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EXCEL单键实现Borda法组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合评价是将几种评价结果进行组合的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Borda法是一种对几种单一评价法的评价排序结果进行组合的有效方法,但在实践中还没有可用的计算机软件,因而操作起来相当繁琐。利用VBA(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在EXCEL下编写宏程序,单键即可轻松实现Borda法组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典型特征对传统钻石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以修正的钻石理论模型六要素为依据,构建了长江经济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熵值法的主客观组合评价方法,以及改进的TOPSIS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2012—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了动态评价和系统协调度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虽稳中有升,但缺乏要素支撑,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严重;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协同性差,亟需构建区域整体多元化协同机制;长江经济带人工智能产业系统协调水平不显著,区域间系统协调度异质性凸显,产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系统协调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3.
文章构建了包含企业资源、企业能力和企业绩效三方面28个指标的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服务企业竞争力组合评价模型。对单一评价模型结果运用KENDALL协和系数法方法进行事前相容性检验,建立平均值、Borda、Copeland和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运用Spears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对组合评价结论进行事后一致性检验。输出最佳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河南省2011年底有关数据,分别利用综合指数、加权平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其次,基于模糊Borda法建立组合评价模型,对18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再评价,得到了更加客观、可行的评价结果,有效弥补了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对2013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有效的组合评价.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得到的结果最优.分析发现:山东省各市城乡统筹差异较大;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统筹发展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了由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区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环境与潜力三个要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中国2006年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数据进行实证得到了以下结论:影响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大小因素依次为知识创新能力因子、经济投入因子、技术创新因子、创新潜力因子和创新环境因子;北京、广东、上海、天津区域创新能力较强,但不同地区在创新能力和经济投入等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不完全一致.进一步,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创新型城市群的概念和特征,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环境支撑和网络协同创新等六大方面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比分析了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文章借用管理熵理论,从区域创新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到了各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并根据Brusselator模型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据,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隐性需求的含义,建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格柵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对基于隐性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陈琦  李风 《统计与决策》2023,(11):100-105
文章基于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基准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市场规模、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是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基于市场规模的门槛效应,当市场规模小于门槛值时,要素集聚会显著抑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要素集聚最终会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市场规模、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当市场规模超过门槛值后,中部地区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11.
产业创新能力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期的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对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针对产业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和信息不完整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区间灰数的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三参数区间灰数作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标度,给出一种基于三参数区间灰数的产业创新能力TOPSIS评价方法,最后实证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工业4.0带来的挑战,新兴企业应当重点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因此采用综合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尤为重要.在复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需要考虑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文章首先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结合主客观赋权法评价的优点,采用组合赋权法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组合赋权评价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内涵,从协同创新投入、协同创新产出、协同创新转化、协同创新合作、协同创新支撑5个方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省份的高校协同创新能力要显著强于中西部省份。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基本保持稳定,只有辽宁、福建等个别省份变化幅度较大。省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接近的省份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分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SOM神经网络,分析与评估了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空气质量、住房消费和节能降耗对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影响力最大;中国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处在健康和亚健康状态,江苏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值排名第一,处于健康状态;天津经济子系统和海南自然子系统排名第一,健康值都超过0.8,处在很健康的状态;北京社会子系统健康指数排名第一;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总指数最高,社会、经济和自然健康指数排名都是第一,也都超过0.6,处在健康等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物理学"中对"力"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区域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动态合力的概念。构建了区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得出的我国各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并进行结论分析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丽洁 《统计与决策》2016,(16):142-144
从区域创新能力投入指标和产出两个角度出发,选取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利用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11省市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区域创新能力(投入和产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影响依次为中部区域最明显,西部区域次之,东部区域最小.  相似文献   

17.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2006年江苏省各市的科技统计数据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各市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为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政策、提高各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多数省份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距离生产前沿面有距离.省际对比看,创新效率最高的江苏、广东技术超效率值分别为1.535和1.466,上海产学研协同创新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无效,其他省域纯技术和规模都无效.区域对比看,东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最高,中西部地区次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企业资助力度”、“政府对高等学校资助力度”等因素均与创新效率呈现较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归纳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因子,以此为依据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以往选取评价指标在理论依据方面的不足.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广东省21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多数人均GDP排名靠前的珠三角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却排在倒数,而部分人均GDP排名倒数的山区城市,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却位居前列,表明广东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牺牲了环境、资源的因素;动态的数据则反映了广东低碳经济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能力表现为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如果用计量方法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那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应当视为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则应视为解释变量.基于这一观点,经调查分析,构造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应用专家评价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分项指标和基础指标分别赋予权重,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