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诸多理论问题的讨论中,劳动力是不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后还有没有按劳分配等问题,皆存在特殊的难度。因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还会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问题,容易导致政治上的错误。但我国理论界不避嫌疑,一直有学者在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从已有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考察,发表我们的见解。一、“劳动力市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结果大家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论述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定量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历史条件。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关于劳动力商品属性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檀秀枝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历来是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确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劳动力市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把“积极培育和规范金融市场和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劳动制度改革”学术研讨会侧记童源轼中国劳动学会于前些时在北京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劳动制度改革学术研讨会”.与会的29位学者,围绕着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制度这个中心,就劳动力产权、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市场、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4.
论劳动力商品张素芳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是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然而,理论界对于劳动力是否商品仍有争议。虽然否定劳动力是商品的观点无碍改革实践中劳动力愈益广泛地通过市场来配置,但是,明确劳动...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其实质是把劳动力真正作为生产要素还其本来面目,使之流动起来,并在市场竞争中达到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提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劳动力市场的雏形尚在发育之中。建国40多年来,我国政府基本上不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把农村劳动力纳入统一的社会劳动力资源来考虑,不过是最近几…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①这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劳动力市场”这一概念之后,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一原本很明确的问题开始有了不同的争议。其中,主张劳动力是商品的人认为,“劳动者是主人与劳动力是商品二者是统一的,并存不悖;劳动力必然成为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并指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劳动力市场和与此相关的劳动力性质等属于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需要通过深入、充分的探讨、获得科学的结论,以指导我们的工作。本人就此问题谈点个人见解。 一、不承认劳动力商品是认识上的误区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却一直讳言劳动力商品问题。尽管肯定的说“劳动力是商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一种理论冒险,但是,当改革的大潮把中国的发展推进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研讨会预备会相继召开根据省社科联1994年工作部署,各学会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积极组织会员开展系列研讨活动。6月21日,由省劳动学会牵头,企管协会、工运研究会、保险学会、成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社会学会、法学会等联办的“福建省劳动力市场研讨会”预备会。6月24日由省计划学会牵头,物资学会、工商学会、价格学会、商业研究会、商业经理研究会等联办的“福建省生产资料市场研讨会”预备会也相继召开.各学会负责人一致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围绕市场经…  相似文献   

9.
新型劳动关系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途径崔光琳温之钦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劳动制度改革,按照市场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是我市劳动工作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的理论思考张峻山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中的又一突破,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性李明芹,马洪洲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从理论上回答了劳动力是商品这一新课题,并对事实上已经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这对于劳动力商品进入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自从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之后,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培育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后,实际操作中开始把劳动力当作商品,理论上也基本上得到了共识。大多数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求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力是资源,就要由市场配置,就要商品化。尽管如此,学术界的争论并未停止,相当多的人持相反的态度,认为如果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的话,是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相违背的,是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相矛盾的。而且这两种观点的争论有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领域的改革应以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目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措施和办法很多,笔者认为,当前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要克服一些理论上和现实中的障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它不仅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资金市场,也包括劳动力市场,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劳动力必须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以逐步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一、必须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曾经论述过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使劳动力商品成为~个与社会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相联系的敏感的概念。一提…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流动要求形成劳动力市场.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意味着让劳动力从行政分配领域走向流通领域,用市场机制来分配社会劳动力资源,让企业和劳动者自主地选择人员和职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还存在劳动力市场,理论界已经提出了许多理由,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问题作点论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并且把劳动力市场作为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这不仅是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突破,而且在实践上为深化劳动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一、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工作提出的中心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劳动力是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劳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据统计,截止1994年底我省城镇劳动力36…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培育劳动力市场问题不仅引起了理论学术界的关注,而且成为了当前全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部分学者一再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已经成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瓶颈”。那么,如何培育和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以尽快改变劳动力要素市场的“瓶颈”状况?我国劳动力市场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和选择何种目标模式?怎样规范市场行为并维护劳动力市场正常的运作秩序?本文试图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一些初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论断所经历的曲折一样,“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也不可避免地向我们走来。面对“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是徘徊还是争论,是犹豫还是实践?改革14年启示我们:对任何新事物都需要有极大的理论勇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理论上阐明新事物。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为什么说劳动力仍是商品,社会主义劳动力与资本主义劳动力的商品区别是什么:如此等等,都需要理论的回答。特别是在当前,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改革事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必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借助市场机制才能发生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的同志不太理解,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是互相对立和矛盾的,因而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他们的理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工资仍然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企业工资取决于各企业在市场上实现的价值量。企业间等量劳动无法获得等量分配,这样也就无法实行按劳分配”。另一种意见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需要实行按劳分配了…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举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研讨会”上,一批著名经济学家提出:为市场经济正名的时候到了。经济学家吴敬琏直言,十多年来,理论界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提法很多,如“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等,就是不敢提“市场经济”。咬文嚼字的结果,多次导致改革的停顿,经济的滑坡,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现在,应该把市场经济明确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标。童大林指出“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应该在理论研究、报刊宣传中得到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