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语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通过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并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因此,我们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写作训练,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初步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在近几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就如何进行写作训练作了初步的探索。一、为何要进行写作训练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读了陈维新同志撰写的《文章写作方法论》(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很为高兴,既为写作学科有这样一本从哲学角度观照文章写作的新著问世而欢喜;也为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勤奋治学精神而欣慰.写作学界早在呼唤这样一本书了;所以这本书的出版非常及时,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写作理论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这本书具有开拓性、哲理性和适用性三项显著的特点.从开拓性来说:这本书博采了古今中外有关文章写作的理论知识,吸取了近年来写作学、文章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引证了大量经典性和专家的学说,简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作品,深入钻研,融汇贯通,从而树立了自己的著述目标,建构了自己的理沦框架,开辟了具有很多独到见解的理论阵地:这显示了较强的创造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写作学”、“文章学”著作中,我省青年学者叶太平的《写作能力学》(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令人眼目一新、具有开拓意义的专著。在诸如“写作学”、“文章学”的“概论”,或“写作心理学”、“文章××学”之类著作或教材中,往往是从“知识理论”着眼,由“材料”而“主  相似文献   

4.
“学”的格局“学”的规模 “写作学”的奠基之作 新时期以来,写作教材不断涌现,不断更新,打破了几十年来写作教材数量既少又乏变化的陈旧格局,在这一新潮中,开风气之先,而且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当推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同志等编写的《写作基础知识》。之后,刘锡庆同志又研读精进,不断更新,先出版了《写作通论》,后又有《基础写作学》问世,这是一本写作学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5.
应用写作作为社会通用的概急,是随着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式──广播电视大学的出现并在文科专业开设了《应用写作》课为标志而出现的。李景隆先生主编的《应用写作》教材成为全国通用的第一本权威教材,从而使“应用写作”这个概念成为社会广为流行的概念。然而遗憾的是在李先生主编的这第一本权威教材里,对“应用写作”这个概念并没有给予理论的严密的阐释,而只规定性地指出:“应用写作果,是讲授应用文体文章写作方法的一门课程。”接着又说“它尽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电大文科专业还开设《写作通论》课,所使…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和《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两本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中,马正平教授都重点论述了他所研究的写作学理论:写作思维模型建构。细看了这两本书,我对该理论成果作了理论上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听说读写是语言的基本技能。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有关听说读的研究和教学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相形之下,“写”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教材建设方面仍处于“零起点”阶段。尽快展开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体系,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讨论对外汉语写作,必须首先明确:对外汉语写作是否还是通常意义上的写作?所谓通常意义上的写作,指“运用语言符号制作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简言之就是写文章。与此相应的写作课以文章为教学媒体,通过文章写作,侧重于使学生掌握文章的构成和制作…  相似文献   

8.
由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廖哲勋教授的专著《课程学人是国家教委1985——1990高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中的一部,也是作者立足于我国教育实践,通过长期调查研究,江古今中外课程理论研究之精革的基础上撰写的我国第一部课程学教科书。读书的问世,谱写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课程现论体系的新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潘创先生在(《书刊导报周992年3月ZO日)《中国第一本课程学》一文中认为,“《课程学》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努力建立起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体系。该书的出版,预示着我国政程理论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这才…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文章学,正在迅速崛起,立于社会科学之林。几年来,张寿康先生主编的《文章学概论》、王凯符等同志编著的《古代文章学概论》等专著相继出版,各地报刊发表了近五百篇有关文章学的论文,《写作》、《殷都学刊》、《克山师专学报》等刊物还辟出专栏进行探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中国写作学会、武汉大学合办的写作专业助教进修班,还把“文章学概论”作为硕士学位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即将在1986年春开出。这一切,  相似文献   

10.
一部颇有理论建树的力作──评介《自调节审美学》一书杜绮德,高剑峰早在《自调节审美学》一书出版的前几年《新华文摘》、《文艺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刊物就已经有近十篇有份量的关于自调节审美的立论和讨论的文章引起了美学界的关注,今天,自调节...  相似文献   

11.
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3-0092-02我捧着牧野同志新出版的《新路》,边读边想,觉得“新路”就是作者新的思路,是写作发表时社会上新的观点。我们读牧野同志《新路》中的文章,必须留意它的发表日期,当时发表这些观点是很...  相似文献   

12.
潘鲁生博士的新著《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是一本民艺理论的拓荒之作,出版后即引起了工艺美术学界的广泛关注。《民艺学论纲》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在其被列入“山东省教委1995—1997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国家教委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学”的探讨,随着中国写作研究会的成立,已经正式提到日程上来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新事、大事。象一些专家指出的:“要建立一门‘文章学’,科学地研究文章和写文章的规律,使它成为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学的科学基础,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同研究语法的过程相反,……文章学的研究则应从现代文章学开始”(张寿康《文章学古今谈》,《语文战线》。1980·8)。“文章学可以分为一般常用文体文章学和文学体裁文章学(即“创作论”)两大分类”(刘家骥《‘文章学’的研究应当提到日程上来》、《写作》1981·1)由于“一般文章是  相似文献   

14.
在叶圣陶的文章学理论体系中,文章阅读论与文章写作论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犹如文章学的“两翼”。有些人研究文章学,只注重文章写作方面,而忽视文章阅读方面,或者只在探讨写作的途径和方法时去论阅读,甚至把“文章学”和“写作学”混为一谈,这是一种偏颇。早在一九四○年,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就指出:“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寻,而阅读程度比较难捉摸,有迹象可寻的被注意了,比较难捉摸的被忽视了。……然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雨辰同志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我见》①一文中,在指责我的西方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时候,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如何在我国开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由于这些问题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至关重要,特作如下的辨析和澄清。一、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关系王雨辰在文章中论及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198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对立起来,是“缺乏根据”的。其原因在于,我没有采用科尔施(即柯尔施)的概念,而借用或…  相似文献   

16.
卫景宜教授的学术新著《当代西方英语世界的中国留学生写作(1980-20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以中国大陆留学生于1980-2010三十年间在美国出版的英语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41部作品并分为写实与虚构两大类,从大陆留学生英语写作源头的20世纪70年代初的海外英语“文革”回忆录开始,到21世纪初风靡西方短篇小说界的新秀李翊云的当下中国故事为结,生动地描述了海外华人写作的新群体“大陆留学生作家”英语写作的生成与发展脉络。该书以开创性、史料性及整体性为其特点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学界在此领域的空白。正如作者所认为的,“近年来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和学术研讨会上有关大陆留学生英语作品的研究论文时有出现,但对这一写作的发展脉络--即它在西方图书市场的最初亮相和它自身不断演变的过程,以及针对其重要作家与作品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成果,目前尚未见到。”①所以,该书“力图对当代中国大陆留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一个资料相对齐备的历时性评述”,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留学生英语写作这个全球化语境下的新兴文学表达形式进行了客观的描述。以下,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该书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陆逻辑学界青年学者张建军教授和香港学者黄展骥教授合著的专题学术论集《矛盾与悖论新论》,最近由一向重视文化积累和学术研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读罢全书和一些有关资料,甚感这是一部具有多层面重要意义的高水准学术著作,应当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广泛重视与研究。《矛盾与悖论新论》(以下简称“《新论》”)编撰完成交付出版之际,正值香港回归祖国之时,两位作者在“前言”和“后记”中均明言以该书纪念“回归年”,表现了两地学者高度的爱国情怀。同时,《新论》的出版,亦为两地学者于“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8.
反映毛泽东应用写作理论的《毛泽东与应用写作》一书 ,由延边大学出版社于近期公开出版了 !这部著作 ,是吉林大学教授、吉林省秘书学研究会理事长于秋洋和王秋华、赵立等老师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而撰写的。他们在学习探索毛泽东应用写作理论的实践中 ,力所能及地研读了毛泽东于不同历史时期发表的有关应用写作文章约 2 10 0多篇 ,含 6 0多个文种。经过研究 ,他们从现代应用写作学的视角 ,把毛泽东一生所发表的浩繁的应用写作文章 ,划分为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调查报告写作、军事写作、礼仪写作、演讲写作、读书笔记写作、论文写作、文章修改…  相似文献   

19.
刘文菊 《云梦学刊》2013,34(1):158-160
2009年9月笔者在华南师大文学院访学的时候,侯桂新还是一个刚刚博士毕业走上讲台的新进教师,那时的他在言谈举止中还清晰地透着青年学生的气息。时隔两年,收到他寄来的“处子作”——2011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坛生态的演变与现代文学的转折:论中国现代作家的香港书写(1937—1949)》,  相似文献   

20.
郭望泰 《云梦学刊》2001,22(2):111-112
周淼龙的新著《现代写作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简称《论稿》)的问世,不啻给写作学界注入了一脉清澈甘美的泉水. 《论稿》的内容综合了现代人文科学的诸多研究成果,以广阔的理论视野,对写作学的基本理论诸题进行了多方位多视角的观照,既有从哲学、文化学较高层次的深入思考,又有从思维学、脑科学、行为科学等多角度的横向协同,内容新颖深刻,匠心独运而不逾学术规矩,创见叠出而观点不偏不倚,显示了作者前卫的现代知识结构、深厚的学术素养和科学的求实精神. 写作学基本理论的创新,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前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