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鉴西方地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我国中西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方三种地区经济增长理论,即新古典理论、经济开放理论和累积因果理论.综合以上三种理论,结合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指出一国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有赖于这一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程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政府的合理引导.并从市场竞争、市场开放、技术创新和政府干预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2.
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迫使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21世纪包括青岛区域在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本文在探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于青岛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透析青岛经济发展结构演化取向,以期为青岛经济发展步入可持续增长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制度质量在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积极效用,为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201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城镇化发展、制度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互动机理。研究发现,制度质量、城镇化发展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在城镇化发展程度较好、制度质量较高的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研究结论可为政府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经济政策、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招商引资提供支持,为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支撑,一定经济发展背景下某一特定区域经济内生增长实现机制,对一定区域内外生比较优势向内生比较优势的转化以及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形成途径进行研究。消除或降低制度安排引起的经济效率损失对地区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分享分工经济好处的能力和不断累积自我发展能力,为山西省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自我发展能力为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趋于理性的同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此,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认为,必须加强税收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作用机制的探讨,建立地区税收负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框架,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审视税制改革,完善现行税制,制定合理的科收政策.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最终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发展.宁夏地区在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存在着诸如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经济效益逐年下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不能突出地方特色产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需要对于宁夏地区急需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实行倾斜的税收政策,确定合理的征收量度,涵养经济,丰厚税基,逐步完善地方税收调节机制,使区域经济发展走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相关面板数据,论证了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效能。文章首先通过熵值评价法测算了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然后运用描述性统计、ADF检验以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二者辩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成渝地区的数字经济总体呈现波动上升发展趋势,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优势;此外,政府参与程度越高,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具有正向增进作用。提出三点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成渝双核的辐射作用,带动非核城市经济发展;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安全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评价指标提供的信息和运用改进的AHP-FCE集成模型对2002—2011年间安徽省各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动态模糊综合评价。从构建的描述经济增长质量5个维度的指标体系中选取了8个代表性指标,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并优化生成客观权重,由模糊合成运算得到动态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各市经济增长质量动态综合评价值、最大序差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出安徽省市域经济增长质量在10年间的动态变化轨迹和区域性差异,只有个别城市处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区域,更多的城市则处于经济增长质量的"跳跃"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各维度发展程度不均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原因及后果的分析,提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受资源限制,一国经济总是或多或少地形成集中于一极的状况,这在促进整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激化了原有的地区间所存在的矛盾,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步扩大。这一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以及社会的稳定。中央政府应承担起主要责任,把地区间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限度内,以实现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文章解析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不平衡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三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且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两极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老挝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出发,基于格兰杰检验方法,对老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老挝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老挝经济增长不是金融发展的原因.事实上,一国或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老挝应大力发展金融来促进老挝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皖北地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发展面临很大制约,振兴皖北,加快皖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运用该区域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动态面板模型,研究表明,皖北区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地区客运量和货运量需求的快速增长,但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长却未必会导致皖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且具有滞后平稳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为皖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促进了山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由“一二三”变为“二三一”形式;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一三二”转变.但是,山东产业结构还存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层次不高、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产业结构未能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等问题.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共享与互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据此讨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扩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一、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二、忽视区域间经济差异扩大的可能性,消极地等待经济差异扩大幅度的自然缩小,于国于民乃至于地区经济发展均为不利;三、靠牺牲整体利益或发达地区利益去换取区域间经济差异的缩小也是不可取的;四、可取的战略应该是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尽量将差异的扩大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因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殊性,中国藏族地区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由于国内外发展背景条件的变化,必须通过构筑特色经济体系来确保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与效果.研究中国藏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对于认识极端环境和特殊社会背景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共识。在总结和梳理国内外绿色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遵循数据的客观性、代表性及可得性,构建基于省域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经济发展效益和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效益3个二级评价指标、9个三级指标和39个四级指标的甘肃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甘肃省2012-2017年历年绿色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动态评价和实证分析甘肃省14个地州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州市绿色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地区间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提出甘肃省应从完善绿色经济发展制度保障体系,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产业支撑体系,建立绿色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和强化绿色经济发展绩效考核体系等方面,着力推动绿色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更不可能明确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定位及经济运作方式并指导中国的企业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企业实践.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企业的科学运作,通过市场竞争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社会生产与需求的及时衔接.  相似文献   

18.
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从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利用数 学模型,对湖北省外贸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导向,以促进湖北省外贸的 发展和湖北省经济规模的壮大。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程度在某种层次上决定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未来时期内经济发展实现新常态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政策效应评价模型,对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综合评估与个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体来讲,现代服务业政策实施后对试点区域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而针对每一个试点地区进行个案评价后发现,仅有重庆市和天津市在政策实施干预后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分析原因是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集聚和区域创新机制实现的;而上海市和辽宁省的现代服务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未显现出来,表明此地区应该加快产业政策调整,实现服务业质量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地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从经济及增长、居民生活质量、财政及增长、外贸与外资、科技水平与教育、环境6个方面选取15个二级指标建立东部地区经济活力评价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再利用熵权-层次分析法组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和计算经济活力得分,依据得分结果对东部十省市经济活力排名。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活力"两极化"明显;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较好,京津冀地区两极化严重;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是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