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用学视角下交通公示语的英译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语用等效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在交通公共场所收集的第一手图片、文字资料为语料,对交通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交通公示语英译时应遵循规范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可视性原则、得体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并结合具体语境和文化背景,采用借用、模仿、转换、修辞等方法,实现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规范与否对树立一个城市和国家的形象非常重要,河南省著名旅游景区普遍存在公示语错译、误译、译法多样且不规范、影响地区形象的问题。本文借助于托马斯的语用失误理论对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有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存在语法和语用双重问题,而语用问题较之语法问题更加隐蔽,亦更难处理。文章参照英语国家(英、美、澳)轨道交通公示语,探讨我国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的语用问题之一——礼貌层级对等问题。分析表明,只有实现语义和语用双重对等,才能实现译文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4.
公示语翻译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对外形象。在对安徽省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了调查后,以Jef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公示语英译策略。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出发,才能得出准确、得体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景观和形象工程.以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框架,对重庆市部分公示语英译语用失误进行分析,并结合在英国伦敦采集到的公示语语料进行比对,提出了“借译”“创译”“不译”“简明”礼貌”等公示语翻译五原则.  相似文献   

6.
公示语的语用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示语是常见于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笔者认为语用等效是适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原则,根据此原则,分析了武汉市部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给公众看的文字语言,用途广泛,意义重大。他们有着自身的语言文字特征和社会语用特征。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汉语公示语在英译时经常出现语用失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方面,如词汇语用意义和语用规则的不对应、价值观念引发的不同联想以及民族文化缺省等。要想使英译的公示语表达相应的语用功能,在翻译时就要对这些差异给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公示语汉英翻译时出现很多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现象。翻译人员在翻译城市公示语时应考虑到公示语自身的语言特点、了解其应用功能并熟悉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改善公示语的翻译,避免语用失误现象,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给公众看的文字语言,用途广泛,意义重大.他们有着自身的语言文字特征和社会语用特征.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汉语公示语在英译时经常出现语用失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方面,如词汇语用意义和语用规则的不对应、价值观念引发的不同联想以及民族文化缺省等.要想使英译的公示语表达相应的语用功能,在翻译时就要对这些差异给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省部分城市为例,从语用失误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的翻译。通过实例对比分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作者就公示语的翻译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内应用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国内应用翻译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其研究范围涵盖了商贸、法律、金融、合同、广告、医药等多个领域,集中表现为应用翻译标准或原则探索、词汇、句法和文体修辞层面的译技探讨以及应用翻译误译问题评析等研究特点。而在跨学科应用翻译研究、语料库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以及中译外应用翻译研究领域则显得较为薄弱,今后仍应需要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公示语的使用范围极广,涉及到环境、交通、旅游、建筑等诸多领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公示语主要用来传递某种特定的信息,以唤起人们的注意,或向人们提出某种要求。鉴于此,公示语的翻译也应该突出信息焦点,并通过语用关联来实现应有的交际意图。该文运用关联理论、语用翻译等理论观点,通过对大量译例的详细分析与评述,就汉英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规律进行多方位的探讨,为汉英公示语的翻译寻求可资借鉴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信息符号是以散点式结构方式广泛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对文化信息符号的语用翻译表现在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个方面.本文以林语堂先生所译<浮生六记>为案例,详细描述并分析了文化信息符号换码过程中语用翻译的运用,进一步证明运用语用翻译方法阐释原文言语意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多数公示语译文是译者的异化翻译,没有考虑英语语言习惯。采取合理的策略翻译公示语,使公示语接近国际通用惯例,是规范公示语翻译的重要途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我国公示语翻译中都有所运用,但是由于公示语的特点和作用,在翻译时应主要采取归化策略,对有利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习惯的公示语可以适当采取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语言.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具有指导作用.依据关联理论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寻找关联,解释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从而更好地顾及读者的认知,达到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6.
从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的角度探讨英语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语用失误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发掘"语用翻译学"的起源,对这一概念做出初步的解释与探析,总结研究现状,论证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的必要性以及"语用翻译学"的建构,以期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语用理论的作用,从而对"语用翻译学"的建构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8.
英语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经历了其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二元对立到二者辩证统一的过程,即英语的全球本土化。在英语全球本土化的视阈下,汉英语用负迁移不应该视为语用失误,而应该是中国特色语用,它是英语全球本土化的必然产物并有助于英语作为通用语的发展和保存中华文化。此外,本文提出在英语作为通用语条件下成功开展跨文化交际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