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8月18日至22日,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在重庆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大足县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承办。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荷兰、丹麦、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中国、香港、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97位专家学者和其他人员共205人出席了本次盛会。与会专家学者共提交了71篇论文,对大足石刻展开了多层面、多向度的探讨和石窟研究的互动与交流。归纳综述如下:一、图像研究图像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综述陈明光,黎方银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95年9月7日至10日在四川大足龙岗镇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与’95中国大足石刻艺术节同期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加了艺术节万人大会开幕式及其有关活动。大足石刻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足石刻艺术在蓉展出期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于1985年11月28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了大足石窟艺术座谈会。以下仅就座谈会讨论的几个问题,简述于次; 一、大足石窟在中国石窟史上的地位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足石窟不仅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而且开创了中国石窟史的一个新阶段,成为中国晚期石窟的代表,其特点是;(1)造象数量多(五万余躯);(2)造象时期晚(晚唐开创);(3)造象时间长(从晚唐下至明清);(4)造像保护完整;(5)雕刻精美;(6)内容丰富(佛、道,佛道合龛、儒佛道合一等)。此外,大足石窟填补了宗教史、雕刻史的空白,是石窟艺术民族化、地方化、世俗化的典范。大足石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藏之一,我们不仅应当肯定它在中国石窟史上的地位,而且还可以通过比较研究,确立它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大足石刻发展成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最后一个高潮———第三个高潮,经过了一个比较漫长而复杂的积淀过程,提示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线路问题。不管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南传系统"说还是"北传系统"说,都在一定层面上肯定了四川地区是早期被染印度佛教及其艺术的地方。印度佛教及其艺术首先在四川地区扎下根来,进而开花、结果,瓜瓞绵延,并终至兴旺发达,其标志就是大足石刻艺术辉煌世界的精彩构筑。摇钱树造像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5.
大足石刻研究学会一九八六年年会,于四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在大足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厦门、新疆、山西、陕西、河北、甘肃、河南、云南、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教授、石窟文物工作者一百一十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四十多篇。会议充分交流了学会成立以来的研究成果。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情况概述于后。在年会上,与会同志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热烈发言,着重从大足石刻研究的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足石刻造像 ,据现存纪年造像镌记 ,开凿于初唐高宗永徽元年 ,然具规模的造像 ,晚唐方渐大兴 ,至南宋更达到鼎盛。今大足石刻名下 ,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唐、宋、明、清各代石窟 75处 ,像约 5万余尊。造像内容 ,儒、释、道“三教”并臻 ,而以佛教为最 ,佛教造像中又以密教为特色。大足石刻铭文 ,包括刻在大足石窟、古塔各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不同质地上的各类、各种内容的文字 ,概略而言可分为四大类。这些铭文 ,为大足石刻研究 ,乃至为中国石窟建设史、艺术史、宗教史及地方史的研究等 ,都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瑰丽的大足石刻   作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的重庆,惟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就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因为拥有“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佛教、道教、儒教三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更因为大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三大有利条件,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相似文献   

8.
最近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建馆十周年、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庆典 ,在重庆市大足县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举行。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共 1 90余人出席了大会。会上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胡昭曦受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委托对大会表示祝贺。年会期间 ,首次对本会会员在第四届年会之后出版、发表的著述进行了评奖。收到申报评奖的专著、论著 35篇 (本 ) ,经专家组评荐出一二三等奖 6项 ,优秀奖 1 4项。对获省部级一等奖的《申报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和历…  相似文献   

9.
10月9日,本刊编辑部在大足县与大足石刻博物馆部分同志举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同志有大足石刻博物馆馆长郭相颖、副馆长陈明光等同志。副县长曾祥昆、县委宣传部长龚智等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中宾主双方就“大足石刻与巴蜀文化”议题交换了各自的看法。会上提出了一些对大足石刻透视的新角度、新观点。通过交流,与会同志认为:大足石刻艺术是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代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楚文化、以及外来的佛教文化有机地结合和创造性地再现。大足县石刻分部很广,但其精品集中在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纂山、石门等地。其中  相似文献   

10.
以宝顶山大佛湾石刻群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规模宏大的"两宋世风俗画迹",铸造了极为可观的世俗生活美的壮丽景观,当世民众尤其是北、南两宋时期的丰富社会生活十分直接地进入到了诸多无比辉煌的石刻画面的构筑之中,使其内在的思想意识"润物细无声"般地实现了感化信众们灵魂的目的.大足石刻可谓前此石窟艺术世俗生活美创造发展的集大成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中文信息》2008,(1):22-23
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四川大足县龙岗镇。1952年11月,成立大足县石刻保管所,1953年更名为大足县文物保管所,198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博物馆。藏品主要是密布全县的摩崖石刻,时间起于初唐、经五代、两宋、明全清,共有龛窟1030个。  相似文献   

12.
初探大足石刻是宋史研究的实物史料宝库陈明光大足石刻,是四川大足县内的问世于初唐永徽,时至晚唐景福方兴,历五代至南宋崛起的摩崖造像群的总称。大足素称“石刻之乡”,摩崖造像遍布全县,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达74处,计像6万多躯。其中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3.
《安岳大足佛雕》专著已在台北·艺术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1996年6月被列为中国国家社会基金课题(原名《安岳大足石窟艺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研宗教艺术的著名学者胡文和独立撰著,对两大石窟遗址作了精彩的对比研究,系第一手资料公开出版。原四川省石窟遗址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安岳、大足县境内的石窟遗址则是众多璀璨明珠中两颗最耀眼的!作者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尚未有将各大石窟遗址相联系作对比研究的出版物,安岳和大足石窟的各自出版物亦如是。作者尝试将两地石窟佛雕从图像学、比较学的角度联系研究,所以这本专著堪称填空白的…  相似文献   

14.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教雕塑程式的突破等,构成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西部论坛》2013,(6):37-37
2013年9月14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协同承办的"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在大足召开。来自国家、重庆市相关部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所高校以及大足区相关部门的17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参会。大足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陈廷  相似文献   

16.
感动 《快乐青春》2009,(9):38-39
重庆大足石刻中,有一尊精美绝伦的千手观音造像。技艺高超的工匠,以正面山体为背景,将佛像开凿出来,并依照山势,在佛像周围的空余岩石上雕满了不同姿态的手臂。每只手的手心各有一只眼,手握法物各异。  相似文献   

17.
8月8日,在四川省社科院召开了“四川石窟艺术研究”座谈会。会议由“四川石窟艺术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谭洛非副院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课题组成员,并特邀院外专家省博物馆王家佑研究员,省教育学院龙晦教授,省文物处处长、考古研究所所长肖宗第副研究员参加。会上对我院“四川石窟艺术研究”课题组成立以来6年的成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对下一阶段的组织与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会上专家们对课题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研究方向、具体步骤及措施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  相似文献   

18.
大足石刻陆续成于从唐到宋的时期,位于四川省大足县境内,共有石刻造像五万多个,分布于四十多处,其中以北山和宝顶山最为集中。这些石刻巧妙地利用了岩形、水源等自然条件,科学地把文学、艺术和力学、透视学等融为一体,形象地反映了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的不同特  相似文献   

19.
《重庆社会科学》2006,(8):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弘扬巴渝文化,2006年6月7日,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庆师范大学主办,重庆工商大学协办,重庆市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巴渝文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重庆市社科联,云南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三峡学院、涪陵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等各大专院校,以及远古巫文化研究学会、重庆文史馆、三峡博物馆、重厌大足石刻博物馆、出版工作协会、重庆民俗学会等各学会、协会近50名专家、学者到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们饮誉世界,震烁古今。在这杰出的人类文明形成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付出了艰巨的劳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境内的石窟,就是我国古代云南少数民族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群山连绵,奇峰突起,怪石林立,如狮如象,神态各异。这里因有巨石如钟而取名石钟山。著名的剑川石窟的主要石刻就雕在这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因而又称为石钟山石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石钟寺、狮子关、沙登村三个区域的16个石窟。石窟的题记表明,剑川旧窟是从南诏到大理国时期数百年间逐渐开凿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