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R2是最近十几年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课题,其研究取向从纯粹的计量经济学符号演变为股价同步性特征变量,并与公司特质信息含量联系起来,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学者们通过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从法与金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视角对R2背后的生成机制、作用渠道和影响后果展开富有成效的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从资产定价模型到R2,再从R2到股价同步性中间的学理关系和因果顺承,接着回顾了关于R2形成机理与经济后果的相关讨论,然后对R2的学术争论进行总结和评述,最后就R2的溯源问题、以及文化与政治潜在影响对未来R2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财务学研究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统计量R2作为股价同步性的度量指标,而对R2代表的经济含义学者们持有信息论和噪声论两种对立观点。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股价同步性所代表的经济含义以及知情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并以深市2003年至2004年在主板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EKOP模型估计股票的信息性交易概率,将其作为知情交易的直接度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信息性交易概率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性交易概率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呈高度负向相关,即知情交易通过增加股价中的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由于市场层面的信息与公司特质信息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不同,进一步将信息性交易概率分解为市场信息性交易概率和个股信息性交易概率,分别纳入回归模型中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个股信息性交易概率对股价同步性有负向影响,市场信息性交易概率与股价同步性有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发现为R2股价信息含量的解释提供了有利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3.
关于内幕交易的好处和坏处以及监管的必要性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然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内幕交易对于将公司层面的特质信息更及时、更精确地融入股价有重要贡献,因而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基于该逻辑,内幕交易“似乎”客观上能带来公司特质信息,并呈现出较低的股价同步性。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利用2007年至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Stata软件以及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的OLS回归分析方法对内幕交易与股价同步性的真实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将知情交易概率作为测量内幕交易的指标,重新考察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信息环境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为了使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考察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尝试将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区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认清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交易的确能降低当期股价同步性。但是,内幕交易的信息传递属于一种非正式渠道,其作用会受到信息环境的影响。当信息环境较好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削弱;当信息环境较差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加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幕交易会导致其他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并提升未来股价同步性,最终降低资本市场的效率。 进一步探索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内幕交易可以提升资本市场效率的说法,有利于提升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信息平台在中国的崛起,形成了新媒体时代下信息资讯生成与扩散的完整传播链条,深刻地影响着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学习认知习惯、投资决策理念、交易行为模式,最终影响不同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规律. 本文在新媒体时代情景下,以社交网络信息披露与传播平台为切入点,基于信息关注度、信赖度、更新频率等三层维度,构建社交网络微博信息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社交网络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内在关联关系. 研究表明: 微博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有着显著的高度负向线性关联性,并且呈现出非线性 U 型关系. 即随着社交网络信息质量水平的提升,股价同步性逐渐降低到达最小值,而后又逐渐提高. 研究结论为证明上市公司社交网络微博平台对股价同步性有较强影响力,提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股价"同涨同跌"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多股集体"暴跌"会给公司和投资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因而股价同步性的问题受到监管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10-2017年股票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做出的预测为主要研究对象,验证了股票分析师的羊群行为与公司股价同步性间的关系,讨论了机构投资者和市场情绪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分析师的羊群行为是"非信息驱动"的真羊群行为,这种行为降低了市场上的特质信息含量,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上述关系在熊市中更为显著,并且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加剧其羊群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传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同涨同跌"现象,本文利用2007~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新闻媒体报道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即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更多公司层面信息融入股票价格,股价同步性降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对于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股价同步性受媒体报道影响而下降得更明显;相反,对于业务复杂公司,媒体报道对股价同步性的减缓作用减弱。最后,我们的研究表明,媒体报道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主要通过负面报道产生,而且,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也有助于公司股价同步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对公众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及时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在资本市场中,这些网络新媒体丰富了上市公司发布信息的内容,增加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文章通过手工搜集并逐条阅读上市公司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信息,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微博信息内容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微博信息中经营活动及策略类信息占比越高的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并且这个结果在考虑内生性影响后依旧存在.文章还发现,聘请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信息透明度越高以及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的公司,其微博有用信息降低股价同步性的作用更强.这些结果说明,投资者并非接收所有微博信息并做出反应,只有当公司透明度较高、发布信息质量较高,并且微博信息内容具有价值的情况下,公司层面信息才能通过微博有效地传递给投资者,从而影响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8.
R2与股价中的信息含量度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新古典金融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在全面分析信息、噪声、股价波动以及波动同步性(R2)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提出了股价中信息含量与R2之间可能存在倒U字型关系的假说;将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股价中信息含量的代理变量,并利用我国A股市场2004年度市场交易数据进行了标准的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证实了上述假说.从而表明:在我国A股市场上进行公司层面的分析时,如果用R2直接作为股价中信息含量的度量,可能会混淆信息与噪声对个股股价波动的影响,因为较小的R2既可能是由资本化进了更多的个股信息所引起的,也可能源于更大的噪声对个股股价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古典金融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在全面分析信息、噪声、股价波动以及波动同步性(R2)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提出了股价中信息含量与R2之间可能存在倒U字型关系的假说;将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股价中信息含量的代理变量,并利用我国A股市场2004年度市场交易数据进行了标准的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证实了上述假说.从而表明:在我国A股市场上进行公司层面的分析时,如果用R2直接作为股价中信息含量的度量,可能会混淆信息与噪声对个股股价波动的影响,因为较小的R2既可能是由资本化进了更多的个股信息所引起的,也可能源于更大的噪声对个股股价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信息含量关系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Jin和Myers(2006)基于国家层面实证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但是一直缺乏一国内部即公司层面证据支持。本文以2004-200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股价波动非同步性指标来度量股价信息含量,从公司层面考察会计信息质量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信息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高水平信息披露政策能有效增加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这一实证结果进一步支持了Jin和Myers(2006)的股价信息含量差异决定于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地理邻近与创新的关系是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点,但地理邻近对创新影响机理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基于组织合作视角,在分析地理邻近对组织合作创新直接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6年至2011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发明专利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序列逻辑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组织邻近和组织背景对组织合作创新所跨越的地理距离的影响,分析组织合作创新的地理邻近程度与组织邻近和组织背景之间的关系,探讨地理邻近对组织合作创新的间接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合作创新的地理邻近程度随组织邻近程度和组织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组织邻近程度越高,组织合作创新的地理邻近程度越低,组织合作创新跨越距离越大。3种组织背景不同的合作创新类型中,学术机构合作创新的地理邻近程度最高,合作创新跨越的距离最小;产学研合作创新次之,距离居中;企业合作创新最低,距离最大。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Six scholars in applied psychology wrote thoughtful and provocative reactions to a paper written by the author that presented a case for broadening the content and language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 (OBM) in order to enhance appreciation for OBM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and among university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mainstream psychology progra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ollow-up commentaries and adds justification for key points made in the target article. Five topics are addressed: (1) crit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OBM and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 disadvantages of using negative over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o motivate behavior change, (3) the need to after OBM language in order to increase interest and application, (4) the use of unobservable person state vs. personality traits to explain behavior, and (5) the challenge of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tudents in OBM programs.  相似文献   

13.
组织社会化的策略、内容及其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在结果变量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很不足。本文选取了组织社会化中的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三项内容,考察它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尤其是组织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层级回归、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的结果表明,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在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历史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组织模块化所催生的竞合机制与模块整合模式充分彰显了开创价值创新的优越。本文以产品特性为调节变量,对组织模块化与组织价值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组织模块化过程中,单纯的组织结构构建并不能够带来企业的价值创新,只有制度设计才是组织模块化价值创新的深层诱因;而引入结构构建匹配后,模块化制度设计对组织价值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产业模块化向组织模块化过度的必然性;在行业表现出产品设计信息的高度依赖性和信息较难写入介质等特性时,组织模块化将难以开展,并由此影响组织价值创新,也进一步明确了模块化的行业适用范畴。  相似文献   

15.
罗珉 《管理学报》2005,2(6):660-665
在组织理论的研究中,人们常常会用形象的语言来隐喻地说明组织及其结构的本质或某类现象.组织隐喻可以说是人类表象思维的一种集中体现,它是向概念思维阶段进化的一个关键阶段.从组织隐喻所构成的现代模式和超现代模式两个方面讨论了组织的隐喻问题.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从本质上是由隐喻所转化的假设支配、控制的,隐喻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组织及其管理的看法和人们进行组织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和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Donald Gerwin 《Omega》1985,13(5):443-451
The new competitive conditions of the 1980's have thrown American and European manufacturing into a turmoil. Computerized process technology can help ease the problems through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quality and flexibility. However, its benefits will not be realized unless manufacturing managers attend to the technology's strategic and organizational implications. Issues in specify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computerized processes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are discusse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s proposed which identifies some of these connections.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work organization and compatible systems and procedures are also discussed.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dealing with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17.
组织承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小平 《管理科学》2003,16(4):7-12
以往对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层次变量上,本研究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群体或组织层次变量上,并通过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比较,对该构思在不同文化下的含义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9.
郭文臣  杨静  付佳 《管理学报》2015,12(4):530-537
基于文献回顾构建了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感、组织犬儒主义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对反生产行为采用他评和配对样本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感与反生产行为负相关;组织犬儒主义与反生产行为正相关;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感对组织犬儒主义存在负向影响;组织犬儒主义在组织支持感与反生产行为、组织公平感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中均发挥中介作用.此外,对组织犬儒主义和反生产行为的防范和管理提出了有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 (OBM)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managing staff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st studies in OBM involve individual or small groups of direct-service staff and their performance with clients in a variety of applied settings. By contrast, few studies focus on the use of OBM with professional staff. This papeT reviews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with professional staff, reveals gap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discusses future directions that need further study.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case illustrations of system-wide OBM applications that produce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by professional staff and meaningful gains for cl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