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忠  郑万军 《管理科学》2003,16(3):89-91
西部大开发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加入WTO的背景下进行的,加之市场的非万能性,决定了西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大有作为.基于我国西部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能力缺失的表现,运用福利经济学中关于政府与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均衡原理,分析了西部地方政府能力提升的途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以及其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西部开发的研究、论述已经铺天盖地,总体看来,西部开发的战略构思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制度(政策)先行,认为西部开发关键是西部地区的制度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其二是知识(技术、人才)先行,强翻西部开发重要的是引进人才、技术,铺以西部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走超常规发展的道路;其三是投资先行,认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不是科技、教育,而是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  相似文献   

3.
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从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来看,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必须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同时要破解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本文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保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之而来的电子商务,作为全新的商业经济模式开始在各个营销活动中渗透开来。而中小企业作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显然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的支柱。尤其对西部地区而言,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是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西部中小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来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商务模式、策略,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磊 《决策导刊》2000,(10):20-22
直观地看问题,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大量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飞跃发展。但是.也应注意的是,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矫正传统制度缺陷,不断进行体制创新的过程。而对一个正处在市场化过程之中的地区(国家)来说,制度变迁的短期效应是非常显著的。以此为出发点,或许能为西部开发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决策中有关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有效实施将强劲带动西部经济发展。这里探讨它在实施起始即须确认的几个要点问题,以期更准确地把握西部特色经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赵玉川  蒋烽 《科学咨询》2002,(17):15-17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程度仍很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入攻坚阶段,这些社会、经济、制度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卫生医疗发展状况及其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8.
胡健  焦兵 《管理学报》2008,5(5):655-658
西部区域是我国油气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富集的油气资源却没有推动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如何将丰富的油气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选择了西部区域油气储量最丰富的省区——陕西、四川、青海及新疆作为样本地区,通过对这4个省区油气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拉动效应的比较,找出了西部区域油气资源开发活动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改进西部区域油气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完善油气资源开发产业链条以规避"资源诅咒"困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部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主题”不鲜明,定位不准确。比如,东部有“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发挥“窗口”经济作用,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定位;西部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而中部的发展主题究竟是什么在全国经济发展全局中应当如何定位中部乃至国家至今还没有个明确的说法。中部要加快经济发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找准经济发展的方向。我们认为,中部经济发展既要考虑眼前,又要兼顾长远。从这一目标出发,中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应是:双向开放、重心向东、“光谷”带动、跨越式发展。一、双向开放、重心向…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构建产业集群是国家、区域和城市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许多国家或地区有效地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方式之一。因此,在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具有现实意义。西部地区在其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植于西部各个区域现有的优势产业基础,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以创新出效益,坚持走理性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应采用政府扶持型结合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走培植增长极、发展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路线,在产业的选择和发展过程中,遵循特色产业选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电子商务推进我国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种种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全球化、电子化的产物成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捷径。本文主要论述电子商务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对西部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和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东西部省份两所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由于经济条件不同而办学状况、发展趋势不同,之间差距明显。西部学校需要加强内涵建设,改变发展方式;地方政府需要改进教育投入方式,加强投入力度;中央政府需要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共同促进西部教育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的人才。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还较为落后,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成为了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重点分析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进一步深化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所谓功能,是指事物的作用、用途或功效,并体现事物存在的价值。各个经济整体在一定时期发挥什么功能,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时,“为”什么、“不为”什么,都将影响经济全局的运行状态及其优化与否,并决定经济全局或经济整体的命运。因为对一个经济整体来说,不是在任何时候、发挥任何功能都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它必须进行功能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程度仍很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入攻坚阶段,这些社会、经济、制度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卫生医疗发展状况及其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一、我国卫生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01年,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合作,对我国浙江、陕西和广西三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时间里,经济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极端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更是有着较大的差距。西部省份之一的四川省,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其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更是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文本以四川省民族地区为例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迅速实施,县域经济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市场竞争。南江作为西部地区的山区农业大县,传统的发展观念、领导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将在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要克服空间格局的不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交通、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或制度等要素相对稀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则是西部地区发展的致命"硬伤".西部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集中表现在首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将继续以大西洋沿岸地区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沈殿英 《经营管理者》2013,(28):140-140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安排。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部走出资金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但也看到一个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在制约和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资金短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实践证明,经济发展速度和取得资金支持的多少成正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应有一个大的改善,而资金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增加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资金:西部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