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种“一+量+名”结构表指称的现象,已引起语法学界的注意.本文着重探讨“一+量+名”结构表指称时的语义所指问题以及该结构所具有的语用价值,并就“一+量+名”结构表指称现象的成因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论词汇的文化蕴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志刚 《唐都学刊》2000,16(1):115-118
以汉英语言材料为依据,从文化词汇学、跨文化交际学分析的角度,按汉英对应词的指称意义、蕴涵意义的对应关系进行例举,从而论证汉英对应词文化蕴涵意义在词汇研究、翻译和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指称问题及其关联理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指称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语言研究的热点 ,以往的研究大多是静态的 ,没有把语言使用者这一能动因素考虑在内 ,因而对许多实际运用中出现的指称现象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 ,认为指称的实现是动态的 ,交际双方以关联为基本准则 ,在双方互为显映的认知语境中进行推理 ,以成功地实现指称。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指称人际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把指称置于社会的语境之中,研究其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权势等关系。本文从人民网抽选了三位外交发言人记者会问答实录各一篇,着重于探讨语篇中我、我们与中国/中方/中国政府作为命题的主语成分与其外指功能所赋予的人际功能。分析发现,外交发言人趋向于在不能提供明确信息的地方使用我,在人际意义较浓的地方使用我们,在需强调立场的时候使用中国/中方/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5.
弗雷格由于对专名不同表达方式的替换而导致的句子思想发生变化,引起了他的困惑,通过对专名及句子的意义和指称的区分将弗雷格的困惑得到解答。重点在于对意义和指称的解释,以及对为何从句中同一专名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对句子思想发生改变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语义分析方法就在科学哲学的历史演进与传承中具有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它也为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争、相互借鉴与渗透提供了对话的平台。今天,当我们反观这一历史时,重新理解语义分析方法的重要性,认识语境化的语义结构对把握科学理论解释的基础地位,掌握确定和表达指称是对理论进行解释的语义分析的方法论核心,明确“二维”语义学分析是当前语义分析方法论研究的必然趋向,从而,在形式、内容、结构和体系上重建语义分析方法在科学实在论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对推动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艳 《学术交流》2007,(7):126-128
依据关联理论的框架,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理解具有语用制约功能,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制约了话语理解的程序意义,为听话者指明了话语理解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听话人理解话语时付出最小的努力。其次,话语标记语具有明示功能,即话语标记语通过自身所标记的明示逻辑语义关系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对听话人的推理过程起着语用制约作用。最后,话语标记语具有语篇组织功能,在语篇中连接着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各种语义和逻辑关系。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是关联性的要求,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  相似文献   

8.
陈艳波  陈艳霞 《社科纵横》2010,25(4):107-108
文章从现代语言学指称和意义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赫尔德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感觉",指出赫尔德通过这一概念实际上呈现了一种语言的用法与所指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岳中奇 《学术交流》2012,(7):143-148
表述给予对象的介词短语蕴含句是由给予对象作间接宾语的双宾句转换生成的,其谓核动词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可由"给予"义和"移送"义动词充当;标记给予对象的介词只能是"给",给予对象则具有[+受领]的语义特征;其句法主语既可指称人或物,也可指称行为事件,常用作施事、当事题元;宾语则均指称给予物,常作受事、涵事题元。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7,(3):77-79
知觉经验作为一种意识感知,从语言哲学层面看,是我们的心灵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联及互动在语言实践上的体现,其表征过程就是语言从发生到建构的过程。而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正是从知觉经验的形成过程上去研究,从语义关联深入到意向的构造,在对表征语义的规范中体现逻辑的必然。区别于孤立、静止的语词分析方法,它是把知觉经验的表征问题放到关联中去理解,让一些不能的表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认知状态的分类及其与现代汉语指称语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中指称语的编码形式主要取决于言语交际双方的认知状态。以语篇模型为认知基础,认知状态可以分为未识别的、可识别的、熟悉的、激活的和注意中心五类,它们同现代汉语指称语的编码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闫涛 《学术交流》2007,(10):131-133
在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语是发话者用以进行有意图的编码和受话者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人们不但要关注话语标记对话语理解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应当从认知角度出发,以交际者为中心,关注发话者与受话者在对话语产出与理解过程中所涉及的共同前提——语境假设。在认知关联理论框架下,结合动态语境假设研究话语标记语,有助于寻求与动态语境的最佳关联来消除话语的语义和语境歧义,从而获得成功话语交际。  相似文献   

13.
孙力 《学术交流》2005,(12):171-173
当代话语分析从认知与逻辑的角度对话语的构建进行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话语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记忆起着重要作用。话语的语义与信息内容是心理层次表征的体现。运用命题对心理层次划分可以反应话语的结构。逻辑哲学语言学对话语进行分析也有较长的历史,从传统的逻辑三段论到当今的命题方法,对话语分析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将"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维分析框架与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研究相结合,探讨日本大三主流报纸中"爆买"现象的话语构建方式。研究发现:2015年初以来,"爆买"现象的话语建构方式呈现"积极推进"到"消极评价"的阶段性差异;其行为主体的"中国赴日游客"呈现为"积极服务的对象""不理智的购物者""社会秩序的挑战者""中国经济表现的缩影"等多元化、渐变式的形象特征。此外,"爆买"一词的语义范围扩展至"双11"、海外采购、科技界的人才竞争等领域,标签化和污名化的消极语义韵特征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世界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中,基于身体组织、边界接触的空间感知从根本上引导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它是蕴含在前概念框架中的核心观念.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从物理空间向其他认知域的隐喻映射的过程.语言系统中的空间关系是时间关系的隐喻来源,由此形成了概念意义与语言结构间的对称性.但由于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中心不同,话语主体建构语义内容的方式不同,从而使概念意义与语言结构间也呈现出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等相关词组是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中十分流行的用于指称不同国家的基本概念,也是当代由西方国家把持的世界话语体系的最基本构成。然而,鲜有研究系统而深入地探讨和反思这些基本概念背后可能包含的西方意识形态与话语权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四项假设:"发达—不发达"等概念及其编织的话语反映了一套孤立的世界观;它无视"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的落后应负的历史与现实责任;它抹杀了"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事实;它塑造了一种从"不(欠)发达"向"发达"跃迁的线性发展模式与发展神话。基于既有研究的优劣,本文提出了一项基于话语分析的研究议程,即利用语言学中的话语分析法对包含"发达—不发达"等词语的语料进行深度解析,揭示这些看似客观和中立的词组背后所裹挟的西方价值观与话语权。同时,本文通过一个话语分析的实例来展示话语分析之于西方政治话语研究的独特意义。最后,面对这些暗含西方话语霸权的基础概念,其他国家可能有三种选择:完全抛弃并寻求替代表述的激进方案、继续沿用却时刻保持警惕的温和方案,以及介乎二者之间的折衷道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为反思和批判当前的西方话语体系进而重构新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奠定关键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潘泽泉 《社会》2007,27(4):48-48
农民工社会分类的生成源于制度性的安排,一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的社会安排,包括先赋性的制度安排,后致性的教育水平、个人职业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味,其动力机制表现为最初的社会化和先天的类别化安排,这是群体符号边界的生成的最初动力;其次,这种社会分类形成于某种社会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即通过社会认知系统、社会比较和自我类别化,完成再社会化或自我类别化运作,并通过行为的互动模式,进一步内化这种群体符号边界,实现这种群体符号边界的再生产;最后,社会分类是一种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进一步强化的结果,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通过社会建构和知识的再生产,达成了群体符号边界的“内固”和“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关于"吃人"的话语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江滨 《浙江学刊》2006,11(3):37-42
本着从思想上"回到鲁迅去"的态度,本文系统梳理了对<狂人日记>"吃人"话语探究的代表性观点,对以往"误读"吃人"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从理论层面揭示了鲁迅"吃人"话语的双重语义和"吃人"话语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19.
刚刚过去的世纪交替,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剧变的重要历史转折期,文学的文化语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维性.生长于这一语境中的北京文学在创作理念、文化选择、艺术模式、话语形态等方面开始形成了一个多元的话语世界.回眸90年代多姿多彩的北京文学,关注它的风貌特征与走向轨迹,无疑是文学研究与理论批评,特别是北京地域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由北京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吕智敏主编的<话语转型与价值重构--世纪之交的北京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一书,正是一部在新世纪伊始及时对其作出全面梳理和阐释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20.
任海棠 《唐都学刊》2008,24(6):117-119
话语风格上性别变异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其研究绝大多数都以英语为语料.为了观察在汉语文化背景下两性在话语风格层面的共性与差异,并检验以往研究结果能否在汉语中得到验证,本课题运用社会语言学定量研究方法,对电视剧<奋斗>中的部分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已有的研究结果在汉语中只得到了部分验证,有一些经常被引用的结论在本研究中并未得到验证;统计分析发现,与以往结论不同的是,身处大都市的中国当代青年人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变异特征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可以看出社会文化的变化引起语言使用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