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人们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高潮。为了深入地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有以下几个重要问题需要理清:一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何界定;二是邓小平外交思想与邓小平外交战略有何区别;三是邓小平外交思想中尚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中国经济为目的的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 ,不仅构成了邓小平思想内容 ,而且也是我们党和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实施的原因 ;阐述了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 ;叙述了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述了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略论邓小平的对日外交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内涵丰富.中日友好是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的重要基石;对日经济外交是其对日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既团结又斗争、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求同存异是邓小平对日外交的基本策略.邓小平对日外交的真知灼见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周恩来所创立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在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冷战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积极开展和平外交,进一步开创了我国对外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全方位外交顾元华     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同志及时把握住   试论邓小平全方位的外交思想          有利的历史时机 ,确定了全方位外交思想的内涵、内容、特点 ,在新世纪 ,我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尽管较为严峻 ,但是 ,只要我们以邓小平全方位外交思想为指针 ,从实际情况出发 ,就一定能够开拓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基础、外交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等问题的分析,揭示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鲜明特征,认为邓小平从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上各种力量对比变化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的外交问题,对于我国外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提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基点是谋求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出发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外交原则等,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十八大以来,中国面临着因领土纠纷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考验,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将邓小平外交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使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时,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运用辩论思维方法综观国际风云变幻,洞察国内外形势发展,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思想。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与实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外交战略的崇高美,外交策略的智慧美,外交艺术的和谐美和外交风格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正确处理我国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历史渊源表现在把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秉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对时代特征作出准确判断 ,是对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有效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主题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安全 ,利用和营造国际和平大环境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立论基础 ;不对抗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是邓小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主题的基本内容 ;利用矛盾、处变不惊、灵活务实、韬光养晦 ,是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2.
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的根本因素。邓小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外交出发点的中国领导人。在邓小平的战略视野中,将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出发点,将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国家利益的根本内容,突出中国外交的国家经济利益,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和平与发展利益的一致。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战略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内涵丰富而深刻 ,它既顺应了当今世界形势变化 ,又结合了新时期中国国情 ,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完善了新中国外交战略 ,至今对中国发展对外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着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和对外交策略的制定,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独特的外交思想和外交风格,也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个外交时期。50年外交的得失,为我们21世纪外交战略的选择指出了科学的方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指导新世纪外交,积极推动伙伴关系外交,实施全方位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5.
先秦邦交思想中的现实主义是在我国先秦时代持续不断的“并国”、“兼国”、“服国”的过程中发酵、萌芽、生长起来的。现实主义所表现出的远天道、重人道,重征伐、尚甲兵,重霸道、尚兼并,重纵横之术、尚攻伐之道的思想是中国外交思想史,尤其是中国先秦邦交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不仅完成了爱国主义与国家利益观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而且还把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外交思想,对我们应付和处理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事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是邓小平确立其外交思想的科学视角。和平是两个大局互动的前提,独立自主是国内大局融入国际大局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话合作的基础,开放是联结的形式,发展是共同的目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两个大局观的指导下,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努力开拓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维护国家主权 ,反对干涉内政 ;坚持睦邻友好 ,维护世界和平 ;坚持国际平等 ,反对霸权主义 ;坚持对外开放 ,反对照抄照搬四个方面论述了孙中山和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异同 ,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文章指出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对孙中山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并对国际形势进行科学预见和论证后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