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款吃喝,这大约是国内最为常见的“消费“形式了.为了彻底遏制公款吃喝,国家有关部门曾经下发了关于公款接待的“四菜一汤“标准的文件,要求各级单位切实执行.可是,文件下达之后,公款吃喝不仅没有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究其原因,除了贪官的嘴难以自律之外,“四菜一汤“标准本身的伸缩性、随意性都太大,给某些人应付这项“政策“预留下了很大的“对策“空间.比如,“四菜“究竟是四盘菜还是四种菜?我们知道一种菜纯粹“干炒“的烹调方式很少见,所以四菜估计就是四盘菜.但是,四盘菜究竟各是什么样的菜?没有规定.青菜萝卜是一盘菜,鲍鱼鱼翅也是一盘菜,这里的伸缩性、随意性可以说是无穷大.另外,盛菜的盘子究竟有多大?也没有规定.一小碟是一盘菜,一大脸盆也是一盘菜.汤是什么汤?也没有规定,白菜汤是汤,甲鱼汤也是汤,这里的随意性也几乎是无限的.可想而知,这种“四菜一汤“标准的文件对于遏制公款吃喝风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了.……  相似文献   

2.
简论集体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所谓腐败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得私人利益的行为。这里包含了腐败的四项基本内容:①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②腐败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私利;③腐败的手段是非法用权;④腐败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一种行为。腐败活动的存在与公共机构等有关联。如果我们将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或代理者分为个体和集体的两类,同时将私人  相似文献   

3.
对权力腐败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得私人利益的行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寻租、权力经商和权力换食换特色.权力腐败的产生有外部诱因,更有内部原因.根除腐败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努力消除滋生权力腐败的土壤;二是构建完善的反权力腐败机制.  相似文献   

4.
利益冲突情境是公职人员面对特定利益结构时进行利益选择和利益权衡的状态,腐败就是在特定利益冲突情境中出现的利益取向偏差.不断增强的市场力量和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力量相互影响,共同建构了日益显著的利益冲突情境,以利益观变异中介而对公职人员利益取向发挥作用,出现交易型、影响型、旋转型、集体型利益取向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的心理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洋 《理论界》2001,(5):47
惩治职务犯罪、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历来为国家所关注。因为廉政才能勤政,公生明,廉主威,廉政兴邦,腐败丧邦,这是真理,也是古今中外治国的一条普遍性的历史规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同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根本不同。它的性质和历史任务,决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克已奉公、为政清廉、艰苦创业、尽力效国、奋发图强。这是公职人员应有的本质特征和品格追求,也是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本要求与保证。但是,近年米,有些人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趁政府职能和新旧经济体制转换之机,发生了种…  相似文献   

6.
巴黎公社为防止国家公职人员蜕化变质、发生腐败 ,采取了实行民主政治 ,让劳动人民有充分的、真实的选举权和罢免权 ;实施经济平等 ,取消高薪制 ,一切公平的人员都只领取同普通工人一样的工资 ;坚持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等措施。这些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斗争无疑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与市场经济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权力腐败成为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对金钱的无限贪欲,使得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之风盛行。从经济视角中探寻权力腐败的根源,某种意义上是市场经济对增长无限制追求和对奢侈无限制满足的陷阱。理性地绕开这种陷阱,用信仰有效地控制欲求,是探究遏制权力腐败的理性诉求,也是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鲁峥 《江汉论坛》2003,(3):8-10
腐败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公职人员薪水的高低不是主要因素,因此即使实行"高薪"也未必廉;劳动者薪水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笼统地提"高薪"是不科学的;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行"高薪"的条件,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对公职人员也是不应该实行"高薪"的.  相似文献   

9.
腐败问题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我国腐败现象也呈现集体化、高官化、巨额化趋势,腐败的领域从党政机关蔓延至教育、医疗、经济等行业,针对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以权谋私、行贿受贿严重、职务消费浪费严重、贪污、盗窃公款公物严重、权钱交易严重、公款赌博、权色交易严重,同时,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到1998年底,笔者参与了“九五”国家级课题──一机关党员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研究的调研活动。我们对湖南省一百多个厅局、五个地州市、十多个县(市)的机关党员进行了抽样调查,从回收的2000多份问卷分析,机关党员干部对腐败现象、腐败分子的认识很有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一、对“腐败”现象的认识腐败现象存在于党内、国家机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社会学角度讲,腐败现象一般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从而侵犯国家和公众利益的一种越轨行为,它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他们自身对腐败的认…  相似文献   

11.
陈力刚 《天府新论》2005,5(3):77-7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这一罪名的设立,是对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状况监督管理的需要,是防止权力滥用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不需举证责任倒置。我国应尽快建立财产申报法,完善财产申报制度,让大众对公职人员财产变化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本质是权力的腐化,即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畸型政治行为。通俗地说,就是权力进入市场,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商品经济,进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为了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相似文献   

13.
我曾写过干部要过好权力、金钱、人情这“三关”的文章。这篇文章所谈“三关”和以前不同,主要说的是干部要过好“吃喝关”、“用人关”、“贿赂关”。 一、过好“吃喝关” 吃喝是人生的需求,也是友好往来的需要。好友登门、亲朋相逢、逢年过节、家人欢聚,做上一桌丰盛家肴、喝上几杯酒,颇觉助兴,无可非议。如今的问题是用公款吃喝已渗透到社会关系的各个环节。其不知,用公款大吃大喝违犯了党纪政纪,腐蚀他人,浪费国家财  相似文献   

14.
炫耀性腐败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行为的角度来看,所谓炫耀性腐败就是公共部门或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挥霍公共资源以满足炫耀性需求的行为.炫耀性腐败的行为特征呈现为炫耀性腐败行为的日常性、炫耀性以及灰色性.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炫耀性腐败: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警惕炫耀性腐败认同感的蔓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以社会为中心的国家反腐败体系;强化人大预算监督和控制功能,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着力推进行政务公开,使政府运作规范化、透明化等.  相似文献   

15.
黄静 《理论界》2007,(1):50-51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作为一项有效预防腐败的手段在国外被称为“阳光法案”,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已建立、实施了这一机制并取得极好的反腐效果。我国当前腐败愈演愈烈,反腐形势十分严峻,因此,亟需建立这一制度并且我国已具备了建立这一制度的基础,即它既必要,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何伟  张建中 《理论界》2004,(2):149-150
一、腐败的含义和构成要素“腐败”一词源于生物学用语,是指动物或植物发生变质的过程及结果,即而失去原来的机能和功用。现为人们所常谈的“腐败”是指社会成员中的个别人,背离为人之道或背离本来职责而蜕变本质的社会现象。腐败是一种社会异化现象。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凡是个人在公共领域或私人领域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都可以视为腐败行为,如:黄、赌、毒等行为,同时它也包括狭义的腐败。从狭义来说,腐败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达到谋取某种私利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所要分析的只是狭义的腐败,也就是人…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反腐败的核心是反对权力腐败,反对滥用职权、权钱交易。权力腐败是一种违法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严重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加强社会主义行政纪律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地规范国家公职人员行为,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行政法制建设,从而有效地遏制和克服权力腐败的行为和现象。本文就社会主义行政纪律的几个基本问题谈一些看法,以推进这一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廉政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廉政问题是对政府活动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的分析。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廉政概念的是马克思。廉政的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公共物品的成本来看,政府应该是“廉价”的;二是从公共物品的效益看,政府应当是有效率的。腐败是一种必须额外付出法律、纪律和道德成本的行为。腐败行为的风险成本主要有:法律纪律成本、道德成本、晋升机会成本和行为的实施成本。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与廉洁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成本收益。加强廉政建设的措施,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提高腐败成本,提高政府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腐败产生的根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只为腐败产生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内在思想上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仆意识的倒置,二是利益导向的错位,三是自我人格的裂变。为有效根治腐败,必须以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和“七一”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严治党,从严治官。  相似文献   

20.
腐败成因的经济学分析及反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的实质是"以公权换私利".由于公权具有"商品"的属性,公职人员具有"经济人"属性,所以以公权换私利成为了可能.腐败成本低,反腐制度不健全,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诱使腐败发生.制定反腐对策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针对公权的"商品"属性和公职人员的"经济人"属性,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公开信息、加大惩治等途径,使腐败得不偿失,最终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