雀东南飞》除了在诗歌主题、抒情传统以及社会文化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之外,在叙事形式,尤其是在叙事声音与观点、聚焦书写形式、系列与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上,更是展现出当时诗歇最高的叙事成就,并深远影响着后代诗歌的叙事书写传统.藉由当代西方的叙事理论,就其中的叙事声音、观点以及聚焦形式,来分析这篇作品如何在浓厚的抒情氛围之下述说故事,又如何在叙事之中传递浓郁的抒情气氛,以此来重新探索这篇叙事杰作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 ,并以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特征和发展为参照系 ,对《聊斋志异》的叙事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聊斋志异》近五百篇作品的叙事角度大体上可分为中立型叙事角度、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戏剧式叙事角度、全知叙事角度和限知叙事角度 ,并分别以某些典型作品为例作了细致的论证分析 ,由此不难看出 ,蒲松龄在运用叙事角度方面的清醒意识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短篇小说巨匠门罗以擅长书写女性叙事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播弄》是门罗的代表性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一对"陌生"恋人因命运的播弄,恋情无法修成正果的悲伤爱情故事.叙事策略是这篇小说的特色所在,尤其是叙事时间是该小说的点睛之笔.运用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距、频率方面探讨小说《播弄》的叙事时间及叙事审美艺术,以期更好地理清门罗的写作思路,欣赏作者安排叙事时间的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短篇小说巨匠门罗以擅长书写女性叙事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播弄》是门罗的代表性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一对"陌生"恋人因命运的播弄,恋情无法修成正果的悲伤爱情故事.叙事策略是这篇小说的特色所在,尤其是叙事时间是该小说的点睛之笔.运用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距、频率方面探讨小说《播弄》的叙事时间及叙事审美艺术,以期更好地理清门罗的写作思路,欣赏作者安排叙事时间的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11.
湖南白族本主信仰一方面秉承了云南白族本主信仰的传统,具有突出的原始宗教信仰诸表征及本质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历经军事迁徙、辗转落户的特殊历史进程并受到与当地土家族、苗族散杂居的地理人文环境影响,致使湖南白族本主信仰的类型及特征与云南白族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地理及区域文化印记,兼收并蓄巫、释、道、儒诸文化,并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信仰文化不断交融。  相似文献   

12.
瑶族民间组织是指在瑶族社会中,由瑶民自发组织形成的,调整瑶族社会关系的村寨机构。瑶族民间法是指瑶族人在处理和调整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时,用以约束全体成员,维持社会秩序,解决争端和纠纷,逐渐形成的共同行为规则。瑶族民间组织和民间法在当今瑶族社会中仍有现实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瑶山经济发展、传递民族文化的正面影响,也有阻碍瑶族社会发展的守旧、保守落后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群体意识与回族凝聚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部分,中国回族的民族意识中最为突出的是其民族群体意识,极强的民族群体意识为回回民族高度凝聚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日,回族群体意识依然在不断抬升,内部凝聚力依然在不断增强,但这种抬升和增强,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维护自身民族的群体利益,不能损害其他民族的群体利益。当代回族调整民族内部结构,树立健康的民族心理,是谋求与各兄弟民族长期和睦相处,集中精力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实现与各兄弟民旋共同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婚俗中的宗法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土归流前,土家族的婚姻较为自由。改土归流后,土家族的婚俗失去了许多原有的民族特色,与汉族的婚俗趋于同化,封建伦理道德的烙印十分明显,在婚姻缔结原则、婚姻形态和婚姻缔结程序中都具有强烈的宗法性。土家族婚俗中的宗法性因素至今仍有其残余形态,对此应加以改造利用,以利于土家族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境下,民俗的内容会有所变动,或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当前的"遗产运动"中,少数民族知识精英正努力剔除此前国家话语中对其相关民俗"迷信"与"色情"的"污名化"标签,并极力将之"净化"或改造成为一个"正面的"或"有意义的"论述与实践。本文通过对大理白族"绕三灵"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探讨,认为如何在理论及现实层面上妥善处理少数民族民俗"遗产"的历史内容与其时代性及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议题。  相似文献   

16.
略论纳西族和藏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纳西族与藏族无论在族源、语言、宗教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渊源和关系;而且在政治和文化上也相互影响;在经济上长期互相交流;同时两个民族还相互频繁移民。  相似文献   

17.
重读《花篮瑶社会组织》,深入分析费孝通先生早年进行学术研究的动向,指出《花篮瑶社会组织》首次挖掘披露了金秀大瑶山花篮瑶的人口情况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状况;第一次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深入剖析了金秀大瑶山族团及族团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第一次尝试并成功运用“微型社会学”调查研究剖析花篮瑶社会,从而分析《花篮瑶社会组织》的研究成果为后人所提供的积极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壮族麽教是从壮族原始巫教中发展演变而成的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原始巫信仰在壮族麽教中元所不在,如影随形。壮族布麽由巫觋演变而来,壮族布麽与女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遂昌县畲族的传统资源特别是文化资源和相邻的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比,其保存不容乐观。尽管如此,在类似的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一些积极的传统资源遗存可以挖掘和利用,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培养和重视少数民族精英人物、为少数民族的传统活动建立一个公共活动场所以及鼓励本民族语言的使用,对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培养和民族传统的保持...  相似文献   

20.
神话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前的黎明之光,是原始文明的最高成果。古典神话已离我们渐渐远去,但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如佤族距离人类的童年时代不到百年,他们还在以神话的方式思维着,他们还在创造着神话,他们的神话是活形神话。对两种不同时间段的神话———古典神话与现代佤族活形神话进行比较,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而展示神话发展的真实历程和佤族活形神话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