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海 《当代老年》2011,(10):21-22
百岁老人孙墨佛以其功高、德高、艺高而被世人尊称之为“辛亥革命老人”、“百岁诗人”、“百岁书法家”。他一生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亲历百年沧桑,其冒险夜救孙中山一段经历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
德高解危难     
德高解危难□银振群陈高,家居邵阳县双清乡大田村;是一位祖传的草药郎中。他行医几十年,用草药治好的乙肝、高血压、风湿病人不计其数。他不但医术精明。而且医德高尚,远乡近邻有口皆碑。1993年4月,城步县民族食品厂原副厂长杨星元患高血压中风,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3.
尽孝心与订报刊王昌文报载,广西大新县堪圩乡板江屯81岁高龄的黄德高,同4个儿子订立协议:生前给他订报刊,死后丧事从简办。老人常年订有六七份报刊,几乎天天中午拄着拐杖到1.6公里远的堪圩邮政代办所去提前取报。4个儿子商量,把为父亲按时订取报刊当成天天必...  相似文献   

4.
李子明 《老年世界》2014,(15):24-25
上世纪初,一群学生到京张铁路参观。一位学生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情:在京张铁路上,职工大都非常礼敬妻子,很多职工还是“妻管严”。个别职工家里有夫妻不和的,谁都不敢声张,生怕同事发现。为何京张铁路盛产“好男人”呢?原来,这是受詹天佑的影响使然。詹天佑因独立自主修造京张铁路而闻名天下,时任京张铁路总办的他对于夫妻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有人赞誉他是永不熄灭的红蜡烛,一辈子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有人贬他是“蠢宝”,常将他的事迹和“愚忠”拌和在一起,在齿舌间嚼个不休。无论是褒是贬,人们都有一个共识:他的事迹平凡而感人。在桑植县,他的故事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话题,经久不衰地传颂着。他叫甄业成,今年68岁,桑植县退休教师。笔者拜访他时,他刚从乡下义务扶贫归来。他矮胖微躬的个头,头发花白,一身灰旧的衣服沾满星星点点的泥浆,显得很疲惫。走进他的家门,那家当简单得令人惊奇:一张小办公桌,一张简易木床,三把小椅子,一个旧木柜,柜里放满了书,几…  相似文献   

6.
5月9日下午,江苏省盐城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行善成“痴”的84岁老人张忠泉。这一次,老人用颤巍巍的双手,向慈总工作人员递上5张存款凭证和一张收条,共计9.75万元,他表示要将这些钱再度捐出去。但在了解老人的相关情况后,工作人员婉拒了这笔捐款。而老人经过考虑,  相似文献   

7.
卿闲 《老年世界》2014,(15):25-25
那时不懂,总觉得时光是一根绵长的绳子,扯不尽。它松松软软堆叠在角落里,生了尘。父亲则不同,他的时光是一把锋利的刀。光芒四射,披荆斩棘。他拿着他的刀,常常是霜露沾衣.带月而归。犹记得那些夏日晚上,父亲拖着疲惫而回,愁容满面。他心心念念的是他的花生地,那时光与杂草可着劲地赛跑。父亲不得不加入这场赛事。吃过饭收拾停当后,他就在小院里放上一张小桌,凉一大杯开水,再搬上一把椅子,拿一把蒲扇,这一刻才真正停下他的忙碌。  相似文献   

8.
1999年7月,有人在长沙某监狱见到了原长沙县国道拆迁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粟大友,他痛哭流涕表白:“我不该钻进钱眼,不该以权谋私,现在,好悔哟!”然而,后悔太迟。知情人都说,粟大友这人贪心太重,他栽倒在发票上,完全是咎由自取。暗渡陈仓,废弃发票报销了公款今年61岁的粟大友,一生经历曲折,如果他能吸取教训,是不会到这一步的。他1956年6月参加工作,1959年6月入党,1991年9月因犯经济错误而被开除党籍,1997年5月重新入党,1998年9月退休。他的堕落,缘于“退休前捞一把”的念头,是从一张张发…  相似文献   

9.
年龄问题     
戴蓉 《金色年华》2007,(10):46-46
朋友在法国巴黎碰到了一件趣事:和导游、妻子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门口的工作人员却只肯卖给他们两张门票,原因是工作人员认为他的妻子还不到十八岁。我这住朋友也很生气。他认真地让导游帮他翻译,告诉工作人员说,妻子只是看上去年轻,其实已经年过三十。工作人员却执意不肯多收一张门票的钱,让他感动而不解。后来他了解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博物馆的门票收入是不挂钩的,法国人设立博物馆的宗旨,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多地接近艺术。  相似文献   

10.
林乾 《老年世界》2010,(1):24-24
打油诗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诗体,它源于人名。相传唐代有个叫张打油的人,某日大雪过后,他诗兴大发,随口吟道:“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雪诗》,无一“雪”字,但刻画雪景贴切逼真,形象生动。此后,张打油还写了许多通俗易懂的诗,他的这种“打油诗”也逐渐被人们接受而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11.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①。子张日:“子夏云何?”对日:“于夏日‘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口:“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敌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加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①予夏、手张都是孔子的学生。〔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问怎样交朋友。子张问近:“子夏说了些什么?”回答道:“子夏说过,值得交的,就交他;不值得交的,就拒绝他。”子张不以为然,说:“这同我听到的交往原则不同。君子尊敬贤人,也接纳普通人;称赞好人,也同情无能的。我是大贤人嘛,对什么…  相似文献   

12.
哭泣的蜻蜓     
他知道他的那场恋爱是不美的。 那时候他刚到深圳,很穷,而深圳又是一个什么东西都会严重缩水的地方。他在安徽刚走出校门的时候,还觉得拿在手里的毕业文凭很沉,但南中国的太阳似乎很快就把他十几年来溶在这张毕业文凭中的汗水烤干了。在拿着薄薄的简历找工作的路上,他觉得自己也快薄得像一张纸了——他就是被压薄成一张工作卡后丢进第一个工厂的。那是个小厂,做电饭煲内胆,他在生产线上当技术员。  相似文献   

13.
无良律师成功记:打算拍成韩版《LegalHigh》么? 李宝英饰演的律师张慧星十年前作了一场伪装车祸杀人案的目击证人,一直承受被犯人报复的阴影。而被害者的儿子朴修夏在事故中幸存后就有了看对方的眼睛就能知道他心思的超能力,并发誓要永远守护“正义的初恋”张慧星。  相似文献   

14.
一川 《金色年华》2007,(5):30-30
闲来无事,整理旧物,尘封的书本中赫然掉出一张黑白的合影照来。这是我初中毕业时的毕业留念照。这么多年过去了,细细辨认,照片上那一张张陌生而熟悉的面孔都无法被记忆的底片一下子翻洗出来,唯有站在后排中间那个个头不高、紧锁双眉的男孩——让我一下子想起来,这个叫春的男孩,以及与他有关的一段青葱岁月的往事。  相似文献   

15.
正当孩子梦想像《极地特快》里的克劳斯一样拥有一张火车票,你会不会偷偷庆幸他的身高可以免票?当孩子渴望和小伙伴形影不离,你会不会因为对方父母聚餐时不买单,而祈祷两家老死不相往来?豆豆有一个梦想:拥有一张可以通往世界任何地方的火车票。这个梦想来自电影《极地特快》。在电影里,小男孩克劳斯一直坚信圣诞老人存在,而他的坚信得到了神奇的回报:在圣诞节前夕,一列通往北极的火车停在他的门口。上车后,他发现很多小伙伴,而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张火车票。兴奋的一群小男孩开始了北极狂欢之旅……  相似文献   

16.
杂质的爱情     
当吉走的时候,他只留下一封信和一张空白支票。他说,他希望我能生活得幸福。我流着泪撕碎了信和支票,看着它们在空中飞舞。我发出一声连自己也听不见的冷笑。我知道,我对吉除了怨恨,便只剩下心灵深处的鄙视。吉用爱情换来了一个锦绣的前程,而他的心将会永远沉入炼狱不得安宁。我常独自去一家名叫“雪域”的酒吧。在那里,我常看见一个男孩旁若无人地自斟自饮。不知怎的,他的这种举动却打动了我。他总是穿着一身很随意的衣服,眉宇之间,有一种逼人的英武之气。这样的男孩难道也会失恋?他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而我却喜欢坐在无人看见…  相似文献   

17.
《中外书摘》2014,(12):56-58
一2007年11月11日,上海初冬太阳暖暖的一天。我来到张浩波先生的寓所。八十高龄的张浩波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20世纪60年代,我在上海市团委任书记。”张浩波打开话匣子。有一天,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曹荻秋找张浩波,他从北京开会回来。他说,周总理和农垦部王震部长给上海一个任务,希望上海每年动员、组织两三万知识青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相似文献   

18.
从研究商务的历史中,笔者觉得夏氏(夏瑞芳)可能因为早逝。功绩被他的继承人张元济及王云五盖过,而且有些学者觉得夏、鲍等几位创办人只是满手油墨的印刷工人。没有张、王的学术管理,商务的影响力不会如此深厚,但反过来可以说,若单靠张氏一介官僚学者,而没有夏氏的商业智慧,商务是办不起来的。如果没有夏瑞芳的雄才伟略,就没有张元济的加入,正如夏的创业伙伴高风池便在商务创业史中说:“瑞芳先生的长处,是善于识人用人,胆魄眼光远大。”  相似文献   

19.
爱之胡椒     
他和她是好朋友,好了四年的一般异性朋友。妨碍他们成为恋人的,似乎只是隔在中间的一张薄纸,然而这张薄纸,他始终没有捅破,她也没有。他终于决定今晚约她出来,告诉她他是多么地深爱着她。但他又恐怕她会拒绝。他这时想起了一个古老的童话故事─—有个王子深爱着一个姑娘,可是任随王子怎样的表露爱心,姑娘始终没有被打动芳心。后来有一个神仙飞来告诉王子,世上只有一种东西能让心爱的人动情,这种东西就是人的眼泪。而那时候人是没有眼泪的。于是王子按神仙指引的方向,越过九十九座大山、渡过九十九条大河、打败了九十九个区王,终…  相似文献   

20.
莞尔 《老人世界》2013,(7):14-16
“泥猴张”本名张希和,因专门从事泥猴创作享誉海内外。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7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泥猴”作品入选初中美术教科书,央视曾以“鬼才泥猴张”为题目播出他的专题片,一部35集电视连续剧《鬼才泥猴张传奇》也即将与大家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