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民储蓄高增长原因及分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报告,中国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1月末余额为9.8万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0%.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GDP比重逐年上升,且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2002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长速度达到17.8%,而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为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速度为4.6%.为什么居民储蓄存款会高速增长?怎样认识居民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采取什么对策分流储蓄?  相似文献   

2.
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达62.7%,平均每年递增17.1%,而同一时期GDP年均增长7.7%,二者相比,相差9.4%.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据央行统计,2003年4月末,居民储蓄余额为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幅比3月末低0.7个百分点,2003年一季度GDP增长9.9%;2004年5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4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2004年一季度GDP增长9.8%.由此可见,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在近两年虽有所下降,但储蓄存款余额仍然处于高增长态势,仍然远远高于同一时期GDP的增长幅度.储蓄存款攀升是喜还是忧?  相似文献   

3.
包蓓英 《上海统计》1999,(7):7-10,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更是高得惊人.统计资料显示:今年4月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8369亿元,直逼6万亿元大关.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贸易和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美元的中心城市,90年代以来,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不但呈直线上升态势,而且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全国3.5个百分点,其占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3.6%上升到1998年的4.4%.本文根据对上海市区500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资料,在对90年代以来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家庭储蓄存款变动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储蓄存款超常增长的原因,及其给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所带来的正负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储蓄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同时在近年消费需求持续不旺的情况下,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又成为议论的焦点.今年1~8月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16.3%,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一半以上.广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吉林出现了“一多一少”的金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多是,截止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了2500亿大关,达到2508.4亿元之多,人均储蓄9290.37元;一少是,在振兴吉林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资金缺少。其缘由何在?怎样解决“一多一少”,笔者通过有关调查对吉林省储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储存款是一个亟待开采的“金矿”(一)挖掘潜力。吉林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2500亿元大关,为全省GDP的八成以上,占84.8%,人均储蓄存款近万元,为9290.37元。据统计,全省城乡居民手存现金也急剧增加,2004年…  相似文献   

6.
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支撑起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各方面的研究也是有争议的.本文就我国从1953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居民储蓄的协整性(Co-integration)关系进行初步研究,通过Granger-causalitg检验,以验证作为投资蓄水池的居民储蓄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储蓄高增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尽管为了扩大消费、降低增长过快的居民储蓄,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对储蓄利息收入征税以及多次降低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仍持续攀升。截止到今年5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近85亿元,达到846613万元,比年初增加75575万元,月均增加1.5亿元,创历史新高。人均存款首破万元大关,达到10888元。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已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至1994年末的21519亿元,短短十六年间储蓄总量增长101.18倍,年平均递增33.53%。到1994年末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年未余额已达1795.49元。居民储蓄占银行存款的比重也从1985年的39.97%升至1990年的60.4%和1994年的734%。在突飞猛进增长着的储蓄存款背后,是什么在影响着这个活跃的变量呢?本文借助相关分析这一工具,对可能影响储蓄的诸要素进行分析。同时为尽量保证相关系数求解结论的正确性,将对求出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为提高精确度,对显…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国际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消费率水平。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约束。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近5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997年的4.6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底的8.7万亿元。中国居民储蓄首次突破8万亿元。储蓄存款余额几乎要赶上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了。对普通百姓来讲,当然是”家里的存钱越多越好”。可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过高的储蓄并不完全是件好事。l、不能绝对地看待储蓄率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肖成刚 《四川省情》2006,(10):35-36
2005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速增长,1月份突破12万亿元,5月份突破13万亿元;2006年新年钟声刚一敲过,就突破14万亿元,人均达到1万元。从四川的情况看,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4年增长15.8%,2005年增长17.6%,分别比当年GDP增幅高3.1和5个百分点,总量近6000亿元。巨额的居民储蓄既不利于居民消费升级的实现,也不符合扩大内需的政策指向。如何分流庞大的储蓄,使其有效转变为消费和投资,支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四川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主要特点总量高速增长。数据表明,近几年四川居民储蓄快速增长。2000年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居民储蓄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怀亮 《统计研究》1999,16(5):23-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到1997年底达4万多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正确分析居民的储蓄行为,尤其是市场化进程中居民储蓄的变化,既有利于宏观决策者对储蓄存款作出科学...  相似文献   

12.
储蓄增长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般认为城乡居民储蓄,是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或消费需求)转化为积累(或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上升,随之而来的是资金短缺加剧。为争夺资金,许多地区、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社会集资一哄而上,相互攀比利率和分红。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发行各种股票、债券5657亿元,年末各类有价证券余额达3255亿元,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  相似文献   

14.
居民储蓄存款流向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尽管央行多次降低存款利率,但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超常高速增长之势。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988年为3801.5亿元,1992年11545.4亿元,1995年29662.3亿元,1998年达到53407亿元。从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时间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14.3倍,大约每两三年就翻一番。1991~1998年, GDP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28.8%。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过…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出口导向增长假说的检验一直是有关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文献中的热点问题。然而,这些研究未能对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出口导向的获得一致性的结论。而且这些经验研究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由于出口是GDP的一部分,因此在回归分析中直接用包含出口的GDP作为因变量是不恰当的,模型的结果有可能受到联立性偏误的影响;二是没有明确地考虑投资增长、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注意到与中国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出口和投资占GDP的高比例和高增长,因此有必要考虑投资在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在考虑到上述两点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拟运用多变量协整分析框架进一步实证检验中国出口导向性增长假说。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截止到2005后12月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4105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万多亿元,居民储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统计显示,居居储蓄每增加1万亿余额的时间在缩短。2001年8月底,全国储蓄余额才突破7万亿元,仅用4年4个月时间,储蓄余额就翻了一番。从7万亿到8万亿,9个月增加1万亿,而去年一年就增加2万亿,其中2005年1月和5月两个月,每个月净增余额达1200亿、1500亿。  相似文献   

17.
一、国债发行规模多少为宜自1981年我国政府恢复对内发行国债以来,其发行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1994年,我国停止了财政透支,使国债规模达到了千亿元,1998年,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达5900亿元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受政府的承债能力和认购者的应债能力所制约,而认购者的应债能力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高低。经测算,国债发行规模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相关系数R-0.984,为高度相关。因此,结合我国当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居高不下,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从认购者的应债能力出发,本文运用线性回归方…  相似文献   

18.
一、变量与数据本文采用1978-2004年的吉林省样本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数据来源于《吉林统计年鉴2005》。变量选取年度指标:城乡居民储蓄(SAV)、固定资产投资(INV)及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了得到比较平稳的数据,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对上述时间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SAV、LINV及LGDP。  相似文献   

19.
何阳钧 《统计与决策》2003,(12):105-106
一、湖北省居民储蓄状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居民储蓄存款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自1978年以来,湖北省居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全省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末的6.96亿元增加到2002年末的2755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一、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变。从农村牧区居民看,198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仅为195元,1989年为523元,2001年达到2558元。扣除物价因素,1989—2001年年均增长6.2%;城市居民家庭现金收入为1989年的1171元,增长到2000年的5458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8.4%。到2001年,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4.86亿元,比1989年增加了13.4倍。然而,统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